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数据,自己主动在我微博搜索学校名字(多数为全称)
【最新修订:2022年】
法硕录音购买程序: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4674048958779
以后一说到择校,务必熟悉《永平法硕择校5步法》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60693870957409,不管你之前做了啥或有啥信息,都可通过《五步法》进行修正、补充或剔除“次要因素”、kill“不可考证因素”、删除“情绪性语言”与“片面思维”!
大年初三首发本名单,还在于调剂小伙伴也用得上,考虑到“法本调剂、非全日制调剂、特殊方向调剂、少干计划/退伍士兵专项调剂”等特殊形式,理论上,“每一所院校都有调剂的可能”!最笨的调剂方法,对着本名单,一一确认其是否招调剂,调剂要求为何,历史和现在的联系方式为何?!
永平法硕关于择校讲的“特别多”(网站&微博),感触深,我总结了“五大恨” :
“我最恨,从来不考虑地理位置相对性的!
我最恨,从来不去官方网站和法学院查基本数据、却热衷于听一面之词和道听途说的!
我最恨,从来不去查历史分数对比(复试线、差额比例、是否颠覆性缩招)、却总想找个“稳当当的”、“性价比高的”!
我最恨,盯着一个因素在那里纠结、却忘了其它显著区分因素的或要综合平衡的!
我最恨,一天到晚盯着“内幕”、“歧视”、“不公平”、“刷不刷人”、“不重视”之类问题却不去改变change自己的!”
“志勇学长,XX大学法硕怎么样?”这类问题,我给一个标准作业程序(SOP,也是“五步法”简化版,“三步法”):
(1)结合《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自己去大学和法学院等网站调出价值3L(价值=位置+法学+大学)与难度3M(难度=复试线+差额比例+招生规模大幅变化)的基本数据;
(2)然后,再去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pjm)搜索关键词“XX大学”,搜索到目标院校的信息和数据,作为你自我调查的方法和数据的补充,每个学校的价值我都谈了;
(3)再然后,结合个人情况(主客观情况+10月份的自我实力评估)来选择,包括是保守or风险策略!
另,择校特别忌讳“精确计算、精确预测”或“顾此失彼”(70%的纠结跌入此坑),当你纠结时,回看是不是落入此“坑”--择校讲究“大概主义、主观感觉”(但绝不是说基本数据都不查哈),备考则讲究“踏实静心、事无巨细”(多拿分才是王道,尤其,这些年某些学校波动较大,不好预测)!
凡事要有方法论,“3L定价值,3M定难度”都不知道,咱咋对话?!
不管你是一战or二战考生,请认真阅读专文《我写给法硕二战考生的20000字长信》: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60411800535611。
每一所学校我都点评过,自己在我微博搜索学校的名称(全称为主,个别简称,比如“社科院”)!
>>>>>>>>>>>>>>>>>>>>>>>>>>>
近300所法硕院校全名单(截至2022年,是否招以当年招生目录为准)
(法硕招生目录筛选:https://yz.chsi.com.cn/zsml/zyfx_search.jsp)
1996年第一批
北京大学(含北大深圳国际法学院,即STL,四年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除法硕学院外,证据法学院法庭科学方向、司法文明方向、中欧法学院、新闻法制、财税金融法等法硕方向,也独立划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司法文明方向法硕,通常也单独划线)、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1997年第二批
(第一二批基本上都是老牌法学院,五院四系基本齐,贸大厦大这样的热门国际经济法一流的法学院也入列)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也招收法硕,相对独立)、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反恐学院和公安学院通常独立招相应方向法硕)
1998年第三批
(从这批始,在当时看来整体法学实力降了1-2个档次,但法学教育都还算历史悠久。而如湘潭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以及后面的辽宁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等也都是老牌法学院-不学法律的人多半不了解)
复旦大学(含国际双硕士班)、浙江大学、安徽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独立招法硕)、郑州大学
1999年第四批
清华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
2003年第五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简称“社科院”,现已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社科大”,合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河南大学(开封,但“郑开一体化”)、烟台大学(烟台,经济大市)、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有单独的警事法务方向)、江西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知识产权方向、纪检监察方向好像是独立招生)、海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金融法专业唯一法学博士点)、贵州大学
2004年第六批
(第4、5、6批不少都是省级中等法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内蒙古大学、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现在的国防大学西安分院,唯一军校;重组后以北京的“国防大学”名义招生,估计原南京政治学院应该也招收了)
2005年第七批
(此批最大特色就是一流财经大学/一流财经特色法学院入列,价值很高-这是永平法硕早在2004年就提出的理论)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大学(保定)。
2007年第八批
(此批特色是一批在当时法学实力还不太强的理工985名校入列,且是首次“大批量增加”,但这一批,底子还算不错,借助985平台与资源,哪怕是理工背景,发展到今天,至少都是“省内一流,国内知名”法学院,个别除外)
中央民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也相对独立招生),天津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沈阳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除了法学院,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也相对独立招生),东南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华侨大学(泉州-经济大市,21-22停招整改),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中南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商学院(今广东财经大学,还有佛山校区),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新疆大学。
2009年第九批
(此批特色是在当时法学实力尚一般的理工985名校与民族大学入列)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 延边大学(按B区划线), 长春税务学院(今吉林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北京), 武汉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绵阳), 西南民族大学(成都), 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兰州), 扬州大学, 甘肃政法学院(今甘肃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已并入社科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央党校(好像慢慢停招法硕了), 四川省社科院 ,河海大学(南京),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保定,均列入监所监管方向,学警待遇,可以参加司法警察联考)。
2011年,山东政法学院获得法律硕士资格,2011年左右开始招生。
不过,山东政法学院当时只有本科没有硕士点,再之前是一所大专(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而法硕是该校的第一个硕士点和唯一硕士点(截止2022年),亦是得益于教育部“硕士专业学位试点(无硕士点)”。因是公办省级政法院校,硕士生导师人数还是不少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多,法学实力并不弱。一家,就不单列一批了。
2013年,是研究生招生改革重要节点,教育部让“专硕”(比如法律硕士)取得与“学硕”(比如法学硕士)同等的法律地位,并驾齐驱发展(之前是“专硕为辅,学硕为主”),数量和学费政策都趋于一致。
整体讲,2007、2009和2013年以后新增院校,价值比较高的主要有这几类:985院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外语类大学(如上外、北外、外交学院等,其实,贸大也兼具外国语大学性质)、其它文科综合性大学且学校整体名气较大者,或地理位置较好且拥有法学一级硕士点的、中央直属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如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央传媒大学等)、法学是省重点学科的、法学国际化做不错的(哪怕是诸如汕头大学、烟台大学等双非学校)。
2014年第十批
这回教育部一口气增加了68所(此批最大特色是,一批普通的师范院校、农业大学和普通理工科院校入列,整体价值下降非常明显,这意味着以后调剂的机会也多了):
北京联合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商业大学 , 河北联合大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燕山大学(秦皇岛) , 太原科技大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 大连海洋大学 ,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 , 渤海大学 (锦州), 吉林师范大学(四平),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上海政法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徐州),浙江理工大学 , 安徽师范大学(芜湖) , 福建师范大学 , 东华理工大学 , 江西理工大学(赣州)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长江大学 (荆州),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商学院(今湖南工商大学), 广州大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师范学院(今南宁师范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 , 泸州医学院(医事法律,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西华师范大学(南充)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师范大学 , 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咸阳) , 兰州理工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兰州) , 211石河子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军工/知识产权学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改制后已非军校,普通考生可报考), 中国农业大学(副部级985,2019年主动撤销法硕点),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天津大学 , 东北大学(法硕已摘牌) , 东北林业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正局级985)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和北京) , 江南大学(无锡), 南京农业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西南大学 ,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 , 外交学院 , 河北科技大学 ,江苏大学(镇江) , 浙江工业大学 , 南华大学(衡阳) , 重庆工商大学。
2016年第十一批
扩招成了习惯,一共16所,我10年前预估的200所目标“实现了”:
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吉首大学(吉首市,按照B区划线)、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已撤销)、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淮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已撤销)、信阳师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湘潭)、汕头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今四川轻化工大学,自贡市)、西华大学(成都)、贵州财经大学、湖南省委党校。
任何学校的“价值三因素(3L)”-地理位置(含“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法学院布局”)、法学实力(含“综合法学院”与“专业特色法学院”之区别)和学校性质品牌(“性质”看横向学科,“品牌”看学校等级地位),自己去学校网站和法学院网站查证和分析吧,直接调取关键数据,都是公开的,无形中也会横向对比。
在永平法硕网站,我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偷懒”,明明告诉你途径和方法了,但总希望别人来“代劳”!汕头大学没有法学硕士点(截止2022年),但,他的法学本科办的很好,尤其是涉外法务-法律硕士倚靠本科资源,不奇怪!
2018年第十二批
这批也很疯狂,一共41所,总量直逼二百五(比较欣慰的,是我一直“鼓吹”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终于入列):
北京中医药大学21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211、河北工程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华北电力大学211、内蒙古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金华)、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有义乌研究院)、安庆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 湖北师范大学(黄石市)、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湛江)、成都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211、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三峡大学(宜昌)、南京审计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银川)、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处青岛,北京的暂不招法硕)、浙江财经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四川省委党校!
2019年第十三批
这批是学位动态调整产生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杨凌)、北京工业大学(211);北京邮电大学(211,报考价值不低)、北京化工大学(211)、湖北大学 、北华大学 (吉林市)、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年第十四批
这批也是学位动态调整产生的:
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重庆市委党校。
2021年第十五批
这一批很夸张,在本就剩下没几所有价值院校的情况下,一下增了40所(不少在地级市),总数逼近300所!
中华女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211河北工业大学(地处天津)、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211哈尔滨工程大学、常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阜阳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集美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山东农业大学(泰安)、聊城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焦作)、河南科技大学(洛阳)、河南农业大学、南阳师范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11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恩施)、重庆邮电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在重庆)、四川农业大学(雅安)、贵州中医药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西藏大学(这个真的在拉萨)、西安理工大学、兰州财经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大学、成都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烟台)、山西省委党校。
对于后几批法硕院校,一定要查清地理位置,很多以省命名的大学,可不一定在省会啊!
还有一类特殊的,就是澳门高校,虽然一志愿不能报名法硕,但调剂阶段,法硕考生可以申请(具体详见学校相关通知),但未必叫法律硕士。包括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永平学员中,有录取到澳科大和澳城大的。
不能简单地认为“后一批一定比前一批强”!是的,也许从整体上,或者说平均分看,前一批会比后一批强,但,具体到每一所院校,尤其是第八批及之后的院校,一定要“具体院校具体分析”,即就得用《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把3L因素调出来(定价值):
从地理位置(要看经济发展,也要看区域法学院布局,这是竞争意识);到法学实力(哪怕是最简单的硕士点博士点+研究基地档次);再到学校性质品牌(性质是横向,看综合、财经、外国语或农林地矿大学,横向看档次,985、211、中央直属、地方重点等),进行对比!
把3M因素调出来(定难度):全日制的复试线、差额比例(能查到初试、复试和拟录取成绩公示最好)、是否大规模缩招!
后面附文2,我会举例说明“批次不完全等于实力”。
PS:不属普通高校系统的法硕院校,有社科院、四川省社科院和中央党校、湖南省与四川省委党校等,其中我对社科系统的法硕报考价值分析请阅专文: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197&nowmenuid=500003&previd=500246,整体上,在北京,社科院的报考价值属于中上等,毕竟,那是“法学圣殿”,设立中国社科院大学后,原来不属于高教系统的一些弊病可以逐渐改观,学校不仅学术氛围好,实务方面也很给力。
属于军警系统的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原武警学院,军校变警校)和司法部下属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军校改革后,就剩下原西安政治学院(已并入国防大学)。警校是普通人亦可报考的,但军校不是。
PS:近年教育部加强了动态评估工作,个别法硕院校被整改,如之前的河海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整改2年合格后又开始重新招生了,打破了“终身制”(但天津财经大学真心不错,整不整改都是好学校)。2019年也有10多所学校法硕被整改。2020年华侨大学法硕在动态评估中被整改。
另,还有个别院校可能只招推免、可能只招非全日制、可能只招法本法硕、可能只招法硕非法学等。so,切记以当年《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为准,所以,千万不能只是听某个学长某个前辈“经验”,历史,永远只是参考,尤其是政策性问题。
你说2023年以后还会不会增加?当然还会有,大家关注我的微博信息即可,但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入选、2019年北京邮电大学加入,我觉得若再增加,有价值的就真“凤毛麟角”了。我看大连理工大学的知识产权学院还不错,不过人家是放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之类的专业之下,而非法学院;哈尔冰工业大学或许发挥理工军工特色哪天说不定也招法硕了!
附《6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一览与点评V3.0》: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198&nowmenuid=500003&previd=500245。这也是个动态数据,我微博经常关注和分析,这50余所,基本上集中了法学实力尤其是综合法学实力最靠前的法学院,但,一样要看到,从择校角度而言,还要区分特色法学院、要看其地理位置优劣、要看其整个大学的品牌与等级!
2020年前后,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福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又相继取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华南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被摘牌,但,就报考价值而言,基本不影响,尤其是两校的知识产权法,确实比较厉害,包括国际交流、包括博士层次。而且,同济大学通过上海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曲线救国”,招收知识产权交叉学科的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则在2020年设立“法律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博士点,也是曲线救国招收法学博士。
附件1:法硕择校总原则(3L+3M),即《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3L+3M)》
理论上,法硕这样的“大法律类”专业,并无自己的独立资源,用的是整个法学院(包括本科、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的)乃至整个大学的资源,而非法律硕士本专业的资源。
所以,法硕院校好不好,关键就看法学院与大学整体,这是由法律硕士专业自身的“宽口径复合型大法律类”专业特点决定的。
基于此,大家要自评一所法硕院校价值如何,一定要去大学网站和法学院网站看看其简介,获取基本的数据(如大学的直属关系与基本定位;法学院的历史、博士硕士点、优势学科、国家获省部级基地等),必须自己去做,别人帮不了你,对任何一个学校都不要“想当然”。
3L:地理位置Location(含经济发展和区域法学院布局两个子因素)、法学实力Law(含综合法学院和专业法学院之别)和学校性质品牌Logo(横向看性质;纵向看品牌等级),尤其不要忽视地理位置因素(含经济发展和区域法学院布局两个子因素)!
非核心因素、不能查实的因素,尽可能忽略之!
地理位置因素隐含着择校的“两个捷径”:(1)自己想在哪里发展,会优先考虑考那里或附近的法学院(但不是“绝对”),以缩小择校范围,不然200多所,眼睛都花了;(2)竞争具有地域相对性,除了少数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法硕院校,更多就是在本省或附近区域就业。比如以前举得例子:南京大学vs浙江大学,郑州大学VS辽宁大学,南开大学vs厦门大学,他们很可能不太好比(有很多相似性),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比。以南开和厦大为例,两者都是985副部级文科名校,而论法学实力,厦大远在南开之上,但是,若你想在天津发展,就没有必要跑到厦门大学去了。当然,如果你拿着天津师范大学与厦大比,那又不一定是天师大优先了(毕竟,厦大和天师大的差别蛮大的,三因素还是要综合考虑),另外,你今天想在天津发展,或许三年法硕读完,你会更想在厦门或福建发展也难说呢!
另外,我在永平法硕网站说过很多,原则上不需要严格地区别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培养与就业(都统称为“学法律的硕士研究生”),因为95%的法学硕士最后一样是走向实务岗位而非学术岗位,究其原因,其实在于一句著名的法律谚语:“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经验),而非逻辑”!
最后再考虑“历史分数因素(3M:复试线、录取水平线、颠覆性缩招)--这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亲自查,网上一般都能查到,我也写了指导专文《永平法硕择校难度3因素论》: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33955658645685。
我不希望等到明年你来后悔说:第一志愿的历史分数线真的很重要啊!早干嘛去了?!部分985名校分数线并不高(大批的211院校更是国家线或国家线略高),而且法学实力也不弱;很多经贸海事财经外语传媒等特色法学院走专业化道路,价值特殊,分数线也不高;很多本省的偏文综合大学一哥,虽非985,甚至不是211,但是在本省大学中和本省法学界,他就是最适合甚至是最好的选择(比如黑龙江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西大学、宁波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经贸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湘潭大学、山西大学等等,此处举例,为某年状态,近年如何,查!随时有变呢)!
如你报考的院校很难(复试线超过同期国家线30分以上),我更会推荐购买《永平法硕录音》等资料: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8271151882258,来指导你学习(同时也是对我专著与公益的支持),提高效率和质量,还有信心。如果你自学能力差、或者自制能力差的,我也会推荐使用这份资料,因为10多年与八万多学生的亲自交流与指导,我知道,它适合你!但是,习题强化训练一定要靠自己啊!
附件2:不要简单以批次来定学校价值(回归3L,具体院校具体分析)
国家分批新增法硕院校,仅就整体而言,越往前几批的法硕院校实力越强,社会认可度大,就业相对要好很多,而到了后几批则主要是地方院校、理工科院校、农林师范民族院校、西部内陆院校,有些院校甚至不看实力,有的甚至连一个法学硕士点都没有,只是因为本省没有法硕院校而必须批准一个。但是,我前面说的是“整体”,就个体而言,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怎么“具体分析”?就是落实“三因素”的具体数据!!绝对不排除后期院校中也有一些比较好的综合法学院或特色法学院值得报考,主要是一些财经类院校、海事院校、文科综合院校等。
以第7批为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大(2019年获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等都算是不错的法硕院校,好过不少混在第4、5、6批里的法硕院校。
实践中,大家择校很容易过分看重“法学实力”,但法学实力只是三因素之一,地理位置和学校品牌经常都被忽略了。
比如第10批里的985名校天津大学,至少比这里的绝大多数法硕院校的价值都要高!再比如这里第10批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即使截至2022年都没有法学硕士点),顶尖级的外国语涉外特色法学院,价值非常高;再比如第9批里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连211都不是,但是作为原外经贸部唯二的两所大学,实力不俗且是一流的外经贸特色法学院,谁让他在上海呢,类似的还有同是第9批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再比如,2003年第5批里的贵州大学、河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1999年第4批的云南大学、第8批里的浙江工商大学,在本省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但是,要走出所在省,还需要多多努力;第12批里面,北京外国语大学,涉外法务实力相当强啊,这里的杭州师范大学也不错,很早就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学院的名字也很牛-沈钧儒法学院,沈钧儒何许人也?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
2019年才获得法硕资格的北京邮电大学,211,也是很不错的特色的法学院,得益于互联网的热门和深度影响!
另,像江西财经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既非985也非211,但在2018年都获得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新疆大学211、贵州大学211、云南大学211同年也获得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部分有地域和政策照顾因素,但能获得,说明实力多少还是有的,而且考博也更方便啊)。
附件3:理工科法硕院校(注意区分“985理工”VS“普通理工”)
纯粹从学校性质上来说,我认为理工科大学并不适合培养法硕,
but,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属于理工科院校里面法律硕士专业办的相当相当不错的,早已是全国法学名校。尤其注意:这两个学校本身的法学实力与法学资源是很不错、很强大的,尤其是清华大学,大家去法学院网站看看就知道了;学校的整体品牌和地理位置优势更是不需要我多说,已经完全可以忽视其理工特色,实际上他们也是理、工、文、经、管、法全面发展的综合大学。
但是,2007年忽然增加了好几个工科大学的法律硕士点,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应(当时一些名校的法学实力比现在还弱不少),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迹象;2009年更多得更离谱;而2014年更是很多普通的非名牌理工大学也开始招收法硕了。很多理工科大学的法学学科无论实力、资源、社会认可度、地位以及历史沉淀等现在都不属于法学强校,在一流法学院都在为法律硕士如何培养苦苦探索前进的今天,工科大学办法硕路在何方?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发问和质疑的!
理工科大学办法硕的弱点在于:一是缺乏沉淀,大家知道,相当长时间内,很多理工科大学都是没有法学院或甚至法律学科的,取得法学硕士点的就更少了;二是在学校缺乏资源(也包括学科支撑)与政策资金支持,因为不是学校的主力学院(主力学院是哪些理工科优势专业)。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法学院发展起来不难,很多985理工名校的法学院这些年跨越式发展就是基于此!
整体讲,985副部级理工科院校好得多,毕竟有整体品牌优势、政策资金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要发展法学这种文科只要学校舍得投入也并非难事,但招生人数一定要控制好,我觉得以不超过30-40人为宜。然后,就是专业化道路,不求“大而全”,不求在传统法律职业方面占优势,而是结合本校的非法律类学科的影响力和优势重点培育知识产权、企业法务(如投资法务、房地产法务、工程建设法务等)、涉外法务、金融法务等方面做出特色(很多985理工科院校的金融、经济学科都很强的,并且与很多知名企业、银行等建立了良好关系),用心经营,占领新型法律服务市场,做出品牌。
这些年,很多985副部级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和法硕也都发展的不错。当然,很多985理工科院校经过这些年的大跃进发展和院校合并,也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理工科大学,而是巨无霸型的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如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在它们所在的省份,他们就是任何学科的一哥,而不像同济VS复旦,天津大学VS南开,中南VS湖南大学,武汉大学VS华中科大,华南理工VS中山大学这样在一个省,理工科VS文理科两个牛校并立的格局。
不少理工科大学的法学院战略与道路,并不局限于知识产权或理工专业相关的法务方向。目前,主要还是依靠知识产权的985理工大学,也就剩下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了,而且也在“多元化扩张”!比如咱天津大学,一上来就打算高起点、国际化的“综合法学院”!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多数985理工名校,现在基本上都在向综合大学转型和实施文科复兴计划,这都有利于其法学教育的发展甚至弯道超车!
对于教育部将很多地方理工科大学且法学实力非常一般的(比如只有2、3个法学硕士点甚至完全没有法学硕士点)也招收法律硕士,这绝对会有误人子弟和借机敛财的嫌疑。
我的指导专文《为什么我一直反对普通理工科院校招法律硕士(3.0版)》: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117&nowmenuid=500003&previd=500245 。要看全文,不要只看标题(以前的标题里没有“普通”二字),永平法硕不想把理工科大学一棍子都打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性价比高的理工科院校也有不少(如前文所列,已经不是一概否决理工科院校了),而且如前所述,像浙大、重大、川大这种在本省一枝独秀(因为本省没有一所与之对应的文科985大学)的曾经的理工名校,在运用《永平法硕择校价值3因素论》进行择校分析其学校性质品牌的时候,已经不宜把它列为“理工大学”了而而是列为“全能型大学”或“文科类大学”,而曾经源于理工科的清华和上海交大这种顶级名校,就更不用说了。
最后,关于2009年新增加的35所法硕院校、2014年新增加的68所,学校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永平法硕网站有单列的专文分析之,放在择校指导专栏: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0003。基本理论依据还是《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地理位置因素(经济发展与法学院布局)+法学实力因素(看法学院网站简介)+学校性质品牌因素(看大学网站简介)。
2018和2019年新增院校,我也已经在微博一一调取基本数据(其它200家我之前很早就已调取基本数据,并在我的微博分享了-你没有去搜索关键词吧?)
李志勇学长首次撰写于2004年(杭州)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修订于北京寓所
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修订于北京
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修订于北京
永平法硕工作室(晚8点)
微信:ypjm920
微博:http://weibo.com/ypjm (私信、赞、评、转)
支付宝帐号:13520569164@163.com
永平法硕网站:http://www.ypjm.net【Since 2003,法硕政策-培养机制-流程-报名-分方向+备考书籍-计划-法条-主观题-记忆-前辈经验-复试-调剂-入学+择校地理位置-法学实力-品牌性质-分数线-奖学金-法学排名+在读法律英语-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实践实习-综合素质-学校因素-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公务员-司法官-企业法务-律师-考博-政策趋势,通过这520多篇公开发布的指导专文,希望能让更多人走入法律的殿堂,Lee Xuezhang Only Can Help You To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