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红色经典之旅 一堂没有围墙的红色课堂 传承永不熄灭的红色火炬

发布时间 :2020-07-29

​​  中共綦江支部是重庆第一个党支部,綦江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在綦江这块红色的土地也曾涌现出诸多的革命英烈:有被杨尚昆尊称为“革命启蒙老师”的邹进贤;有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是一个好干部”, “英勇善战 、屡建功绩”的原红四军军长王良;有原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王奇岳;有被周恩来称赞为黄埔“霍氏三杰”的霍步青、霍锟镛、霍栗如以及红岩英烈明昭等……

  畅游綦江红色旅游景点,展开一堂没有围墙的红色课堂,传承永不熄灭的红色火炬。

  王良故居

  80多年前,红军部队在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取得胜利,活捉国民党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毛泽东同志挥毫题词纪念,留下了“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丽诗篇。而在这场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正是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初期的著名将领、红四军军长王良将军。

  王良,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1926年9月,王良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跟随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率队参加龙源口、黄洋界、龙冈等战斗。

  此地,正是位于綦江永城镇的王良故居。

  王良故居始建于1805年,四合院布局,穿斗式结构,是典型的民居建筑。王良故居此次陈列布展面积为750平方米,主要以修缮一新的建筑为依托,通过王良将军的生平事迹为主线,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分故居主体、红色綦江、王良事迹三个展厅进行陈列布展。

  红军桥

  綦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为中央红军实现伟大转折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持,是三大主力红军在重庆活动的重要节点。

  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第一、第二师8000多人,在周恩来、董必武以及军团长林彪、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等率领下,从松坎出发,经箭头垭和黑镜塘,于当天下午到达綦江石壕。1月22日凌晨,部队开拔,经梨园坝向贵州温水、良村、东隍等地进军赤水。中央红军在綦江期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得群众拥戴和赞扬。

  石壕红军烈士墓

  解放后,綦江人民念念不忘为了革命而在石壕地区牺牲的红军烈士。綦江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中央红军长征过綦江的历史及长征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发掘,用以对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石壕红军烈士墓是为了迁葬红军长征经过石壕牺牲的5位红军烈士而修建的。

  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主要由长征诗牌、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地及铜塑、烈士墓陈列室、题词碑林、红军宣传标语碑林等六部分构成。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基地、重庆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綦江区廉政教育基地、国家2A级旅游景区。

  走进烈士墓,就可以看见,与绵延的山脉相连的墓冢上树立着5位红军的雕塑:一名拄枪背刀,神色严峻;一名扛枪凝视,似要随时投入战斗;一名背着背包、斗笠,弯下腰来系鞋带;其余两名则相互搀扶,在艰难地跋涉。重现了当年中央红军过綦江的情形,仿佛红军就在我们身边。

  革命先烈遗志,激励我们发扬长征精神,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观念,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作出贡献;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经典游:主城—王良故居—红军桥—石壕红军烈士墓—返程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