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莘松新村公交枢纽开出了一个20多平米的温馨小屋,乘客们在候车时,可以歇歇脚、取取暖。而随着盛夏来临,那里的温馨小屋已悄然升级,不仅有冷气和防暑降温用品,乘客们也用自己的善举,默默呵护着小屋。
图片
上午9点多,吴阿姨专程前来温馨小屋归还前一晚在此借走的一把雨伞,同时还多带了一把家里闲置的雨伞。她表示:“我是昨晚在这里下车时,正好遇上一场大雨,看见这里有雨伞借,就借了一把。今天来还伞,顺便多带一把,方便别人以后也能有伞可借。”
图片
车队表示,像吴阿姨这样“借一还二”的好心人不在少数,这种良性循环的雨伞借用情况,也让车队原先设立的雨具借用公约,从“需凭有效证件和手机号码借用”,简化为了如今的“讲究信誉,用后即还”。巴士二公司莘庄车队副队长沈伟表示:“乘客们都很守信,有时还会多还一把伞,我们驾驶员有时也会捐伞,所以我们觉得原定的借伞公约也不需要了。”
图片
记者看到,温馨小屋内的空调已装上挡风板,避免冷气直吹到人,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发车时刻表。乘客候车时,可自行取用便民服务台上的口罩、洗手液、清凉油、人丹等防疫防暑用品,遇到困难时还可通过视频对讲系统来呼叫值班人员。
图片
候车乘客表示:“他们这个便民措施也在随着气温的升高而不断地完善,应该说在这里候车还是比较温馨的。”
图片
巴士二公司莘庄车队党支部书记王明炜表示:“盛夏时节,这个温馨小屋可以让乘客候车时享受一份清凉,同时也是对驾驶员的一种防暑降温措施,可以让驾驶员在发车间隔的休息时间休息得更好。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