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窒息的PPT组织架构图,居然3步就能搞定?!!

发布时间 :2021-10-03

Hello,大家好,这里是一周进步。
我是弎十二。

开头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觉得PPT中最难做的页面是什么呢?

在做过这么多年PPT之后,我的回答是——

「架构图」

架构图里面的文字信息繁多,逻辑关系复杂,而且不能几乎不能删减任何内容。

整体的美化难度挺高的。


不过不用担心,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发现了只要掌握三个要点就能快速做出美观且层次关系清晰的架构图了。

接下来我就把这三个最最最重要的要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其实要想做出美观且层次关系清晰的架构图,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掌握这三个要点:

01. 逻辑架构
02. 层级明显
03. 配色得体

接下来我就通过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三个要点——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张比较普通的逻辑关系架构图。


里面有多个大项目,大项目内有小项目,不同项目之间也会有一定的联系。

在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 不同项目之间层次不够明显,导致重点不突出;

② 整体看起来比较扁平

 文字所套用的样式不太美观。



这些问题是大部分架构图的通病。

那么如何修改呢?


01. 逻辑架构

首先我们需要保留整体框架


虽然说视觉层面上可能会有很多问题,但是架构图本身的逻辑关系,一般都是有经过推敲的。

所以整体的框架可以保留,也方便我们后续的内容关联。



02. 层级明显

接着把原案例的文字信息提取出来。


可以发现光是看文字,即便做了不同字重的处理,层次关系上感觉还是比较模糊的。

所以我们需要使得这些文字之间的区别更加明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文字容器


顾名思义就是用容器去装载文字,最简单的容器就是一个矩形。


对比起来,是不是感觉加了容器的文字更加显眼呢?

当然单单一个矩形,也不是很美观,所以可以替换成略微发光圆角矩形,更有设计感。

在这里我们插入一个圆角矩形,角度拉到最大,填充好颜色之后,右键设置形状格式

① 添加阴影;

② 预设中选择【偏移:中】

③ 颜色与之前填充的一致

④ 模糊调整为20磅;

⑤ 其他保持预设数值


把文字与这个形状居中对齐后,组合,这样就做好了。


对于不同层级的内容,需要不同的文字容器。

这就是层次对比


选取原稿中的一段逻辑链,从左到右依次降级,接着给他们套用上不同样式的文字容器,区分开它们。


接着可以建立关系链,最常见的关系链可以用箭头表示。


虽然说是箭头,但是样式不一定就是我们平常所认知的箭头。

比如用三角形来代替箭头。


意思没变,效果反而更好了。

因为圆形的占位比较大,所以我们还是用回圆角矩形


箭头可以再替换成这种小圆点

另外除了直线的连接以外,还能改成曲线,给画面带来一丝灵动的感觉,不会过于生硬。


像这样带有弧度的线段怎么做呢?

首先插入一个圆角矩形,设置无填充;

接着右键编辑顶点,在边框出右键增加顶点;

然后在选择开放路径,删除多余的顶点,仅保留三个顶点,以通过拖拽直线尾端的顶点,控制线段的长度。


准备工作做好后,我们再回到纯文字页,把文字容器连接线段换上去。


就能做出这样美观层次关系明显的架构图了。

不过这样还没结束,关于配色问题我们还得展开讲讲——


03. 配色得体

我们在优化的案例可以发现里面使用了两种颜色,进行大项目的区分。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两种颜色,一个一个去替换太麻烦了,这时候如果使用主题色就能实现一键替换。

主题色这个操作需要在最开始设计文字容器的时候设定


我们打开设计选项卡,变体中可以选择颜色,这里就是PPT自带的颜色方案,继续点击自定义颜色,这里就是主题色了。


把需要使用的颜色设置在【着色】中,弄好就保存。


在后续使用颜色的时候,仅使用填充中【主题颜色】,不要再另外吸取使用其他颜色,这样后续更改着色的时候,就能实现一键替换。


其中也可以尝试PPT自带的配色方案,也许会有惊喜哦。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的实战案例1,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要点,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来实战一次。

案例2

这是一张更为常见的组织架构图。


首先我们先保留框架,提取出纯文字。


接着抽取一段逻辑关系链,设计好不同的文字容器


再回到纯文字页,填充进刚刚设计好文字容器,并连接起来。


最后使用主题色可以快速替换颜色。


就是这么简单,大家学废了吗?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

我将这期案例的源文件打包好了,有需要的小伙伴直接在同名公纵号后台回复【架构图】即可获取。

我是弎十二,我们下期再见~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