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地下100米,一条正在开挖的隧洞内,机器轰鸣、焊花四溅,这边开挖、那边立拱,一派繁忙景象。这里是内蒙古水投集团引绰济辽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总工办主任巩维屏的工作环境之一。
引绰济辽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总投资252.16亿元,建成后供水受益面积将达7.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约112万人。
“我们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主体工程的施工。”巩维屏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我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枢纽工程施工、隧洞的开挖和管线的铺设。”
作为工程建设主要技术人员,巩维屏的职责之一,是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他还记得今年的4月12日,在5#隧洞某段掘进过程中突然出现大量涌水,致使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无法正常工作,“草原安达号”TBM被迫停工。
为了尽快恢复工程施工,巩维屏与各参建方技术人员一道认真研究,奔波于施工现场与办公室之间,组织寻找问题成因,开展技术咨询和论证,制定应对策略,“我们采取了洞内洞外注浆阻水的措施后,洞内出水量明显减少,最终,在5月14日,‘草原安达号’重新开始掘进。”
2021年上半年,在投资有力的保障下,巩维屏和他的同事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引绰济辽工程稳步推进。5月11日,引绰济辽工程输水隧洞段实现首个区间贯通。
今年7月入汛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暴雨频发,远超往年同期水平,这给工程进展带来了新的难题。“防洪度汛是这段时间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通过适当调整进度和采取工程措施,编制可行的应急预案和度汛方案,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推进。防洪度汛是一件人命关天的大事,汛期不结束、工程未达到度汛标准前,这项工作绝不能放松。”
为了应对超标准洪水,从2020年底开始,巩维屏就带领团队开始编制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工程平安度汛。7月25日,文得根水利枢纽主坝填筑达到366米高程,有效提高了引绰济辽枢纽工程抵御洪水的能力。
“工程沿线,地下水丰富,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一项重大工程的进展一定会不断遇到新的技术难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协调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推动各项技术难题的解决,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力保工程进度。”截至今年7月30日,引绰济辽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1.98亿元,今年计划还需完成10.02亿元。
巩维屏说,“通过今年上半年对不良地质段处理的施工经验总结,我们已经摸索和积累了处理类似问题的部分经验,我相信,下半年的工程进展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一定会更加顺利。”
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8月10日第11版
作者:翟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