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之后,我们进入了不差奥运冠军、但极缺体育巨星的时代

发布时间 :2021-08-08

​​

到8月7号下午为止,中国乒乓球队刚将女子团体赛的金牌收归囊中,中国代表队的金牌数达到了38枚,比排名第二的美国队多出五块金牌数。

说句实在话,奥运会都快结束了,要不是写这篇文章 ,老易真的没怎么注意过东京奥运会的金牌数。细想想,原来奥运会都掰着手指数金牌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对金牌数不在意了。有网友说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咱们吃过见过。哎呦,好像是这个理啊!

金牌真的不重要了?

老易发现不只是老易变了,这届网友也变了。

乒乓球男女混合赛,许昕与刘诗雯痛失金牌。许昕低落称没能给各自一个好的结局。刘诗雯边落泪边跟大家说“对不起”。网友选择集体破防:

你TM就是最棒的, 给我振作起来,团体加油。

枣,你永远是最棒的,你的福气还在后头。

……

这感觉,有点点陌生啊,这画风,有点不似往常啊。

2004年王皓败给是韩国柳承敏痛失男单金牌的时候,王皓差点被网友骂成了筛子,千年老二已经是里面最漂亮的词语了。更别提在2008年奥运会因伤退赛的刘翔了,“爬都要给老子爬到终点去”成了当时网友集体的心声,蜂窝煤都不足以形容当时被骂后的刘翔。再往前扒扒,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夺金失败李宁都接到过有刀片、剪刀还有绳子的信封,甚至还背上了“M国”的骂名。

咋了?乒乓球男女混合赛的金牌不香了?有网友说了,我们喜欢的是乒乓球队,不是金牌。

然后,乒乓球男女混合赛的金牌丢了之后,中国女排迎来史无前例的“无缘八强”,这是中国女排近七次奥运史上最差的成绩。Oh,my god!郎平哽咽着向全国人民致歉,网友依然表达了自己海量一般的胸怀:

“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

“天知道老人家看到郎导和婷队拥抱的时候差点哭成狗。”

……

啥时候网友改走体贴路线了,键盘侠都统一下岗了吗?

中国新闻周刊写了篇《奥运会,当金牌不再那么重要》,文中这样写到:许海峰的首金,李宁的强势,女排的精神,除了赛场本身的竞技内容体现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告诉世界,中国可以,中国人站起来了。现在,运动员不再被视为“奖牌工具人”,他们是一个个为了荣誉和信念,极度努力的普通人,能赢,也会输。

网友们也集体人间清醒:对!对!对!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加不需要用金牌去证明什么是中国力量了。

几万网友还不忘跑到刘翔的社交媒体平台下去道那个欠了好多年的歉:“没有好好珍惜你,是我们这代人的遗憾。”看到这样的觉悟,老易也深刻地反思了一下:刘翔,对不起,当年咱也骂了。

体育界的粉丝经济时代到了来了吗?

有人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有网友直接自动上岗为粉丝,在社交媒体上为运动员建立超话,然后做数据、撕资源、抢代言的行为。当运动员成绩不佳,粉丝们会甩锅教练,谩骂队友,甚至和体育博主展开论战。这操作?甚是熟悉啊,这不就是典型的娱乐圈粉丝的日常操作吗。什么情况?这难道是吴亦凡引发的娱乐圈大塌房后,然后粉丝们把娱乐圈的砖搬到体育圈来砌墙了?

所以体育明星拿不下金牌、拿下粉丝就行了?娱乐圈光靠脸都能活,体育圈没点真本事能活?。业内人士这样说,“体育明星开发周期比娱乐明星更长,需要凭借硬实力说话,不是包装即可。”

老易觉得,这么担心的朋友实在是有点多虑了。到今天为止,中国总共拿下了38块金牌,数来数去,都数不出一个体育界的全民偶像。继里约奥运会的张继科之后,我们的体育界将进入有金牌无巨星的时代。倒不是粉丝能力不够,而是实在是没有什么体育明星让她(他)们折腾。

何谓体育巨星,从铁榔头郎平开始,到体操王子李宁、李小双,到泳坛五朵金花,到乒乓球王朝的邓亚萍、王楠时代,刘国梁、孔令辉时代,再到跳水闪耀时代的伏明霞、郭晶晶、田亮,羽毛球巅峰时代的林丹,滑冰的傲娇申雪、赵宏博,当然还有篮球界唯一的姚明,田径界难得的刘翔……

这些体育巨星大多数是拿过金牌的运动员,但又不只是因为拿了金牌。刘翔当年“中国有我,亚洲有我,世界有我”的豪言,说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也让他成为一个时代的全民偶像。张继科亲吻伦敦奥运领奖台、撕裂球衫、脚踢挡板的激情行为,让许多年轻一代又重新关注起乒乓球这项运动。羽坛唯一个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汤姆斯杯、苏迪曼杯、汤姆斯杯、亚运会、亚锦赛、全英赛、全运会等冠军于一身的双圈全满贯选手——林丹,每次赛后敬礼的姿势成为全场人的期待。

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确实火了一批运动员,包括打破历史、拿了五块奥运金牌的马龙,包括拿下第一金的杨倩,包括引发大家极高关注的14岁的全红婵小妹妹,包括乒乓球未来的领军人物樊振东,包括没有拿到奖牌却突破历史成绩的苏炳添。火是火了,金牌也拿了,但他们都不属于新一代的体育巨星。

马龙、苏炳添都属于要退的老将,人们对体育明星的天然要求就是竞技成绩,没有了作品,生产力也自然会减弱。杨倩长相甜美,不过射击类的运动群众基础相对较窄,不容易引发全民的追捧。全红婵未来可期,不过年龄尚小,性格魅力尚未形成。樊振东虽然成名很早,这次也如愿地登上冠军奖台,但要成为领军人物,还少了一点霸气与个性。今年奥运会期间,连运动会都没能参加的张继科却在热搜上一直没下来过,热度甚至超过在赛场上的马龙与樊振东。

新人不行,老一代去哪了呢?刘翔退役后基本处于修身养性的人生阶段,林丹塌房了,张继科影响力走低了。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了。

体育巨星的重要性?

金牌都不重要,体育界有没有全民偶像还重要吗?重要。

能成为体育界的全民偶像能干吗?首先是能挣钱。可以很好地改善体育界与体育明星个人的收入状况。国内大部分运动员依靠国家投入成材,当明星有了商业价值,作为“投资方”能收到一定比例的回报。

刘翔成为集世界纪录、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的2007年,手里握有伊利、耐克、联想等14个品牌的代言。专业人士说,商业价值极高的运动员和一线艺人的代言费用几乎持平,一年的代言费用大约在2000万-3000万元。

而在另一边,有多少人在呼吁“加强运动员退役保障制度迫在眼前”,我们看过太多伤退的运动员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新闻,有全国冠军最后成为澡堂搓澡工的,有的生活陷入贫困只能靠低保生活的……

其次,体育强国的崛起,也是综合国力的表现,文化自信的体现。全民偶像的出现,还能是结合商业利益与文化输出的代表。

1984年,耐克以5年250万美元的价格”D博性"签下了还是NBA新秀乔丹,结果赌出一个史诗级的成功案例,让乔丹与耐克共同名扬全球,美国的NBA文化也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我们的体操王子李宁的同名品牌李宁今年迎来了业绩爆发式增长,从体育界的全民偶像到成功的商人,李宁现如今也成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的优秀代表。

再次,体育发展的本身需要全民偶像。

女排没能在东京奥运会上进入八强,其官方账号在新媒体平台上打出“巴黎再见”四个字,下面的留言才一千多条。关注度的降低,也是少有人责备的重要原因之一吧。这会儿要是找人坐来聊下男子足球队,估计足球队自己都会求大伙:大伙要是方便,请绕开我们。是呀,谁会去关心男子足球队的任何一场比赛呢,更别说会骂他们了,没空啊。

在刘翔的账号下,就有很多人这样留言:真的是你退役后没再特意关注过田径。刘国梁也曾感叹过自从张继科爆红后,直接把乒乓球赛场里的大爷大妈们换成了小姐姐。让年轻人追随、让更多人追随,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注定啊,在巴黎奥运到来之前,我们的体坛将会是一段空虚寂寞冷的岁月了啊。咱们就熬一熬吧。

(原创作者:老易侃品牌,专注于品牌管理与传播,对品牌升级与新媒体传播有着深度研究)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侵删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