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被骂上热搜?
一位澳籍华人,不按规定隔离外出跑步,并且不戴口罩,面对社区防疫人员,她大喊救命骚扰,说:
拿什么鸡毛当令箭?找你们领导来!我要锻炼身体!我病了谁管我?
被网友称“豪横女”。
后来民警过来依法调查,她才态度缓和,不过后果已酿成,已被公司辞退。
北京日报微博评:
“一个对法律毫无敬畏之心、没有遵守之意的人,一个对他人好心劝说置之不理反而耍横撒泼的人,一个只图自己舒服而置他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不顾的人,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希望雇佣的员工。”
我们不得而知,一些人的豪横、优越到底是因为什么。
我只为我们国人遵守规定,携手同心,一点点打败疫情而自豪;
为所有一线英雄的担当和责任而自豪;
为祖国关爱人民、无差别心的欢迎遵守防护规定的所有归国人员而自豪。
最近,一段发生在上海浦东隔离点的视频刷曝网络。一名从意大利返回的女留学生,因为想冲出去拿网购的矿泉水和隔离区工作人员发生争执。
面对赶来处理纠纷的特警,她情绪激动充满愤怒:“隔离区也要保障人权吧?我已经三天没喝水了,我要活下去啊!”
当特警告诉她房间内有免费的开水,她却嫌弃自来水有杂质,并质疑:所有人都这样喝难道是对的吗?
此时,特警强势回应:这里是隔离区,不是宾馆,并再三强调,隔离区不是给你旅游的!
同样在上海,几名从英、法等地返沪的留学生在医院做新冠肺炎检测,报警称“两天没吃饭睡觉”,质疑医院的服务不到位,认为在发热门诊没法吃饭,甚至要求民警来示范吃饭。
还有一名意大利华人回国,因为当晚旅客很多,要滞留机场一夜。
这位华人认为等候区域的条件简陋且程序复杂,一边拍着视频一边质问机场工作人员说:“我们这些从欧洲回来的人,就这种待遇?”
看到这里,我的表情陷入微妙,我的世界观被“皱”了一下。
更让人诧异的是,3月17日,某归国留学生以采集咽拭子不适为由拒不配合工作人员检测工作,在采集后,情绪恶劣地甩门而去,并投诉辱骂工作人员。
回国就是回家,我们的家也是很多人回不去的故乡,怎么还把自己当成“顾客就是上帝”了?
说实话,作为从疫情煎熬中快要出来的我,看到这些消息,真的为这些工作人员们抱屈。
疫情期间,上万名医护人员奔赴前线,不辞辛苦,抢救病人;无数的志愿者也积极奋战在第一线,保大家平安。
他们都未曾提过任何条件,没喊过一声冤屈,因为都明白,生死面前,只有挺住才能给让同胞和祖国终回平安。
网友们也一片气愤填膺。
不禁想问,这份底子里的傲慢、自我、优越、自视甚高从何而来?又是从何生起?
难道只因从国外“镀金”回来,见多识广、吃喝优越,就默认高人一头?
难道就因国外的差异文化环境,所以就可以无视自己祖国的法规和制度?
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位吃过很多亏、有自我反省习惯的母亲,我不禁思考,如果这是我的孩子该怎么办?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更该注重的又是什么?
要知道。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无知,是被很多“浮名”遮住了无知的双眼,从而产生的虚妄与隐瞒、傲慢与偏见,以及过度的强调自我。
刘慈欣的《三体》中有句话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任何一个人的错误认知,对规则的无视,都有可能让自己错失了救治的最好良机,同样更会给他人带来可怕的灾难。
2.傲慢,终究害人害己
这几天,北京黎女士的行径也引发了很多人热议。她长期居住在美国,在自己出现发热症状后,带着全家瞒报登上回国的航班。
为了逃避检查,她用退烧药降温,直到航班落地前两小时才上报病情,并说自己的老公和孩子也在飞机上。
我们不敢想象,沿途的距离这么远,从马萨诸塞州到洛杉矶,再到中国,黎女士沿途会接触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因为她的“谎报”而被感染?
原本,因为信息普及,因为大家团结一心,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即将结束,我们终于慢慢迎来了春天。
然而,就因为黎女士在内的部分人的自私无知和傲慢,而给抗疫平添了许多阻拦,给国家增加了许多负担。
当北京疾控中心宣称黎女士的丈夫也确诊,想必黎女士的内心也有懊恼和后怕?
本以为逃过去就没事了,本以为手握如意算盘,却连累了丈夫、也让自己名誉扫地。
亲爱的孩子,这就是傲慢的代价,无知狂妄的背后,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极不负责。
对比黎女士的行径,一位硬核女孩书写的“教科书式回国”经历,让我心底赞叹。
她叫瑶瑶(化名),是一名意大利留学生。随着疫情在全球爆发,欧洲全部“沦陷”,一个人居住的她,感到特别害怕,也想到了回国。
在回来之前,她已经在意大利自我隔离了20天。登机时,她带着手套和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整整28个小时里,她就没再摘下来,并且不吃饭不喝水,直至被送到隔离点才放下心来。
除此之外,瑶瑶在回来前就把能申报的途径全部都申报了一遍,回国后第一时间向机场工作人员报备。目前瑶瑶在酒店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呈阴性。
一个有良知有教养的人,尤其基本的原则是爱护自我,不妨碍他人。这份懂得自律、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值得所有人为她点赞。
这份精神背后,同样是对规则的遵守,和对生命的敬畏。病毒会躲开相信科学,敬畏规则的人。
3.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疫情期间,我也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心情。
平时风风火火惯了,突然不能出门,我也一度烦恼苦闷。好不容易办了出入证能定期出门买菜,可一来一回都要各种被问询、登记、测体温。
有一次提的东西太重,进门的人多,把我弄混了,查了两次体温,结果我没控制住,有了情绪:“你们刚刚测完啊!都站了半小时了,来来回回的,能不这么教条么?”
工作人员只是淡淡一笑,我没觉得自己行为不妥,只是陈述事实,还觉得他们工作不认真。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了一条新闻。
武汉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从疫情开始,不分昼夜一直坚守在第一线。面对有人不理解,他毫无怨言,一直说,“好的,好的”。
可当有一天有人对他说了声“谢谢”,他却忍不住哭了……
一个大男人当众落泪,得是多大的事啊!
我忍不住把这消息发到了群里。
这时,一位好友也谈起自己老公的经历。
她老公疫情期间主动去做志愿者,每天早出晚归,主要任务就是拦住大家不能随便进出小区,却被很多人埋怨,有次被一个彪形大汉推倒在地,也不能还手。
“我老公不能回家,还要任人打骂,我心里好为他憋屈啊!”
想到自己的行为,我一下子愧疚难忍,自责了多天,工作人员都是按规则办事,他们在守护我们的安危,可我却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还上纲上线觉得他们工作不到位……
后来我尽量不出门,出去时也绝对配合,并对他们认真说谢谢。
回到开头的留学生事件,我会怎么和孩子说?我的心中答案非常坚定。
我希望孩子像这位小姑娘一样:
10岁的小女孩在家人的陪同下,把她最爱的小黄鸭捐给武汉,留下一张纸条“武汉加油”;
也要像这位男孩一样:
他在路上遇到一位拾荒者,亲手给他带上口罩,不歧视弱者,给人带来一份暖意;
更要像他:
这个2岁的小男孩,在得了新冠肺炎出院时不忘给医护人员深深鞠躬,表示谢意,小小的年纪就懂得感恩……
老话说,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多学多思,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度自我和傲慢。
这次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平时的自大虚妄,让我们安静下来,反思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它让我们知道,多读书没错,比如方舱的读书哥,比如金句刷屏的张文宏医生,他们用自己的淡然、睿智与幽默,为我们点燃希望的光亮。
但再有文化也要有一颗谦卑之心,无论何时都要懂得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变化沉浮面前,守住基本的底线、活出珍贵的自由。
而这场疫情的胜利,也终将属于每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