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高考完了以后,都有火热的话题,就是哪里的考试最难,这个就是全国比分数的一个你死我活,一个群里面也炒的火热,今年其实是有特殊性的,这个特殊性就是各地都施行赋分制了。
赋分制的影响现在很多人是没有注意的,赋分制就是赋分是与本省的大家考分比较的,这个比较之下带来了很多变化,也就是本省分数高了,赋分不一定高,本省分数低了,赋分不一定低,各省的分数差距是被掩盖的。
我们先看看这个赋分的标准: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赋分的很多差别是被掩盖的,对得零分的,也至少有40分,对顶尖的1%的孩子,分数没有了差别,而中国的清北和C9等高校,比较的是1%以内的差别,没有了差别,有利于次牛娃的机会,在北京,这些是教师孩子的群体。从此明白“再大的饥荒,饿不死掌勺的”这个道理,教委定政策,总要有利于自己的子弟。
虽说赋分制是相对的,但各省也有高低,但大家发现这一次北京的分数段的故事了么?
上图是北京的分数;
上图是河北的分数。
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分数分布比河北要和缓的多。北京别看四万多考生,这里有大约1万考生的父母是清北毕业,大多数考生是985以上的考二代组成,没有了农村分母会如何,为何北京的分数段分布是扁扁的,比河北要扁得多呢!,这个扁的背后,才真正反应赋分制下竞争激烈的程度。
北京与河北还有一个巨大的差距,就是城市化率,北京是中国核心城市,城市化率说是90%不过分,但河北是多少,大约是北京的一半。
有没有农村人口当分母,其实差别是巨大的,因为现在的高分段,大家都知道就算是农业大省,农村的孩子分数也显著的低于城市的孩子的。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北京的一本线:
现在一本线叫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了,北京是513分。
再看河北的一本线:
河北的特殊类型控制线分文理科,理科比北京低15分,文科比北京高7分,考虑到理科生远远多于文科生,加权平均下来,河北应当一本线比北京低10分左右,别说考题的难易,在赋分制下,考题难易的因素影响变小。
有人说广东的一本分数更高等等,河北已经是全国1卷里面一本线最低了,但你注意一下,一向的沿海移民目的地福建为啥那么高呢?这里真的更关键是分布的状态,分布图是啥样子的。广东的分布图,一样是高耸的曲线。
把曲线展开看看分值就知道了。这个竞争难易的关键,我们要看高分段,北京是650分以上(含,下同)的是2239名,广东是3074名,河北是1536名,另外一个高分省湖北则是2655人,而考生人数北京只有4.8万,河北是63万,广东是78万,湖北是39.8万,算一下比例就明白了。这就可以看出来怎么扁着了,赋分制是与考题关系少了。
北京是前100名没有公布一分一段的人数,其后高分可以看看北京真正的难度在语文,分数其实更不容易。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据说是北京老大的情况,公布的这个分数很有意思:
把分数相加可以看到是正好的692分,我知道多个分数,关键点在于语文的分数被压得都很低,都不到120分,北京的语文判卷的变态,你觉得北京语文容易,但分数判下来才是故事,因为北京是秘书帮与科研狗的殊死博弈,秘书帮的孩子,要依靠语文翻身的。所以知道北京语文的故事,这个分数其实是被压低了很多的。北京有一个特点,就是西城压制海淀,工具就是语文,西城是部委的秘书帮的人多的,而各省都是对高分宽松,为了说明本省教育质量好,分数比别的省要高。
即使是如此,西城的衰落也变得明显,海淀是一只独秀,朝阳原来是弱区,但有了海淀名校在朝阳的设点,高分也有了一些了。说北京如何,其实北京分化得特别厉害,北京的海淀,一直是全国的高地。
所以在北京考试,我们早就说了地狱模式,我们一直主张是北京要放开异地高考,别说名额多,外地谁都可以来考,当年清朝就是这个样子,顺天府乡试,是全国的人都可以来考的,很多状元是南方人,但是在北榜考的,也就是会试的录取名额,用的是北方的名额,举人也是北方考上的举人,因为顺天府乡试和不限户籍的,也不限学籍(秀才考上的地方),都可以北方来考。
北京高考难度的突变,是与很多人感觉不一样的,原因就是北京外来高素质人口的暴增,本地原住民独生子女二代人数垮塌,原住民是上山下乡下岗工人为主了,竞争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北京现在是1995年来的大学扩招,不包分配,人口剧增,大约进来了1000万高学历育龄人口,他们的孩子逐步要高考了。今年因为羊年出生人数少,更是当年2003年非典出生人数少,考生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依然分数已经悄然走高,后面一年小学入学就是今年高考人数的5倍,下面竞争会如何?
看一下上图北京的人口结构,中间育龄人口的超级大肚子!
但对我们说要放开异地高考合理增加名额的事情,阻力巨大,原因就是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有特权的把持,不愿意非京籍参与,也不愿意更多的外地生来。驱赶北京的外来人口,上学是门槛,同时激烈的小升初和中考也是有故事。
下面为何焦虑,其实是竞争的激烈,再怎么鸡汤,都改变不了竞争的状态,这才是教育真正大家拼命的原因。好不容易高考优秀进了北京,谁愿意孩子去职高和二本,清北教授所谓的接受孩子平庸背后,是他认为的平庸是上了一本甚至211就算平庸了,真的让他孩子去当快递小哥和服务员他是不干的。现在的录取压力,就是让考二代要被考下去,你说他们能够不焦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