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不只帮澳搞核潜艇,速度也绝不是平常那么慢
邵旭峰
最近几天军事国际领域的第一头条,是澳大利亚撕毁与法国之前的常规潜艇条约,要美英帮助其搞核潜艇,同时,美英澳3国将组成一个新的“印太安全联盟”(“AUKUS”)。
据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介绍,三国安全伙伴关系的第一要务就是美英要为澳大利亚提供一支核动力潜艇舰队,并在未来18个月内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澳大利亚将成为世界上在美英法中印俄之外的第七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
关于这个消息,左们开始放大法国的反应和后果,以及导致的世界性后果,比如胡编称“核潜艇一开始就是作为战略打击工具出现的”、“这等于是将世界各国拥有核潜艇合法化”······
胡的精神头够,情绪也饱满,但这个常识和逻辑和表达,真是硬伤——本来胡们占据着位置和资源,有了抓手应很好和有力出击,但却被他们搞成稀里糊涂——确实占着茅坑也确实在拉,但经常拉成稀······
言归正传,首先来探讨一下澳大利亚为何撕掉和法国的协议,而让美英给自己搞核潜艇?
这个归根,首先是法国的核潜艇相对于美英,确实已经落后,就攻击核潜艇而言,不说世界第一的美国,就是英国,其最新的机敏级潜艇攻击潜艇已经有6艘服役——其前面3艘的消息比较多,后3艘消息很少或有重大技术升级在雪藏或别的什么原因。而法国匹配机敏级的新一代攻击核潜艇梭鱼级才有1艘下水,还没有完全服役。英国已经开始搞新一代战略潜艇无畏级,2019年的消息,英国将斥资310亿英镑(426亿美元)搞4艘无畏级,就算后续不再追加,这个造价已经超过百亿美元,直追美国福特级航母和哥伦比亚战略潜艇了。
英国可能已要搞更新一代攻击潜艇,因为美国早都开始搞,最不行也会重大升级机敏级。
美国更不用说,在比较老旧的洛杉矶级潜艇之外,有3艘海狼级攻击潜艇、20艘已经升级多次的新型弗吉尼亚级攻击潜艇(弗吉尼亚级或不是深海最强核潜艇,但在浅海和近岸等复杂海况应该是),美国前两年就爆出开始建造更新的海狼2攻击潜艇(将综合海狼和弗吉尼亚各自优势,同时更加升级优化,并匹配相关最新技术);战略潜艇方面,美国拥有14艘俄亥俄战略潜艇以及三叉戟2D5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世界最先进和最具威力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算上陆基应该也是),还有最早的4艘俄亥俄改造为发射战斧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美国早都开始建造更新一代的哥伦比亚战略潜艇,并搞更新的三叉戟2D5Le导弹。这个综合差距在不断拉开。
法国给澳大利亚搞的,是梭鱼级的常规版,你的核动力版都还没有完全服役更不说改版——这个技术相对于英国,已经落后至少半代了,继续搞,一方面是时间慢、威力和先进程度和综合技术不够——近年澳大利亚鹰派主导政治,要尽快拥有强有力的武器,法国的潜艇越来越让澳大利亚不想等了;一方面是可能完善技术又陷入永无止息的无底洞——任何重大新技术,都得长时间完善,以美国的技术底子都必须如此,你比如F-35战机、鱼鹰旋翼飞机、朱姆沃尔特科幻战舰等等,都是如此。
还有,就是澳大利亚想要自己在国内搞零件——让带动综合军工发展——这也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想法之一,但法国不让,于是双方开始进入拖宕。
不说别的原因,就是潜艇本身,澳大利亚或早都有别的想法了。
由于英国加入,印太战略在急速升级,军事紧迫感更是,所以澳大利亚暗中向英国和美国沟通军购事宜,这几乎就是必然的,而美英也亟需澳大利亚军力迅速综合提升,于是一拍即合。
二、澳大利亚想要的,不仅是让美英帮助搞核潜艇——美英也是,综合时间也没有大家想的常规那么慢。
澳大利亚想要不仅尽快拥有先进和数量不少的攻击核潜艇,同时也有先进的配套鱼雷等(鱼雷当然还是美国最先进),还有别的,比如战斧导弹,AGM-158隐形巡航导弹,还有别的各种先进武器,让海陆空主要是海军和空军,以及军工整体快速和全面发展。
日前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告诉记者:“我们将加强远程打击能力,包括即将部署在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霍巴特级驱逐舰上的‘战斧’巡航导弹,以及提高澳大利亚皇家空军能力的JASSM-ER增程型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AGM-158隐形巡航导弹)。美国军工已经开始提供第五代战斧,具备高智能能力和隐形能力,至于AGM-158系列,则是美国最新的隐形巡航导弹。这两款导弹都可搭载10万吨当量核弹头,海陆空都可发射。
图片
美英也想要一个这样的澳大利亚。
9月16日,美澳外长和防长在华盛顿举行“2+2”会晤,达成一项新的军力部署协议,澳大利亚防长彼得·达顿解释称:美澳将加强空军合作,澳大利亚同意美国空军在澳大利亚部署。达顿还称,希望更多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参与达尔文10年一次轮换当中——之前大国从达尔文租用了达尔文港。
还有,9月19日,澳大利亚天空新闻台主持人视频提问彼得·达顿:政府会否考虑在研制核潜艇的同时,先从美国或英国租用核潜艇吗?达顿不加思索,直接称:简短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
综合如上消息,现在事情的脉络基本清楚了,就是美英联合协助澳大利亚搞核潜艇,个人推断,这个潜艇应该会综合英国机敏级、美国弗吉尼亚级和之前海狼级的技术来搞,技术美英提供,工程师美英派,但建造可能会在澳大利亚——让尽可能带动澳大利亚不仅潜艇配件、技术,还有综合配套发展——比如停靠基地(海下巷道和海面设施等),也带动军工整体发展。澳大利亚之前还订购了9艘英国26护卫舰,搞不好这个也会这样搞。26舰排水量在8000吨左右,技术非常先进。
如果这样,澳大利亚潜艇和主力战舰的综合技术和基地配套和军工整体都会得到综合和全面发展。在这样搞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会以“租用”的形式,先直接让美英攻击核潜艇部署在澳大利亚,开展巡航等相关活动,让相关操作人员跟上学和实操,储备将来自己拥有的操作技术和经验。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完全拥有自己核潜艇还需时日,但美英核潜艇会很快进驻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西海岸珀斯附近的斯特林潜艇基地(是澳大利亚唯一潜艇基地),应该会扩扩建强化,以迎接美英核潜艇,澳大利亚应该会动工修建别的潜艇和海面舰艇的现代化基地。
不只是潜艇、海面舰艇、相关配套和军工会这么搞,这个整体动作开始,空军也会跟进,比如近期就让美国空军战机进驻,同时扩建机场和配套——澳大利亚自己买了72架F-35战机,应该会继续增加购买,同时升级F-15、F-16等。还要补充的,是澳大利亚已经拥有两艘满载2.7万吨的堪培拉两栖舰(和日本最大的出云级相当),应该也会尽快改造,以便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机。澳大利亚可能还会搞更大更先进的航母。
总之,美英澳建立三边军事联盟,绝不仅是核潜艇的事情,是整体军事和军工的事。也绝不会常规那么慢,而是近期就会进驻美英潜艇和战机。关于澳大利亚,美国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就是澳大利亚独占大洋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交界处,临近东南亚,辐射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整个世界都是独一份,且其面积达到770万平方公里,资源能源储备丰富,美国想把澳大利亚打造为印太战略的总枢纽······
三、美英澳排斥法国,或还有原因,但总体来说,事情没那么大,但也没那么小。
笔者认为,美英澳此次联手“舍弃”法国,除过澳大利亚想要尽快和全面提高军力和军工等原因——美英也希望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法国现在是左派当权,对美国主导的印太和欧洲战略不大上心,若即若离,偶然还使反方向力,最近则着急在南太平洋构建自己圈子:
7月1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举行了视频会议,澳大利亚、马绍尔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等国的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领导人,以及其他太平洋岛国代表。另外,出席会议的还有三位法国海外领土的官员——
英国在世界有几十个宗主属国,法国也有海外属地,这都是历史的遗留。
英联邦范围
法国配合美国比较消极且总有自己想法,或许让美英澳最终下决心开始排斥法国。
同时舍弃法国武器的,还有瑞士,解除几十架阵风战机合同,求购美国F-35,法国有点屋漏又遇连阴雨的感觉。
但话说回来,这个事情不小,但也没那么大,法国不会退出北约而搞纯欧洲军,其号召力没那么大,欧洲大部,听的还是美国的话,不是法国的,尤其北欧3国(挪威、瑞典、芬兰)、波罗的海3国(立陶宛、爱少尼亚、拉脱维亚)、波兰、乌克兰、罗马尼亚、格鲁吉亚等,把美国当做救命稻草。
如果法国硬要独立搞欧洲军,首先这些国家必然反对且坚定地跟着美国,法国拉不动几个国家,反而自己被更孤立了,那样俄罗斯也更不会把法国当回事了——退一万步,法国不会冒西方之大不韪和俄罗斯站在一起吧。
再说,法国和德国现在右翼鹰派正在崛起。
所以,更可能的情况,是法国发一阵脾气,骂几天娘,然后在美英澳等的安抚下——给点别的好处,比如军购和经贸好处。后面法国会更听美国的话,英国现在脱欧给美国当第一副手,英国的招呼都得听——光英国的号召力,也是远超法国的,毕竟有几十个属国,又是美国第一亲密的国家。
之前由于英国(原先是欧洲毫无争议第一影响力国家)脱欧,可以更加自由按照经贸和军事政治关系,也更加靠近美国,其经济增速远超之前在欧盟时,现在GDP直追德国,搞不好很快就超过。
这些年,美国经济增速,一直领跑发达国家,也领先欧盟。2005年的时候,美国经济总量只是欧盟90%左右,2015年才10年功夫,情形就翻过来了,欧盟经济总量只有美国90%,随着这几年继续的此消彼长,和英国的脱欧(英国GDP占欧盟五分之一),欧盟经济越来越没法和美英阵营分庭抗礼。
英国脱欧,极大削弱了欧盟的综合力量,也直接助长了美国力量,欧洲必然深度洗牌,但总体趋向,是更听美国的话——这是必然的,一个是经济和技术和军事实力越来越拉开差距,一个是欧洲东部的国家越来越唯美国马首是瞻,生怕慢了美国疏远乃至于抛弃。
这种大趋势下,法国和德国左派必然回缩,右派必然崛起——不然呢?难道是继续被边缘化?
此次法国被排除在澳大利亚核潜艇和联盟之外,不啻是一击警钟,应该会加速这种变化。
四、英国脱欧更靠近美国促使世界格局进一步深度变化
印太和欧洲,本就在美国主导下变化,比如在欧洲集体针对俄罗斯,在印太集体针对大国,这点美国也毫不讳言。这是美国现在最重要的战略。
现在美国似乎在中东开始放手,伊拉克自不必说,虽然还有逊尼派极端势力比如ISIS残存,比如有什叶派极端武装残存(以人民动员军为首),在政治上,人数居多的什叶派(55%)和逊尼派(42%)也各种争权,但伊拉克整体向好,经济增速多年奇高,搞不好会超过土耳其和沙特成第一国——伊拉克不仅有石油,还有各业并举的经济整体,不像沙特,主要在国王控制下卖油;土耳其则比较缺能源。
由于以色列经济和技术和军事实力的飞速发展,美国似乎也把伊朗也主要交给它处理。
以色列现在和阿拉伯国家沙特、阿联酋等建立“共同防御联盟”,和库尔德人(3000万人,横跨四国)关系也很好,伊朗和土耳其倒是各自孤立的——中东主要就是阿拉伯、伊朗波斯、土耳其突厥、库尔德人、600多万以色列犹太人5摊子。
中东最主要的伊朗核问题,以色列似乎现在一个就摆的平——最近以色列多次称伊朗可能两三个月就拥有武器级核材料,以色列已经做好了武力解决的准备,搞不好可能动武。
美国主要玩印太和欧洲战略,最近几年一直推进——笔者要说的是,由于英国的脱欧和更加靠近美国,美国原本主导的战略开始发生深层的变化,要知道英国人口虽然不多,但其经济在世界居于第五的位置,其军事实力和技术也在原先欧盟是老大,在多个方面已经越来越领先法国,英国武器销售已经超过俄罗斯成世界第二。
最主要的,是英国有50个左右属国,虽然不完全听英国的话,但总比别国听英国的话。英国的综合影响力是不小的。
由于英国脱离欧盟,可以更好地利用其纯海洋国家的优势自由对外经贸,其经济增速已经远超当初在欧盟的时候,看这架势,英国经济搞不好很快就追上德国,居于世界第四的位置。
这样的英国现在更加靠近美国,无疑会更增美国的力量——是相长的关系。
相对来说,欧盟近些年经济增速和总量已经越来越落后于美国,英国脱欧和美国完全站在一起——给美国的全球战略当副手,欧盟的力量更弱,经过激烈整合的阵痛,必然更听美国的话,大体前面谈过。
就印太战略而言,也是如此,英国前一段时间派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群到西太,参与美国主导的多场军演,直接就和日本结成同盟关系,要在日本常驻两艘军舰和一支海军陆战队。
在原先美日印澳4国框架里,澳大利亚和印度本就是英国属国,基本就是同盟关系。
这个印太战略,其实已经变成美国主导,英国充当副手,印度和日本是桥头堡和前锋,澳大利亚是总枢纽的格局。
除过直接拉近和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的关系,英国还在拉近和越南、泰国、新加坡等的关系。
一句话,由于英国脱欧靠近美国,世界格局尤其印太格局继续在深层变化。
五、欧盟也开始搞印太战略:
英国脱欧,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促使原本就不断升级的印太战略更螺旋升级。但欧洲也不甘寂寞,日前推出自己主导的印太战略——最主要是两块,对华和对印。
据欧洲议会官方网站9月16日消息,欧洲议会当天以570票赞成、61票反对、40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一项“新欧中战略报告”,要求欧盟制定新对华接触战略。该报告在肯定中国是“重要合作伙伴”的同时,也宣称中欧之间是“制度性对手”。
还是16日当天,欧盟正式制定了一项新战略,旨在增强其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并对抗中国。欧盟的印太战略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领域:贸易:欧盟将努力完成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贸易谈判,寻求与印度达成协议,并加强与韩国等已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的联系。欧盟还将寻求与中国台湾地区达成一项贸易和投资协议。气候变化:欧盟旨在帮助印度——太平洋地区向绿色能源过渡,将可再生能源列为优先事项。海洋环保:欧盟承诺扩大外交影响力,旨在帮助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以防止该地区的过度捕捞,提供海域保护、天气预报和限制海洋污染方面的专业知识。数字技术:欧盟希望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展开对话,在数据流动、基于数据的创新和允许更多数字贸易方面深化合作。它还希望与印度在人工智能和第五代移动网络等新兴技术方面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基础设施:欧盟希望与日本、印度和奥地利在交通运输方面进行合作,特别是在航空和海事领域,同时确保开发银行和出口机构将欧盟与亚洲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欧盟同时推出了一项新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战略竞争,该计划被称为“全球门户”。安全与防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欧盟将寻求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建立更紧密的海上联系,并承诺在属于中国的贸易路线上部署更多海军军舰。同时还将向该地区的欧盟代表团派遣更多军事顾问。
德国军舰巴伐利亚号即将进入亚太卫生:欧盟希望帮助印度——太平洋地区的贫穷国家获得新冠疫苗。欧盟还希望开展合作,确保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供应线,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综合如上两则消息,英国脱欧后,积极靠近美国并染指原本主要是美日印澳主导的印太战略,使得这个战略变得更加复杂,情势也螺旋式升级。这个战略其实已经变成了美英两个域外国家主导,日本和澳大利亚、印度作为地区国家,是前锋也是主要跳板。
欧盟也不甘寂寞,搞自己的印太战略,其与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首要目标都是尽可能拉近大国周边国家关系(第一是印度)、搞经贸和合作、建立和强化军事关联,孤立和针对大国,但也各有偏重,美英日印澳圈子更偏重军事关系,欧盟的印太战略则更偏重经贸和民用。
这两个印太战略,有重合,也有竞争——由于竞争,可能欧盟也会强化军事关联,而美英等也会强化经贸关联。也由于竞争,地区国家在经贸方面会更大受益、技术会更大提升,军事实力也更加增强——相辅相成的,其由于距离大国近,这么搞的危险性也在上升。
由于美英版印太战略和欧盟版印太战略开始并行和竞争,美英阵营、欧盟阵营,地区国家的关系和动态都将更加变化。当然,作为共同被针对的对象,压力也更大。
当然,有区别就有缝隙,看能否把握这个。
六、美日印澳首脑将首次会晤,相关事项也在跟进。
9月24日,美日印澳政府首脑将在华盛顿举行首次会晤,预示着以美日印澳和框架的印太战略基本成型和开始推动运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英国虽然没有参加,但英国事实上已经楔如印太战略,并充当美国副手的角色——前面已经说过。
在美日印澳首脑将要会晤之际,相关事项的消息已经传来:
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19日报道,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将在24日首脑会议上发表有关经济安全的联合文件,日媒记者近日掌握到该文件草案,具体内容涉及推进构建安全的半导体供应链,以及前沿技术的应用将基于尊重人权的规则等等。
很明显,印太战略不仅是军事领域,而是经济尤其前沿技术一体的·········
大体如上欢迎客观讨论公众号:shxf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