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侵吞”32万国有资产始末:从田禾的举报扒起……

发布时间 :2020-04-17

​​​长江文艺出版社原社长周百义竟然动用公权力到中科大调查我?我已经忍无可忍!对于他的侵权行为,我会依法维权;对于他这一无耻的行为,我绝对不会给他留任何面子——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周百义的行为激怒了我,本来有些人的名字我不准备点,初稿里都已经删去了,但是你们的丧心病狂真的令我感到恐怖,我怕再不说,就没有机会说出口了!如果我有什么不测,请诸位记住:这里面的人一个也跑不掉!




五年前的4月18日凌晨,方方在微博发表《我的质疑书》,公开质疑湖北省人社厅违规操作,让T诗人(田禾)顺利晋升到文科最高级别职称——正高二级!

 

在此之前,整个湖北省作协只有熊召政和方方是正高二级,尽管该单位的指标是4个……

 

与质疑同时曝光的,还有方方的举报:T诗人给湖北省作协直管领导行贿210万元。

 

一石激起千重浪,4月19日上午,田禾以邮件形式向外回应了五点质疑,其中对方方最严厉的指控是:拿三份工资,14年前侵吞32万国有资产!

 


湖北省作协主席举报自己的副手违规操作+行贿,对方反手举报自己拿三份工资+侵吞32万国有资产,一省文坛发生如此丑闻,真可谓是旷古绝今,后来的处理结果是这样的:

 

2015年7月2日,媒体披露,撤销田禾正高二级职称和省作协文学院副院长职务,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尘埃落定的当晚,方方盛气凌人的发表了《我对田禾五点质疑的回复》,宛如铸就的胜利者的庆功台,以这篇不朽的丰碑,彻底将田禾钉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以此纪念自己的赫赫战绩!

 

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篇胜利者的欢歌,在关键时刻出卖了“自己”——反而为自己“侵吞”32万国有资产提供了绝佳的佐证!

 

我曾经问过湖北作协的朋友,田禾与方方的关系原本不错,有2015年《瞭望东方周刊》5月11日的《作协主席方方的战争》一文为证:

 


可为什么两个人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作协朋友的原话是:

 

方一向高高在上,且心胸极狭隘,这在湖北文学圈尽人皆知,她看不起田(出身农民,初中没毕业),因自己得过鲁奖,田这样差的人也得,觉得把自己水平拉低了。

 

我稍微检索了一下,就发现,作协朋友所言非虚:

 

“田禾原名吴灯旺,出生贫寒,两三岁时,母亲患了精神分裂,田禾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后来,三弟因无钱医治而死亡,不久,大弟因患精神病失踪;四弟12岁落水身亡,父亲在家乡黄金湖上打鱼落水而死……


就是这样一个出身的人,靠着自己的毅力,实现了绝地反击。


“1985年,田禾来到武汉,听说“湖北省青年诗歌学会”成立,他就跑去打杂,没有工资不要紧,他只要一个睡觉的地方;买了床和日用品,身上的钱所剩无几,每天5个馒头配开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田禾开始了“农民诗人”的逆袭之路……

 

这样的出身,对比一下方方自述的母亲带她去儿童商店买东西、在《祖父在父亲心中》一文描述的父亲给她吃最高级的饼干“五香麻酥”一节,差距是这般的明显,所以我相信,方方的高高在上,是出身的不同带给她的特别优越的舒适体验!

 



你看,她在《我对田禾五点质疑的回复》中还不忘提醒田禾:

 

“二十年来低三下四努力改变命运……”

 


如此这般姿态,也证实了湖北作协朋友告我的所言非虚,难道就因为出身低下,所以田禾就不配改变命运?

 

看一下田禾的这首《喊故乡》

 

别人唱故乡,我不会唱

我只能写

写不出来,就喊……

用心喊,用笔喊,用我的破嗓子喊

只有喊出声、喊出泪、喊出血

故乡才能听见我颤抖的声音

 

好不好我不敢说,至少比C书记的《徐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吧!

 

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

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

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

一墙之隔

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

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

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

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

(诗未完,原谅我,读不下去了……)

 

巧就巧在,C书记与方方同一年获得鲁迅文学奖,同时也在纪委工作,莫非,方方怒斥田禾时提到的纪委朋友就是C书记?

 

到底是纪委的朋友保田禾,还是纪委的朋友让田禾就别墅的事情彻底闭嘴呢?

 

天下的事,有时候就是这样无巧不成书。

 

2008年,方方的别墅破土伊始,彼时,C书记到江夏调研土地问题:

 


2010年,C书记获得鲁迅文学奖,彼时,执掌湖北作协大位的方方与C书记一起获奖,同样在这一年,卫星云图显示,方方的别墅竣工。

 

而根据刘丹丽判决书:

 

2008-2011年,刚好就是江夏区政府为方方等人的水天居别墅办理产权的日子……

 

此处掩过不提,我们回归正题:田禾举报方方“侵吞”32万国有资产,又是什么个情况呢?

 

田禾举报的内容如下:

 


方方在《我对田禾五点质疑的回复》的回应如下(这段文字较长,可以粗略读一遍,下文还会详细介绍):

 


简单一对比,我们先搞清楚一件事:方方的回应承认了32万公款由湖北作协兜底之事确实存在,她只是不承认自己的行为属于“侵吞”公款。

 

那么问题来了,《今日名流杂志社》和方方到底是什么关系?

 

田禾所指控的“个人承包”是否属实?

 

其实,方方在《我对田禾五点质疑的回复》中讲得很清楚:

 

第一,1994年杂志社因经费困难对外招标


第二,方方是独立法人

第三,办刊经费“由我们自己筹集”


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如果这都不是承包,那什么是承包呢?


实际上,我还找到了三条《今日名流》杂志社市场化改革的佐证:

 

其一:昌切在《波动》一文中讲得很清楚,“次年(1994)更名为《今日名流》,换了一套班子和一副容颜重新面世,成了一种专门纪人的“非虚构文学”的刊物。”

 



其二:活石在《与《长江丛刊的缘》》(长江丛刊,2014年第12期)中明确提到,“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长江》改名为《今日名流》……”

 


其三:方方2012年4月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见《方方:我按照我的规则生活 只是尽量思想开放一点》一文)中指出:“整个推向市场化……我主要在全力做《今日名流》这本杂志……

 


理解了这个,回过头看田禾的举报,我们就不会觉得那是空口无凭,而是实打实的质证了:毕竟,连方方自己都亲口承认,田禾彼时就在他们楼下卖挂历、教辅,这更加坐实了田禾知之甚详了。

 


更何况,田禾自己就承包了省作协三产单位方圆公司,所以他的指控,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的。


甚至于,我在天眼查上还搜到了一家“湖北今日名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武昌区东湖路417号”,恰好就是湖北省作协的坐落地



它的股权结构是这样的:今日名流杂志社和王社平共同持有!

 


当我问作协的朋友王社平是谁时,他笑而不语,让我去问方方(此处省略N个字)……

 

罢了罢了,此处暂且按下,方方主编的这本《今日名流》之所以被封,原因很简单,如下:

 


时间这么久远,徐景贤到底说了什么?

 


答曰:这就是当年被封掉的那篇文章的标题,知网和万方查不到,不过维普可以下载——因为另外一家杂志社转载了这篇文章,所以它就暴露了!

 

方方口口声声说拥护改革开放,谁能想到,她当年的杂志竟然发表了这样一篇向设计师泼墨抹黑的文章?

 

如果我们深入挖一下,会发现徐家和方家有一点历史渊源:

 

徐景贤的父亲曾经在上海交大化学系任教,彼时,方方的父亲刚好在上交读书(根据方方微博,其父1937毕业,在校时间疑1933-1937),在方方的《祖父在父亲心中》一文,提到了父亲曾经在“材料实验所”工作。

 


虽然我不知道方方的父亲在上交什么学院读什么专业,但是材料实验所跟化学系的关系,稍微有点常识的朋友都会知道。

 


我想,这恐怕是徐景贤这篇狂犬哮日的文章得以发表的原因所在吧:“毕竟,彼时的方方,最主要的身份不是文人,而是商人……”

 

因为这篇文章的刊印,《今日名流》被查封,遗留下来的32万“印刷费”就这样被方方转移到了湖北省作协的手中,方方大言不惭的说:

 

“杂志如果不被查封,印刷费自然都由杂志社自己支付;但杂志既遭到强行查封,杂志社也被勒令解散,遗留的印刷费自然无法付清。”

 

这简直就是耍无赖了:赚钱归杂志社,亏钱作协兜底?

 

现在,方方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语是“追责”,试问:“《今日名流杂志社》到底是因你而封,还是因湖北省作协而被查封?”

 

这一笔32万的公款,究竟是直接责任人承担,还是湖北省作协承担呢?

 

尽管我知道,因为年代过于久远,这笔账可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2001年的32万并不是个小数目——在北京三环内买一套80平的房子是不成问题的!

 

行文至此,作协的朋友对我说:“哪怕不能追回这笔国有资产,我们至少应该让世人看清楚奸商的嘴脸,而不是放纵她继续唯利是图。

 

哎,真可谓是一语中的!

 

黄智贤在微博中披露了一个数字:


一本书21美元,版税是12人民币起跳。

100万本,就是1200万人民币。

后面还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耀。


看到这里,我自然是明白了老太太挑灯夜战控评删帖、义无反顾出书的动力所在了——给我8位数的收入+诺奖的荣耀,我怕是也不想奋斗了……


作协朋友的那句话,真可谓是发人深省:“她不是文人,是个商人呀!”


理解了这个,你就能想通好多事情,为什么水天居别墅来路不明,为什么举国谩骂有人就是坚持出书?因为商人的本性只有一个——唯利是图!

我是明德先生,只用事实说话

敬请关注本人第6个小号“新青年1919”

如果我有什么意外,请不要忘记我

我无愧于南七技校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