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空间定位。因为两个眼睛中间有间距,造成双眼看物体时产生人眼偏转角度,使我们产生立体觉,能准确判断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比如我们熟悉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兔子的眼睛位于头的两侧,使他们观察面大,便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及时发现天敌。兔子的视力范围是360度的,包括身体后面、远高于他头顶的地方。所以不要以为你的兔子正屁股对着你,他就看不到你哦!但是兔子得到这个360度视力范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他正前方的一小块区域是视觉盲点,所以兔子常常会抬起些头,稍稍侧着脑袋来看你,这正是他在调节这一盲点。但处于飞奔逃命中的野兔则可能来不及做此调整,就发生了追尾树桩的故事。
耳朵,同理。
那么,两个鼻孔紧紧挨着,不像耳朵和眼睛那样有距离,可以产生偏转角度。一直以来,连科学家都这样认为,可是有一天却被试验证实了“想当然”都是错误的。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园有这样一幅奇景:一些学生身着罩衫,戴着眼罩、耳塞和手套,四肢着地,沿着草地上一条10米左右、由巧克力画成的蜿蜒线条爬行。这可不是在玩什么 "真心话大冒险",而是在进行一项科学研究:人到底能不能像狗那样,光凭嗅觉就能追踪?
这项研究成果最终发表在了《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其中一个有趣的结果,当被试者被堵住了一只鼻孔,追踪的速度和准确度都下降了。这表明就像人的两只耳朵和两只眼睛结合起来有在听觉、视觉上定位的功能一样,两只鼻孔也是能辅助嗅觉定位的。因为,我们两个鼻孔虽然紧紧挨在一起,但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两个鼻孔的勃起组织交替收缩和扩张,让一个鼻孔工作,另一个鼻孔休息,减少进气量,造成到达两个鼻孔气味分子量不同,从而定位。
两个鼻孔交替收缩和夸张,不仅可以辅助定位,还是一种自我保护功能。为了保持空气的温暖、湿润,过滤空气中的灰尘、花粉、微生物等杂质,鼻黏膜会不停地分泌鼻涕。如果只有一个鼻孔,它就要24小时不间断地做呼吸,那么鼻腔黏膜会逐渐变得干燥,失去过滤作用,人体就容易受到感染,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所以,当我们感冒时,鼻粘膜水肿,处于收缩状态的鼻孔,就会产生鼻塞的感觉,而且会交替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