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的聊一聊清宫的果桌(饽饽桌)(上篇)

发布时间 :2021-09-09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聊到了清宫后妃生日赏赐中的果桌。

很多朋友都对这种听起来很高级或者很低级的东东很感兴趣。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聊一聊。


果桌的果,其实不是我们现在意义的水果,它更代表传统意义的果子(也就是点心)。


因此,果桌又叫饽饽桌,通俗的说就是摆满规定数量和种类干湿点心、干鲜果等的桌子。

从果桌上食物的内容看,果桌某种意义更像是大分量的点心匣子,区别仅仅是点心匣子是一匣一匣的,而果桌是一桌一桌的。


在清朝,宫廷饽饽有专门的生产机构,叫饽饽房,属于内务府的管理范畴。

饽饽房又根据其职能不同分设为内饽饽房和外饽饽房。

内饽饽房主要负责宫里日常膳房传交的帝后等早晚膳的随膳饽饽、朔望佛楼佛城供品饽饽以及皇帝日常赏用饽饽的制备。也就是我们平时在膳单上能随常见到的面食点心的制备。

外饽饽房主要负责管理备办饽饽桌张——即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果桌(或饽饽桌)。

 

外饽饽房所负责的这种程式化的果桌(饽饽桌张),

在等级、适用范围、以及食品的种类数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用现在的思路说,就是:每一桌都是标配


这种标配的果桌(饽饽桌张)主要分为以下六个等级:

大宴桌、班桌、翟鸟桌、内用桌、小供桌和跟桌


大宴桌在《国朝宫史》里叫上用果桌

《清朝会典事例》的记载,大宴桌是专备御用暨皇后御用的。同时,每月寿皇殿、安佑宫供献(寿皇殿和安佑宫是当时供奉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神御”的地方)也是按大宴桌标准执行。

《国朝宫史》的规定,皇贵妃、贵妃、妃在生日时,也会从皇帝那里得到一张上用果桌的赏赐。只是从目前已知的乾隆二十年以后的记载看,这个规定没有得到执行。

上用果桌示意图(选自慈宁燕喜图)上用果桌示意图(选自慈宁燕喜图)



 

班桌是皇帝筵燕外藩蒙古王公大臣等时使用的果桌。

班桌示意图(选自光绪大婚图)班桌示意图(选自光绪大婚图)


 

翟鸟桌和内用桌在《国朝宫史》里分别叫中品果桌和内用果桌

按《清朝会典事例》的记载,是贵妃、妃、嫔、贵人前,皇子福晋前使用的果桌。

按《国朝宫史》的规定:

的生日会从皇帝那里得到一张翟鸟桌(中品果桌)的赏赐,而从目前已知的乾隆二十年以后的记载看,当时皇贵妃、贵妃、妃到嫔都是按的这个标准执行的。

贵人的生日会从皇帝那里得到一张内用桌的赏赐,从目前已知的乾隆二十年以后的记载看,这个标准的执行没有偏差。

 

小供桌则是专门在佛前供用时使用的果桌。

 

跟桌在《国朝宫史》里叫赏用果桌,是专备赏用的。

按《国朝宫史》的规定,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的生日,她们还分别能从皇帝那里得到八、六、四、二、一张赏用果桌的赏赐。从目前已知的乾隆二十年以后的记载看,这个标准也得到了良好的执行。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