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常问归期未有期,山高路迢水依依,
待到敌寇除尽日,方是男儿回家时。
一句回家承载着千千万万个战斗在一线战士们的思乡之心,一次次的期盼让他们毅然扛起长枪冲入无边的困境。他们不是不想家,只是因为身上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让他们不得不舍弃自己的小家,当小家遇到大国,那千千万万个小家早已融入大国,而此时的国便是我们的家。
由海飞所著抗战题材经典读物《回家》便是一部以回家为引反映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长篇小说。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其主要原因在于海飞以真实性的历史事件、人物为基础,辅以动人的文字叙述,让整个故事看起来生动且更具震撼力。
海飞,著名小说家、编剧,曾出版多部经典小说,著有小说集《青烟》《像老子一样生活》等,长篇小说《花雕》《向延安》等,是热播谍战剧《麻雀》《惊蛰》的原著作者。
《回家》以宁波鄞州抗日根据地发生的人事为原型,描绘了一群想回家过安生日子的打散的新四军和国军军人在一个县城的祠堂偶遇,为了养好伤回家,为了阻击日本侵略者,这36名军人和当地民众一起,拿起武器保家卫国、舍身取义的故事。
整个故事的主旋律是回家,但是所描绘的人物皆为战争时期的小人物、平民化的人物,这其中没有相对引人注目的大英雄,却让人从这些普通的小角色中看到一个大背景下的众生相。这之中没有什么大情大义,有的甚至是一些小人物之间的恩怨纠葛,然而就是这样的小环境设置,更多的体现出了那个时期真正的军民景象。
他们虽然是战争中的一份子,但是他们同样有着常人一样的梦想,期盼着抗战胜利可以回家结婚娶妻生子,期盼着与亲人相守相依,他们的愿望很平凡、很渺小,却因这战争的无休止阻隔了他们回家的脚步,这种以平民化的视角下叙述战时环境中的众生相也让整部小说更具真实性。
其中最具对比性的写作手法当属这些回家的人中不只是抗战的军人想回家,日本士兵香河正男同样怀着一颗期待回家的心。此时的“家”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国界,成为人们心中精神象征的归宿。作者以小见大,用小人物之间的种种纠葛来折射抗战时期伟大而悲壮的全景,既突出其庄重,又以对地点的设置生动的呈现江南一带具有诗意的地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