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危险的男人》奥托·斯科尔兹内传记(17)

发布时间 :2021-10-09

​​


团部的帐篷搭在一个大型土制掩体内,有三面六七米高的垂直土墙抵御敌军的炮火。斯科尔兹内到团部办事时常常被硬拉住打牌,但是每天的牌局不可避免地经常被重要的电话打断,不过最后都能圆满结束。某日,汉森上校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要求所有人都离开掩体。斯科尔兹内等人刚刚挪动屁股,一枚炮弹就落在他们先前坐的地方,大家不禁为团长的第六感所折服。用斯科尔兹内的话来说:“打那以后,在汉森上校身边我总是很有安全感。”


斯科尔兹内有时也要前往后方补给站办事,它位于叶利尼亚以西的一座森林里,但去那的路有几段总是被苏军的炮火覆盖,因此每次通过时都要计算炮击的间隔时间,在两次炮击之间迅速地穿过封锁地带。在前往叶利尼亚的路上还有一家酿酒厂,这里储藏着大量装在小酒瓶里的伏特加,斯科尔兹内每次返回前线时都会尽量多带上一些,久而久之几乎成了习惯,因为发现一口烈酒下去就能使精神得以放松,着实过瘾。


“帝国”师的野战医院位于森林和城市外围之间,被德军官兵们戏称为“运肉车”的救护车不断地将伤员送到此地,医生们竭尽所能减轻伤员的痛苦。如果前线发生激战,医护人员即使日夜不休地工作也无法照料所有的伤员,只有那些伤情最严重的伤员才能会得到手术治疗,而能够勉强支撑的伤员会被送往后方,当然还得有交通工具可用才行。那种苦难的景象在大多数德军官兵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 “帝国”师在叶利尼亚突出部作战期间伤亡也很惨重。图为叶利尼亚附近的某处“帝国”师阵亡官兵墓群。


阵亡官兵的墓地就在医院旁边,成排成行的墓穴不断增加,每座坟墓上都立着一个用白桦树枝制作的十字架,上面标明死者的身份、生卒年和阵亡地点,还有象征死亡的古北欧文字标志。遗体都用帆布包裹起来,按照军事葬礼的规则下葬,在阵亡将士前往永恒的安息之地时没有任何宗教仪式。斯科尔兹内也经常在墓地里漫步,仔细地阅读十字架上的死者信息,阵亡官兵的名字一天比一天多。从“巴巴罗萨”行动开始的6月22日至8月,“帝国”师已经在俄国大地上留下了近千个墓穴,只要把每座坟墓上标明的阵亡时间和地点连接起来,就能了解“帝国”师在东线最初几个月的战斗历程。所有长眠在此的官兵都这支部队无法弥补的精英,然而他们注定无法在此地安眠。当德军撤离叶利尼亚桥头堡后,苏军坦克碾平了德军墓地,阵亡官兵的躯体永远与俄国的土地融为一体了。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