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电影的世俗精神及其对意 识 形态的市场化规避
——以1937年的贺岁片《压岁钱》为例
作者简介
摘要:1930年代初期出现的新市民电影,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社 会批判立场,就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出品的贺岁片《压岁钱》而言,一方面,发掘、表现世俗趣味,规避政 治 风险成为影片的主题思想;另一方面,在完成对旧市民电影情 色元素承接的基础上,影片对左 翼 电影-国 防电影思想元素的片段式的、有选择的抽取利用,目的是更好地吸纳市场的商业能量、增加市场卖点。
关键词:新市民电影;左 翼电影;国 防电影;旧市民电影;元素;
《压岁钱》的剧本,原本是夏衍在1935年专门为电通影片公司写的。电通影片公司解体后,他在1936年修改了剧本,然后提供给明星影片公司投拍,署名时借用了洪深的名号。
鉴于政 府 当 局对左翼人士的警 惕和打 压,电影公司和左 翼编导不得不连手自 我 保护。譬如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出品的《脂粉市场》,片头显示的编剧和对白,其实都是夏衍化名。
《压岁钱》既有左 翼电影全景式的现 实 生活反应企图,也有新市民电影温和持重的社 会 批 判立场,这有赖于导演张石川对剧本的精准把握定位,以及他一贯保持的电影营销理念。
2020年秋季全校本科通识类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SPOC)《中国电影艺术简史》课间随拍(2020年12月16日)
2021年春季全校本科生通识类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MOOC(SPOC)《中国电影艺术简史》第一堂线下上课随拍(2021.09.10).
童星胡蓉蓉在《压岁钱》中严重模仿美国童星秀兰·邓波尔的表演风格,这种形似的套用,虽说是好莱坞对中国电影深入影响的证据,但也不无中国电影歌舞元素本土化的努力。
《压岁钱》既有左 翼电影全景式的现 实 生 活反应企图,也有新市民电影温和持重的社 会 批 判立场,这有赖于导演张石川对剧本的精准把握定位,以及他一贯保持的电影营销理念。
袁庆丰.新市民电影的世俗精神及其对意识形态的市场化规避——以1937年的贺岁片《压岁钱》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02):136-140.
引用请注明原出处
感谢阅读
欢迎切磋
图文编辑:朱穆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