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舰载机年内现身?院士表态引热议,三种猜测型号或都不准确

发布时间 :2021-10-02

​​近日,歼-15“飞鲨”和FC-31“鹘鹰”的总设计师孙聪院士,向外界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即下一代舰载机将在年底前现身,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舆论热议。国内对于这个“下一代舰载机”究竟是下一代隐身舰载机,还是应用于下一代弹射型航母的歼-15T,或者是在歼-15基础上应用歼-16D技术衍生而来的歼-15D,讨论的沸沸扬扬。但就目前来看,这三款型号大概率都不是孙院士提及的“下一代舰载机”。

孙院士披露的好消息孙院士披露的好消息



首先,歼-15D电子战机对于国产航母舰载机的意义,就如同歼-16D对中国空军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但作为一款从歼-15上衍生的电子战机,歼-15D担负不起“下一代舰载机”的称号,顶多只能叫改进型号。因此,“下一代舰载机”是歼-15D的概率非常小,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媒体曝光的所谓歼-15D媒体曝光的所谓歼-15D



其次,歼-15T的概率也不大。虽然此前已经流出了在挡风玻璃内侧带有把手的新型歼-15验证机图片,而这个把手就是弹射型舰载机的典型特征,用于飞行员弹射时稳住自身姿态,避免意外操作导致弹射失败所用,这也证明了国内正在开展歼-15T的研发。然而,目前正服役的辽宁、山东两艘航母,都属于不搭载弹射器的滑跃型航母,真正搭载电磁弹射器的003航母还未下水,距离真正服役至少有三年多的时间。歼-15T在年底出现实在太早,因此也不太可能是它。

媒体曝光的所谓歼-15T弹射舰载机媒体曝光的所谓歼-15T弹射舰载机



FC-31,这款已经出现多年隐身战斗机,无论设计单位的设计目标,还是媒体舆论的分析判断,都将其作为隐身舰载战斗机,因此与“下一代舰载机”的称呼非常匹配。而且,作为一款新型号,需要的研制时间也比较长,也就使得其无论从时间还是称呼的角度上都很契合。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下一代隐身舰载机事关海军、空军及对外出口大局,即使近年来国内政策上的限制逐渐开放,但按照一贯保密准则,也不可能提前对外公布,国内从未有此先例。孙院士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航空设计人员,更不可能出现这种失误,因此,FC-31是其口中“下一代舰载机”的概率甚至比歼-15T还要低。

FC-31已经过多个版本改进FC-31已经过多个版本改进



在初步排除以上可能性之后,我们综合起来分析,这款所谓的“下一代舰载机”最有可能的型号,应该是“歼-15B”或者“歼-15C”,即在目前歼-15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型号。之所以很少有人提及这个方向,主要是因为国内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人忽略了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歼-15还是一款三代早期战斗机。就国内来说,歼-10A、歼-11A、歼-11B,都属于第三代早期战斗机范畴,搭载多普勒雷达是最典型特征,在外观上看来,就是机头前有一根细细的空速管。而以歼-10B、歼-10 C、歼-16为代表的三代半战斗机,已经应用了各型相控阵雷达,外部空速管也就随着取消了。而歼-15到目前为止流露出的所有图片,都有最典型的空速管特征,属于最正宗不过的第三代早期战斗机,从航电设备和设计理念上来说,歼-15比起只生产50余架的歼-10B,都存在明显不足。

国内早就适应了歼-10C、歼-16甚至歼-20带来的巨大变化,毕竟歼-10C、歼-16都是在2014年左右就现身,并于2016年前后正式生产,目前这两种三代半战机的生产规模均已超过200架。在这种情况下,海军航母舰载机却仍然是第三代战斗机,看起来是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实际上与航母舰载航空兵的独有特性有关。

歼-10C的生产速度很快歼-10C的生产速度很快



无论是核动力航母、常规动力航母,还是弹射型航母、滑跃型航母,其甲板面积及机库体积都受到航母本身的限制,毕竟航母再大,也无法跟陆地机场面积相比,这就导致固定翼舰载机的搭载数量始终是有限的。因此,各国海军在选择舰载机时,可以不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但一定要保证性能可靠。举个例子,各国空军对一线战斗机的妥善率要求大概在60%左右,高一些的比如美国空军可以到65%,甚至70%,低一些的比如印度空军,达到55%就行。这是因为,空军的装备数量多,任务范围广,即便妥善率偏低也能通过庞大的基数来弥补,毕竟高妥善率带来的后勤压力太大。

纵使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机库空间仍然局促纵使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机库空间仍然局促



比较而言,美国海军对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妥善率要求是80%,特殊情况下甚至是85%。目前美国海军最新的航母舰载机联队编制,是卡尔文森号航母搭载的第2舰载机联队(CVW-2),包含10架F-35C、34架F/A-18E/F、7架E/A-18G、4架E-2D、3架MV-22B和14架直升机。如果妥善率降低10%,对于44架战斗机而言,就等于少了半个中队,而E/A-18G电子战机和E-2D预警机就无法形成执勤、替换、备用三个完整编组,对战斗力的影响非常明显。

卡尔文森号航母已搭载F-35C战机卡尔文森号航母已搭载F-35C战机



事实上,长期以来,美国海军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总是要落后美国空军半拍。其目前的主力战斗机F/A-18E/F,其实是从当初与F-16竞争美国空军订单失败的YF-17原型机衍生而来。美国空军在冷战后期发展F-22隐身战斗机时,美国海军的隐身项目尚未铺开,以至于在冷战结束军费锐减后,被迫加入F-35联合战斗机项目,以满足对下一代隐身战斗机的需求。归根究底,是因为追求性能稳妥的美国海军,不愿意也承担不起先进技术带来的巨大风险,往往是由美国空军先行“探路”,美国海军再跟上步伐。

美国海军F/A-18E/F最新Block Ⅲ型号美国海军F/A-18E/F最新Block Ⅲ型号



而同样的求稳思路,在国内海军发展航母舰载时,也有着鲜明的体现。早期歼-15的“553”号原型机,搭载的是俄制AL-31FM1发动机,而在“554”号原型机上,就更换成国产涡扇-10A发动机,在当时甚至被当做国产发动机雄起的标志,大大鼓舞了广大军迷。但紧随其后的“555”号原型机重新换回了AL-31FM1发动机,并且到目前为止,歼-15使用的依然还是俄制AL-31FM1发动机。之所以换来换去,是因为当时的涡扇-10A性能已经比较可靠,能够满足空军对于发动机妥善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也就应用于歼-11B战斗机的生产。但涡扇-10A却不能满足海军舰载航空兵远远高于空军的要求,这才出现了海军浅尝辄止的局面,毕竟作为国内发展的第一款固定翼舰载机,求稳是当时海军最稳妥可靠的做法。

海军歼-15舰载机转运到甲板海军歼-15舰载机转运到甲板



随着辽宁和山东两艘航母的先后服役,舰载机起降和远海训练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就目前来看,航母和舰载机早已完成高频度、多波次起降,对海、对地、对空实弹打靶,编队远海攻防演练等战术科目,此前规划的航母第一阶段任务已全部完成,具备提升舰载机性能的装备和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不再从俄罗斯进口AL-31系列发动机,取而代之的是国产涡扇-10最新改进型号,歼-15后续型号使用涡扇-10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从使用俄制发动机的滑跃型第三代早期歼-15,一步跨越到使用国产发动机的弹射型三代半歼-15T,技术上的风险比较大,这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航母舰载机而言,有些难以承担。

下一代隐身舰载机究竟花落谁家?下一代隐身舰载机究竟花落谁家?



倘若在中间加入一个三代半滑跃型号,能有效降低技术跨越的压力。而且即使是已经开始实战部署F-35C隐身舰载机的美国海军,仍然计划长期使用F/A-18E/F舰载机,其最新的Block Ⅲ刚刚出现。因此,歼-15的三代半型号看似变化有限,但对航母战力带来的收益也相当可观。此外,与全新的隐身舰载机相比,歼-15T技术上的敏感度也比较低,提前对外公开也就顺理成章。事实上,很有可能这个三代半改进型号已经完成相应开发,并已进入生产阶段,才会出现总设计师公开进行上述表述的情况。

歼-16D公开现身,歼-15D还远吗?歼-16D公开现身,歼-15D还远吗?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假如国内舰载机一步跨越到歼-15T或者隐身舰载机,那么对未来山东、辽宁两艘航母的后期战斗力影响是很大的,毕竟目前在两舰服役的歼-15,都是当年从歼-11B基础上衍生的型号,整体结构强度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不足。再加上歼-15在航母上起降时的冲击力很强,极大了影响了使用寿命,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早年美国海军使用的F-14重型舰载战斗机,虽然一直由于发动机问题故障不断,但起初的失事率尚可接受,而到了上世纪末,由于F-14使用寿命即将结束,才陆续出现了多起严重的事故,尤其是2002年3月2日,一架F-14B在弹射时因前起落架支柱断裂坠海,而飞机起落架向来被认为是飞机最坚固的部件之一,事后调查发现正是机体高龄导致的结构腐蚀。事实上,从1970年到2004年的32年间,全部632架F-14战斗机中,共有144架因各种原因坠毁,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在最后几年发生,使用寿命对事故率的影响可见一斑。

备受军迷追捧的F-14其实事故率非常高备受军迷追捧的F-14其实事故率非常高



而随着歼-16的出现,代表国内对歼-11系列战斗机的气动布局和整体结构的掌握达到了新高度,新出现的歼-15三代半改进型号,其使用寿命和机体强度无疑会更加优秀。在目前的歼-15寿命到期之后,也能继续保证两艘滑跃型航母的战斗力,毕竟在新的电磁弹射型航母服役后,国内舰载机生产线也会随之转变为弹射型,滑跃型航母将会被迫面对没有后续舰载机的窘况。目前海军这条由滑跃型航母到弹射型航母的道路,虽然不是世界第一次,但通过一款舰载机先后实现滑跃和弹射却绝无仅有,如何在后期弹射型航母开始服役,生产线转向弹射型舰载机后,仍然保证两艘滑跃型航母的战斗力,是一个需要早早准备的事情。毕竟山东舰刚刚服役不到两年,至少还有35到40年的使用寿命,而将其改造成弹射型航母的代价又异常高昂。因此,提前准备一批寿命较长、性能可靠的滑跃型三代半舰载机,就是个比较合理的选择。

两艘滑跃航母也需要更新滑跃舰载机两艘滑跃航母也需要更新滑跃舰载机



近年来,国内航空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以歼-10C、歼-16、歼-20为代表的空军三剑客,以及运-20战略运输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机型先后亮相,使得国内对于航空装备更新的期待值也愈来愈高。但空军的装备规模较大,应用地域也很广,即使目前三剑客的年生产总量已经超过100架,但对于空军近2000架的装备规模而言,仍然不是太大的数字。而海军两艘航母搭载的全部固定翼舰载机,不过60架左右,较小的装备规模限制了获得的资源数量,如果还盲目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恐将使得事故风险增加到难以预估的程度。

滑跃型歼-15在航母机库内CG滑跃型歼-15在航母机库内CG



因此,不能将空军的发展速度和装备规模简单地套用在海军舰载机上。事实上,仅仅10年之前,国内航母舰载机的发展还近乎空白,但10年之后,在装备规模、技术装备和训练保障水平等领域,国内都已经达到了仅次于美国海军的水平,像俄罗斯、法国、印度等国家已经被甩在身后,这样的进步速度已经非常可观。因此,请给予海军航空兵更多一点发展时间,更多一点支持和理解,毕竟舰没了可以再造,飞机摔了可以再生产,宝贵的舰载机飞行员一旦遭遇事故,造成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