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南端的微山湖畔,是地道的水乡、铁道游击队故乡、中国荷都、红色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岁月变迁的年轮中,湖区通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有线网到无线网的整体发展。作为一名通信行业的“老兵”,微山联通的冯雅令至今回想往事,仍历历在目。一起来看他的讲述:
我熟悉水乡的每一条线路,每一个网络,每一次的建设和扩容工程。如今60多个5G基站落户,让湖区通信网也走上了“高速率、大数据、低延时”的信息新时代。这些线路和网络所承载的,不仅是湖区经济建设和百姓福祉,也承载了若干联通人奉献、拼搏、奋斗、执着、守护的创业精神。
湖上“第一线”
微山湖水来自天然,水域1266平方公里,有490多个渔村。由于开发较晚,地理偏僻,工商业发展滞后,1990年还有渔民说“一辈子没见过火车……”八十年代,湖里乡镇基本上没有电话,有几部摇把子的磁石电话也是“半月通,半月停”。当时的湖上通信传输采用科研所的试验产品,微波通信,质量欠佳,维修困难。1983年曾尝试用水下铠装电缆,结果又常被大船挂断。
1987年春天,第一条跨湖线路开始架设。局长指派我跟随工程队采写典型事迹,就这样我结识了20多位机线员。施工地在400米宽京杭大运河畔,茫茫湖野,他们像一群奔驰骏马,在荒野上运设备、支帐篷、打地灶,运输工具仅有一台12马力小拖拉机,大部分设备还是手抬肩扛。队长老殷说:“我们没有外援,全指望双手干,还有咱们的土专家。”
“土专家”叫老徐,身材不高,一身铁疙瘩肌肉,平时爱说笑,干活最有技巧。那条400跨湖飞线就是他们干的。当时,并没有现代的吊车和现成的铁塔构件。在仔细查看了湖边土质后,大家决定用4根12米长油杆捆成三节,再用人力卷扬机竖起来。就这样,二十多人在老徐的指挥下,捆杆子,上拉线,推磨车(卷扬机),挂电缆,一干就是五天。老徐不仅负责设计和指挥,而且要亲自高空作业。到接杆时,在半空中,风向忽然猛转,钢绞线瞬间勒紧他的胳膊,鲜血殷红。为了保证木杆不受损,他忍着巨疼在高空继续捆扎。之后,也只做了简单包扎,发着高烧继续指挥。他说“要一鼓作气,不能因为一点小伤半途而废,那样材料损失就大了。”
当两根高杆在运河边竖起时,大家畅然欢呼,一身疲惫顿时飞到九霄云外。老徐说“别看受点小伤,但有成就感。”在我记忆中,那天我们都喝了酒。虽然见过很多线路建设,但唯有这次却是“手工打造”,没有机械化,全凭土法杠杆,绳索车套,钳子板子,磨车板车,完成的却是微山湖上第一条线路。1995年这条线再度扩容改为铁塔,2012年“光进铜退”改制为光缆……
线路“守护神”
估计没有人听说过,大湖上行船时被风掀翻,仅凭一身好水性和力气在水中独自把船再翻过来,继续前行的。身边确实有这么一位机线员——王川。与王川认识在2010年。采访时,他才32岁,做线路维护已有14年。初见,王川身板魁梧,目光刚毅,只要开口说话,就带几分脸红。
2009年夏天,王川独自巡线时,忽遇暴雨。狂风中他奋力划船,暴雨夹冰雹向他扑来,小船船积水过半,头上身上多处被砸伤。在无边无际湖上,无处可躲,只有拼命划船。忽然一阵狂风巨浪,把他连船带人掀进湖中。他凭着一身的胆量和好水性,在水中把船又翻了过来,潜水摸出工具包继续前行,直到晚8点才返程。与暴雨苦战一天,仅吃一顿热乎饭。王川说,在电杆上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有时候在高空滑车上一呆就是半天。2010年冬天,渭河电缆障碍,由于冰封湖面他只能开小船破冰。4公里冰路他划船走了两个多小时。来到障碍点才发现是电缆老化,造成渗透混线,影响3户渔家。王川说“边破冰边划船最难走,我从上早7点出门,下午4点才返回公司。其实,知道用户比我还着急。”
水乡“5G网”
去年,虽有疫情阻碍,但是全市一声令下,5G在水乡开始“撒网”。公司设备运维中心的几位小伙子,兴奋不已,摩拳擦掌。从设备搬运到调试安装,再到测试开通,一个月的时间,夜以继日工作。面对全新的5G网络技术,他们发扬“工匠精神”,边学边干边钻研新技术。4月份将庞大的设备搬运到机房,自行设计了管线走向,完成了地下管道穿越,5月份就完成了46个5G基站的建设,5月底5G正式在水乡运行。
负责网络建设技术管理员的张涛,也是公司的优秀共产党员,他连续150多天奋战在网络建设一线。喉部做手术也常要操心工作,大家多次劝他“停下来,歇一歇。”他总是挥手拒绝,艰难地说:“工程紧,抽空再歇吧。”就这样一次次走进芦苇丛,跨越湖面,勘察地貌,组织设计,一次次地又深入施工现场。即便是在病床上,还依然靠手机远程指挥和监督施工。如今,5G网络真就在水乡撒开了,基站也在不断增加,网络不断提升和延展。湖区百姓用5G终端已不是什么稀罕景了。5G成了湖区群众首选的“尝鲜”网络,今年开通5G直播的就有300多户。
每当我举起相机拍水乡网络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那些联通人。如今,水乡有线通信是光纤宽带网,无线通信达到5G网。那些水乡网络的建设者们,他们的执着、坚守、拼搏精神,是一段段闪光的记忆,像一首首难忘的歌,摇曳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