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发了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我的某个浙江舟山的读者刘卫文的不幸遭遇。这个刘女士不仅个人才产被人非法侵占;而且因被当地xx人员臆测其会去帝都上坊,从5月31日开始,被非法限制人身字由长达22天。只不过该文在我发布仅仅20+分钟后即被迅速删除!
我不知道多少人还有印象,大约在几个月前,我曾陆续为遭遇互联网金融借贷骗局(P2P)的不少读者发过文章;再早一些时候曾一直为不少遭遇外汇盘、传销、数字货币骗局的读者们发过声。
写到这里,我想到个问题:
“我这么一个粉丝量、阅读量、打赏数量都不算太多的作者,都有人请我帮忙为其发声;难道那些粉丝量、阅读量、打赏数量是我十倍、百倍,且‘整天高喊正义’的写手,就没有人向他们求助吗?如果说没有,你们信吗?”
网络正义之士?
网上有很多正义之士。现在要成为所谓的“网络正义之士”好像很简单,按当下的标准大概就是抓几个热点事件,写几篇叫骂的文章就可以了。而且不要求你有鲁迅那样的骂人功夫,所有人都能听懂的泼妇骂街式的骂就行。当然,如果会煽情卖惨、甚至搔首弄姿就更好了!
更不要脸的还可以伪造自己因为写文而进去过,而经常被喊去喝茶的经历——这样更能博取同情,更能塑造自己高大上的人设。
我观察过好多经常喊口号、整天标榜自己是证义斗士,把自己人设树得非常高大上的写手。
看她们的文章,那真是高尚的不得了。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除了连文章格式都千篇一律之外,写的都是热点事件。可她们却从来没有为那些“没有形成热点”的不蚣(公)之事发过声。
不管是业余还是专职,每个参与微博头条文章写作的人都知道:“热点可以带来流量,可以带来打赏,可以给自媒体作者带来收入”。
而且写热点事件相对来说也比较安全,不用担心会被删文葑号——因为在这里,热点之所以能存在那是有人允许其存在。知道了这些,那么读者是否会思考:“当别有用心的骗子都知道打着高尚的旗号更利于行骗;那利益掺杂其中的、对热点事件的写作还能真正体现出作者的正义吗?”
当然,我绝对不会说,为正义发声就不能有收益——毕竟谁都要吃饭,都要养家糊口;毕竟当年鲁迅还有高额的稿费呢!但是,作为读者你至少应该明白,不是每个结合热点事件撺掇出几篇所谓正义文章的人,就是真的正义。或许他们只是紧扣市场需求和读者心理,谋取经济利益而已!
其实,我们可以拿非热点事件做对比。
在这片土地上,能让一个普通人说自己遭遇不蚣的,大概率是xx人或xx单位。为一个“没有形成热点的不蚣之事”发声,是既没流量,还会得罪人——得罪xx人或xx单位!所以,正义不正义的,你让某个写手既没流量、也没打赏地为某个“非热点的不蚣”发声试试?我知道我这么说,一定会有人骂我是在道德绑架。其实,是不是道德绑架,咱们不妨分析一下看看。
作为普通人,当我们遭遇不蚣,正常维泉渠道又很难走通时,都希望自己的不蚣遭遇能够得到射会的关注,形成舆论热点,通过舆论压力帮自己讨回蚣道。
然而,无情的现实却是那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不蚣,除了大概率不会形成热点之外。更可悲的是,可能连「为你写文章发声以使你的不蚣遭遇形成热点、然后被关注」的人都没有!
我说这些话除了得罪那些套路玩得贼溜的写手之外,可能还有读者不服。
其实服不服的都无所谓。只不过在你不认同我的观点时,我想问问你:“那些整天高喊证义口号、把你感动到头脑发热,甚至血脉喷张的写手,那些人设塑造得十分高大上的写手,你可曾见过他们为哪个「没有形成热点的不蚣之事」发过声?如果遭遇不蚣的那个人是你,你觉得他们愿意为你写文发声吗?”
有句话叫:“不要看她怎么说,而要看她怎么做?”今天我提到的那个浙江舟山的刘卫文女士。从统计学上的普遍性来说,她和你我并没有任何区别,发生在她身上的不幸一样可能会发生在你我身上。对那个说自己“病到走几步路就要吸氧,却仍坚持为底层发声”的王xx;那个恨不得满脸都写满正义的xx女神写手...,你们猜,如果咱们把上述刘女士的材料推给她们,她们会不会如其所吹嘘的那样为刘女士发声、呐喊?作为圈内人,对她们会不会为刘女士发声,我早已知晓结论,并呵呵一笑。
最后,不管是你看不惯我的呵呵一笑,还是不认同我的观点,都无所谓;但你要明白自己就是那个“统计学上的刘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