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一国庆长假,你有没有去电影院贡献票房呢?讲真,我去刷了同一个片子,两遍。
《我和我的父辈》电影宣传海报
是不是看到影片名就感到很好哭?
为了防止泪洒全场而忽视剧情,我先通过预告片做些功课。
显然,这部影片不是在歌颂“孝道”,不刻意强调“父爱如山”“母爱无边”,影片从四组父辈亲情为主线,既描述了小人物的生活细琐、工作日常、踏实奉献、努力拼搏,又记录了大时代的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让观众在血沸魂燃中温情落泪,又在爆笑逗趣中轻松愉悦,不断被暴击,被感动。
01
开天辟地
乘风破浪保河山
《乘风》中吴京饰演的老马是一位“口嫌体正直”的父亲,从来看不上儿子乘风干的事,一言不合,不问缘由,抬脚就踹,像极了中国最原始最粗糙的父爱。
一个日军“扫荡”中失去双亲的幼儿,被老马抱在怀里哄睡,边上的乘风凝望了半天说:“你什么时候这样对过我?”
然而就在下一秒,老马伸手递来一株药草,这是他在战场上无意发现的,可以治疗乘风的流弹擦伤,避免感染。老马说:“你小时候跟他一样,尿了我一身。”
这位原本严厉的父亲形象,突然和蔼了起来,在场观众捂嘴轻笑的同时,又戳中了内心最柔软的泪点。
为了避免日军屠村,冀中骑兵团选择一边阻击日军,一边护送老弱病残的百号村民艰难赶路。
“谁死在前面还不一定呢!”为了使乡亲们脱困,老马放出假信号,诱使敌军包围了乘风的小分队。乘风没有畏惧,他骑着父亲心爱的战马,举着步枪,坦然接受自己的使命,壮烈牺牲在日寇的炮火中。而老马只能躲在无人的芦苇荡中失声恸哭。
02
艰苦奋斗
浪漫谱写航天梦
第二篇章《诗》中,黄轩饰演的父亲和章子怡饰演的母亲,这一对普通的航天科研工作者,正投身于大西北支援三线,从0到1,研制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和搭载着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他们的工作精度和危险度极高,一次次的试错,差之毫厘就可能失去生命。
一次,儿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打架,原因是别家孩子说:“你的爸爸是做鞭炮的,以后会死。”
在儿子的连环追问下,父母一时语塞。看着他委屈的小脸,父亲只好用唯美的语言,把自己的职业比喻成“为天空写诗”的诗人,儿子这才稍稍放心。
父亲为了让儿子相信,当晚就趴在桌上写诗。不料第二天,航天实验发生事故,父亲不幸牺牲。
母亲强忍着悲痛,让孩子察觉不到异常,只说父亲调往外地。自己每天正常工作,按点做饭,还“伪造”了父亲给孩子的诗。儿子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哭喊着说“爸爸和以前的爸爸都死了”,原来他是另一位同事的遗孤,父母全都瞒着他,但他什么都知道。
诗中说:“而你,我的孩子们,是平凡的我们想创造新世界的开始。”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两位父亲怀着对孩子成长的亏欠先后牺牲,无法陪伴他们今后的人生;柔韧的母亲以孔明灯为喻,向孩子解释由“火”助升的原理,隐示自己的工作。
这个普通的航天家庭只是当时我国航天科研工作者的缩影。几代航天人,一个强国梦,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用满腔的爱国热血,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03
改革开放
春江水暖鸭先知
后两篇故事的情节与前两篇的伤感不同,《鸭先知》和《少年行》充满了喜剧色彩,也把“大我”回归到贴近生活的“小我”中。 徐峥导演的《鸭先知》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中国第一支广告“参桂养荣酒”如何诞生的故事。
片中狭窄的阁楼与窗台挂满的衣服,伴随着邻里间的七嘴八舌,上海弄堂里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故事一开始,就是冬冬站在讲台边大声朗读作文《我的爸爸》。
在他的作文里,爸爸是一个为了家庭日常精打细算,和谐邻里,乐于助人,为了事业勇攀高峰的“大英雄”。
但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生活里的父亲赵平洋(徐峥 饰)却是一个终日喜欢奇思妙想,爱捣鼓“歪门邪道”,令人哭笑不得的“鸭先知”。
这些“歪门邪道”中,值得一提的是赵平洋夸下海口销售药酒,结果厂子生产了大批货物却遭遇滞销,他屯了整屋子的药酒,两口子终日吵吵闹闹。
为了将药酒推销出去,他拉着儿子在公交车上“演戏”,冬冬虽不情愿,但也只好认命,这些脑回路新奇、销售感十足的段子,是他广告思路的雏形。
“怎么啦?嫌我给你丢人啦?”电影中赵平洋的每句台词从未重复过,唯独将这句话问了儿子两遍,他的举动在那时候是不务正业,动歪脑筋。他还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要做第一只敢于下水的鸭子。
改革春风吹满地,小弄堂里的小人物,做的事情却不浅薄。他游刃有余地把握了充满生机的时代精神,在电影中大胆预言:未来的火车没有轮子、黄浦江上会架起一座大桥……
04
未来可期
科技是强国之基
《少年行》是一个以当下时代为背景展开的故事,沈腾饰演的机器人,从2050年穿越回2021年,与少年小小相遇了,但他也是小小在未来时代制造出来的机器人,穿越时空来给予父爱。
在机器人“父亲”的帮助下,单亲家庭成长下的小小获得了理想中的父亲,他幽默搞笑有耐心,在学校组织的家庭比赛中样样精通,赢得满堂彩,把小小缺失的父爱和对父爱的幻想变成现实。
拆掉了家里的家用电器搞实验,母亲二话不问便是不解和责骂,小小需要理解和支持,和《鸭先知》的赵平洋一样,他在反叛某种固化的价值观,创新和创造被视为“不听话”。好在,他遇到了机器人“父亲”,潜移默化中,坚定了他对梦想的追求,少年强则国强,科技创新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但结出的果实,却是来自那些影响和支持他的人。
传承就像接力赛,父亲跑完他的路,你接着往下跑,孩子又接替你。《少年行》这种“互为父子”的奇妙童话,似乎在告诉我们,父子两代人本来就是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每一个人都会成“父辈”,我们今天的选择与梦想将造就自己的未来。
我们眼中的父亲,严厉严肃不善言谈,但却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是儿女心中的灯塔和英雄。跳出家庭接入时代,影片中的每一位“父亲”,都是不同时期下中国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体现。
三部曲从“祖国”到“家乡”再到“父辈”,《我和我的父辈》作为最终章,从《乘风》的抗战精神,到《诗》的航天精神,再到《鸭先知》的改革开放精神,最后是《少年行》的科技创新精神,先忆苦后思甜,由大到小,由表及里。 它的寓意已经超越了国家的范畴,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延伸,所探讨的是人类生命的延续和文明的传承,歌颂的是人性当中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