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亚湾发布了《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图片
《规划纲要》总共98页16章节,涵盖了对“十三五”发展成就的回顾以及“十四五”期间规划发展的要求与目标,从总体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高新开发区建设、现代产业培育、深度参与“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指导,并首次明确了深大城际大亚湾段建设的内容。
本次发布的内容非常详细且信息量大,大中华幸福城特别聚焦了部分大家比较关心的内容,来看看你所在的大亚湾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和前景吧!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大城际拟2023年建设
首先是临深居民最为关心的深大城际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到了大亚湾将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支持惠州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主动对接深圳都市圈“3个1000公里”交通网络建设,全力支持深大城际轨道交通大亚湾段规划建设,做好与深圳东部地铁线路高效接驳。配合做好惠州中心城区连接大亚湾开发区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支持惠大铁路复线建设、电气化改造和实现客运功能。
根据大亚湾重大建设项目表显示,“十四五”期间将建设深大城际大亚湾段,建设起止年限2023年-2030年,预计总投资167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78亿元。
节选自“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图片
深大城际规划自宝安机场T4站至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线路全长86.83km,途径宝安、龙华、龙岗、坪山、大亚湾区,全线拟设14座车站,设计时速160公里。该条线路串联深圳北部第二圈层多个组团,对实现大亚湾、坪山、大运、五和枢纽等关键节点与深圳机场的快捷联系有重要意义。
亮点解读:
从2019年3月首次提出规划到深圳段动工再到大亚湾段的确定,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等大背景下,交通建设稳步提速,区域融合不断加深。此次大亚湾官宣深大城际段的建设,一方面表明了大亚湾积极对接深圳、助力区域建设的态度,另一方面也给本地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深大城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大亚湾将会有更多的利好逐步落地,与深圳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
具体影响上,将来临深居民搭乘深大城际,40分钟即可到达深圳机场,依托深大城际与多条高铁、地铁、城轨无缝接驳的优势,快捷直达深圳各大中心区以及湾区其他城市,方便跨市通勤及短途差旅。
同时,该项内容中还提到加强大亚湾与惠州中心城区的连接,未来可以期待从大亚湾往返惠城将不再局限于高速自驾及路面公交,而是乘坐更加便捷的轨道交通。深圳与大亚湾、大亚湾与惠城将真正地实现一体化发展。
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总部经济
“十四五”期间,大亚湾对于现代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实产业集聚要求,把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抓手,推动资源向园区集中、精力向项目集中、人口向产业集中,加快打造“1+3”产业发展平台,增强工业经济基础实力,做强做大“1+2”先进制造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跨越式发展,培育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亚湾将充分对接广东省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专项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参与“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吸引省内外、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到大亚湾落户。借鉴一流城市、一流开发区的先进理念和措施,建设一系列产业支撑体系。重点关注科技前沿、石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创意产业、激光与增材制造、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氢能源等领域。争取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册企业、从业人员、研发人员明显增加、涌现一批高精尖企业和骨干企业,成功培育若干个产业超50亿元、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门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较大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节选自“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加紧谋划中央商务区和总部经济区建设。依托重点项目、龙头企业打造总部经济基地,培育总部经济生态,完善总部企业认定标准和扶持办法,深挖区内企业发展总部经济潜力,引导工业企业科学布局生产制造业务,加强研发设计、营销、贸易、商务、品牌运作、财务投资等价值链环节。吸引区外企业在大亚湾开发区设立业务总部、地区总部、驻惠驻粤(或驻华南地区)代表机构、分支机构。推动驻区内的深圳企业总部(或总部部分业务)迁入大亚湾。到2025年,中央商务区和总部经济区规划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成功引进一批企业总部中心,培育大批大型企业集团,总部经济生态形成,出现一批税收“亿元楼”。
节选自“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部分规划和在建中的商业项目
亮点解读:
“十四五”期间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标志着大亚湾未来将摆脱过去那种落后的单一、分散、低效率的产业形态,向着多元化、规模化、精细化、高效益的高精尖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进发。凭借着临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深圳发展辐射的红利最大化。产业的升级势必也会带来整体环境、就业岗位的全面提升,持续吸引企业、人才的驻入。目前大亚湾定居的人群主要以深圳上班族居多,未来产业升级后,新的中央商务区形成,临深也将拥有优质的工作岗位和发展平台。
不仅如此,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还将惠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拉动消费扩容提质,衍生出广泛的就业机会,创造大量社会财富,并为区域价值赋能。
深度参与“双区”和“一核一带一区”建设
把握时代机遇,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
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一核一带一区”等大背景下,大亚湾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应顺势而为。《规划纲要》提到,要立足大亚湾开发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增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合作共赢思维,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强对接参与“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努力开创城际融合、区域合作新局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亮点解读
大亚湾直接与深圳接壤,并且房价仅是龙岗、坪山的1/2,甚至1/3,近几年成为香港、深圳上班族的置业优选,大亚湾对深、对港交通便利,拥有高速、高铁、公交等多重便捷线路。“临深一公里”片区内更规划有无缝接驳深圳市域线路的深圳地铁14号线沙田站(在建中)以及深大城际石化大道站(规划中),社会联系十分密切。
而此次《规划纲要》则是在深惠当前交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过去的“港深后花园”向“深圳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区域迈进。从区域规划、城市管理、产业建设、技术创新、资源人才交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对外开放等多个方面,与深圳进行全面深入的对接,大亚湾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会比过去几年更加迅猛,共同实现深圳都市圈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前景。
大亚湾“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过去的几年里,乘着”双区“建设的东风,在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大亚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十四五”建设,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将会是一个产业实力雄厚、创新技术拔尖、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治安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消费服务高端、氛围包容开放、交通四通八达的地方。
位于“临深一公里”地段的大中华幸福城,首享”双区“发展利好,距离深圳地铁14号线沙田站(在建中)仅约2.8公里,毗邻深大城际石化大道站(规划中)。作为片区内少有的50万方旗舰综合体大城,大中华幸福城也将为区域的发展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项目由深圳大中华国际集团斥资建设,拥有2.3万方内聚式连廊商业、区域首家五星级酒店、地标级超高层双子塔、国际双语幼儿园,高端住宅公寓、10万方双层立体园林等高端业态,致力于缔造城市形象名片,带动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生活配套的完善,为都市精英人才创造更好的生活氛围。
项目效果图
大中华幸福城,50万㎡旗舰综合体,约81-125㎡临深都会城品,想要了解更多楼盘信息欢迎私聊我要资料包,恭祝大家都能住进理想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