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三个规定”相继出台,形成了全方位全覆盖保障司法机关独立公正执法司法的制度体系,对于防止执法办案受到违规干预和司法人员被“围猎”,保障独立、公正、廉洁司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贯彻落实好“三个规定”,既是坚守法治精神法治底线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
蓝田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朱卫兵
一、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是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三个规定”的出台,彰显了党中央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既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决策部署,也是党中央加强对政法机关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体现。作为检察机关,严格落实“三个规定”,不仅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具体抓手,也是检察机关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工作宗旨的迫切需要,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因此,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是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的重要保证。
二、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法律监督的期待越来越高,更加急切地要以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的方式实现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同和获得。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实施三十周年大会上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捍卫司法公正的神圣职责,只有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杜绝人情、关系、金钱的干扰,才能让法律监督成为司法腐败、司法不公的“杀手锏”,让公平正义不被蒙羞,让法治底色更加鲜亮,让检察机关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因此,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检察权为民所用,检察工作为民服务的重要保证。
三、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检的必然要求
“三个规定”从司法机关外部、司法机关内部、司法人员自身三个方面,架起了防治干预司法的“高压线”,为司法人员依法秉公办案,维护司法公正筑起了“防火墙”,为中国法治进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司法办案更加公开、透明,让司法公信力得到认可提升,为人民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既是贯彻党中央从严治党工作要求的集中体现,也是检察机关践行从严治检的重要检验。
2019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执行“三个规定”的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填报事项,细化了填报步骤,确保“三个规定”在落实上更加准确、及时、规范、有序。制度建设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检的根本,“三个规定”构建的全方位、立体式制度体系,既从防止外部干预的角度进行了限制和禁止,又从严管司法人员的角度进行了规定和约束,有效解决了“管”与“防”的问题。因此,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公正执法、廉洁办案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