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今天(5月22日)开始,上海轨交3、6、10、16号线将恢复运营,运营时段均为早上7时到晚上20时,行车间隔约为20分钟。
早上9点刚过,新民晚报记者在地铁3号线上海火车站看到,有的乘客拖着行李箱来赶火车,有的乘客拿着手机定格站外风景,也有乘客坐上久违的地铁踏上复工的路程,市民大多能够先扫“场所码”再进站。
大二学生彭博涵坐着校车从临港大学城来到此地,当得知3号线恢复运营后他特意来这里坐地铁回镇坪路的家。“从2月底在学校封控管理到现在终于能回家了。”他表示,“平日在学校里只有做核酸的时候能好好晒太阳,现在坐上3号线晒着太阳,心情太棒了。”
对于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彭博涵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时间管理”。“都说封闭的日子在寝室很无聊,确实是这样。一开始大家不知道干什么好,但渐渐地都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他举例说自己就好好研究了计算机编程方面的课程,“敲敲代码”时间过得很快。
在中山公园地铁站,记者遇到了在仁济医院血透科工作的庞慧华,她从3月31日起就没有回过家了。“研究了很久回家的线路,幸好今天地铁部分恢复了,我可以10号线换3号线回家。”她告诉我们,这虽然不是平日里回家的线路,但能踏上归程心里还是很高兴。
不过,这样的休息十分短暂。“今天晚上我就要回医院了,因为血透室从周一到周日都要开放。”当发现明天的首班地铁并不能让她及时回到工作岗位,她决定今晚就回到单位坚守,“这次疫情中,血透病人这个群体越来越被大家了解,他们平时就需要定期的治疗,如今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依旧不能耽误。”
在曹杨路站,庞慧华和记者告别时特别提到了自己的同事们,“有30多人包括医生、护士、工勤一直驻守在医院,他们每个人都不容易,都付出了很多。”她想告诉大家希望通过千千万万个医护人员的全力以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上海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上海火车站站区副站长朱林告诉记者,截至5月22日上午10点30分,车站客流平稳,对于出示场所码这一最新举措,乘客们都能够配合。“今天有5个从4号线来支援的工作人员,在各个出入口负责引导乘客扫码。”朱林建议乘客可以分三步走“站外扫码、站内核验、绿码进站”,未来随着客流回升,运营方也会继续加强引导,“同时,作为上海的门户车站,这里的消毒频次也保持每隔4小时擦拭喷洒一次,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新民晚报记者 董怡虹 陈炅玮 刘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