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制作:Haitong Zheng
作为全球娱乐和影视行业的中心市场,美国纽约长期驻扎着大批的国际一线名人、经济和影视剧制作公司以及超模,为纽约时装周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公众影响力。虽然中美关系近些年一直不太乐观,但本季共有 14 个中国品牌出现在纽约时装周的官方日程上,证明了中国设计师的影响力已不容小觑。以下,Jing Daily 聚焦 8 个在本季纽约时装周表现突出的品牌,看它们如何触达中国观众。
Michael Kors
在 9 月 10 日举办的 2022 春夏系列的发布会中,尽管没有中国顶级超模的参与,但 Kendall Jenner 的开场以及 Gigi Hadid 的闭场,带动了全球范围的社交媒体流量,在 Instagram 上有 5 万人观看。但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Michael Kors 对于该系列的宣传力度并不大,仅有全球品牌代言人高圆圆发布的一条预热动态,微博话题#MKC2022春夏系列#的阅读量不到 7000 万。不过从网友的反应来看,该系列在中国市场的反响不错,许多 Z 世代女性都表达了对其设计的喜爱。
作为美国“Jet Set”(奢华休闲风)的代表品牌,Michael Kors 的全球影响力不容小觑。但也正是因为该原因,品牌在中国消费者眼中的形象常年与低端线的老花手袋相挂钩。为了扭转该“刻板印象”,Michael Kors 近几年官宣了高圆圆、吴磊、宋祖儿、王霏霏等多位代言人。本周五,该品牌还会在成都举办“CLUBKORS乐界之夜”活动。目前,与该活动的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已高达 9000 万。
Jason Wu
作为全球知名的华裔设计师品牌,Jason Wu 最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异常活跃。去年,该品牌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中国线下门店;设计师本人也开通个人微博,积累了近 7 万的粉丝。今年,其通过与中国童装品牌 Balabala 和中国投资人余晚晚创立的奢侈彩妆品牌 YUMEE 的合作,试图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虽然 Jason Wu 官方微博并未上传 2022 春夏系列的视频,但通过许多时尚博主的宣传,该系列在中国社交平台上的反响不错。中国网友对于其与织物艺术家 Cara Marie Piazza 合作的、充满浪漫诗意的花卉印花表示称赞,同时也对国内女星的演绎表示期待。鉴于 Jason Wu 在中国社交平台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明显不足,也许是时候通过与中国名人合作,拓宽市场了。
Thom Browne
距离 Thom Browne 上次在纽约举办时装发布会已经过去了 4 年,本季的再次回归,是品牌创始人为了支持近日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幕的展览“In America: A Lexicon of Fashion”(美国时尚),该展览的策展人为 Browne 的伙伴——知名时尚策展人 Andrew Bolton 。在 Met Gala 晚宴上,共有 7 位名人穿着了 Thom Browne 的服装。其中由 Lee Pace 演绎的西服配吊袜夹造型,还登上了微博热搜。与之相比,Thom Browne 2022 春夏系列的表现就不那么出色了,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不到 30 万,官方微博的视频播放量 727 次,互动量在个位数。
很明显,Thom Browne 目前在中国市场的重心还是线下市场,从 2015 年在香港开设中国首家旗舰店到现在,在中国已开设 15 家线下门店。但其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没有官宣任何代言,也没有稳定的合作名人,微博粉丝仅为 1.9 万。不过该品牌与 Jason Wu 类似,官方影响力不足,但却会有许多时尚媒体帮其“造势”,扩大公域流量。
Private Policy
总部位于纽约的时装品牌 Private Policy ,由中国设计师 Haoran Li 和 Siying Qu 于 2015 年创立,主打无性别与亚洲潮流文化。目前该品牌在中国,入驻了 20 多家商场和品牌集合店(包括 Labelhood、LMDS 和 ENG );今年 5 月还与本土快时尚品牌 Urban Revivo 合作,反响不错。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Private Policy 在最近一年频繁与中国新生代偶像合作,并得到中国头部电商主播李佳琦和热门时尚综艺《潮流合伙人》的支持,但该品牌并未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发布任何关于 2022 春夏系列的相关动态,其他时尚 KOL 发布的秀场图片也是反响平平。
Peter Do
尽管这个由越南设计师成立的时装品牌并未进入中国市场,但却深受中国时尚 KOL 和消费者的欢迎。本季,Peter Do 首次以线下秀场的方式,发布了 2022 春夏系列。该系列在设计师标志性的硬挺廓形和利落剪裁中,加入了些许浪漫、富有春意的色彩,比如粉色、薄荷绿和香槟色,其间还穿插着亮眼的花卉图案。
因 Peter Do 本人曾在 Phoebe Philo 时期的 Celine 工作过,所以设计师和他的同名品牌深受中国本土时尚爱好者的青睐,在小红书上有近 2000 篇笔记。不过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他们需要更加便捷的购买渠道,尤其是在小众设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Coach
Coach 在中国拥有 189 家精品店和专卖店,是中国轻奢市场的领先者,不过由于同价位设计师品牌的快速崛起,该品牌在轻奢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在受到威胁。该品牌本周发布的 2022 春夏系列,受到中国多家时尚媒体的报道,如 《ELLE》、《Vogue》,推广其向品牌首任设计师 Bonnie Cashin 致敬的实用系列。
与该系列相关的微博话题浏览量破 6 亿,微博红 V 时尚媒体@小象王国 还评论该系列“实销”。尽管表现不错,但由于 Coach 在中国社交平台上的延迟发布,以及没有任何中国名人的参与(该品牌在中国共有两位代言人),削弱了该系列在中国的曝光率,不利于品牌流量池的构建。
Tom Ford
自 2012年,Tom Ford 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女装门店以来,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谓是神速,在微博上收获了逾 100 万粉丝。随着@Fashion_angZ、@TZ_001、@Frigaciak 等时尚博主和各大媒体的宣传,Tom Ford 2022 春夏系列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破 4000 万,不过中国网友对于该系列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在各大时尚博主的评论区中,大多都认为该系列无聊又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时尚最终可能会演变为能够拯救时尚的那种形式。”这是设计师 Tom Ford 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还表示黑色不太适合拍照,现在的消费者使用小小的手机屏幕观察世界,需要更加大胆明亮的视觉呈现。但中国消费者却对霓虹亮片表示“接受无能”。不过,现在 Tom Ford 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重心放在美妆和香水品类,Tom Ford Beauty 的微博账号粉丝是主品牌粉丝的四倍。
Gabriela Hearst
2015 年秋季,乌拉圭设计师 Gabriela Hearst 成立了她的同名品牌,并在短时间内靠着爆款手袋成为了全球闻名的新晋设计师品牌。去年 10 月,Gabriela Hearst 正式发力中国市场,目前在微博上拥有 1 万粉丝。但是,该品牌在中国社交媒体的宣传节奏并不快,有关 2022 春夏系列的官方报道目前仅有 3 条,视频播放量为 59 次,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为 1036。
在微博上,网友对该系列的评论普遍负面,不仅是对于这个品牌,还有对于设计师出任 Chloé 创意总监的不满。在 Natacha Ramsay Levi 离开 Chloé 后,这个法国奢侈品牌至今仍旧没有推出一款影响力颇高的手袋。但随着国内消费者对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推崇环境友好型以及'慢奢侈"的 Gabriela Hearst 在中国内地市场,或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吴文卓、Lisa Nan、Gemma A. Williams
翻译|陈宇龙
编辑|吴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