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管理好边境,中国之前通过了《陆地国界法》,也让印度高度紧张,毕竟这明摆是冲着他们来的,而且印度甚至还想以身试法。印度媒体近日发布了一篇报道,称印军发现北斗激活率有所下降,印度情报机构趁机造谣,称解放军故意限制了北斗的使用,隐瞒跨越边境行动。
印度媒体并没有给出依据,之前印度也曾炒作过类似话题,所以印度很可能是在为挑起边境冲突制造借口。这种说法并不是对印度的无端抹黑,而是基于印方已经不止一次在边境地区挑衅中国的事实作出的合理推测。并且,在印媒的这篇报道中也提到,印军正在加强监视网络,引入了无人机、雷达的装备,这也证明了该国的野心以及对中方的防备心理究竟有多重。
而印度对中方的敌意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因为中印两国是地理意义上的邻国,尽管起步相差不大,可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超印方,尤其是我国的军事实力明显更加强盛。所以,对于自诩为南亚第一大国的印度来说,他们很希望通过一场对华战争证明自己的实力。
另外一方面,印度内部矛盾重重,宗教、种族等各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内民众的凝聚力。尤其是自疫情爆发以来,印方的局势明显更加混乱。所以,印高层把中国塑造成该国对手、来自敌人的形象,有利于团结民众,转移矛盾。
在这两点的加持下,印军明知道实力不如中方,却依然会时不时地进行挑衅,甚至还在有意识地提升边境部队的军事实力,似乎是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比如之前彭博社就报道过,在中印边境东段的印军已经装备了支奴干直升机,以及其他的美式装备。
对于这些美式装备,印方相当得意。比如该国航空旅的一位飞行员就表示,他们可以把部队和火炮从一个山脊迅速运到另一个山脊。另外,该部队还拥有可24小时传输实时画面的以色列无人机。
当然,除了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之外,印军也开始关注细节,比如更加轻便可靠的靴子、防弹衣等等。对此,印陆军东部战区司令也明确表态,为中印边境地区的印军部队更换装备的目的,就是希望提升部队的快速部署能力,确保山地进攻部队能够做好投入准备。
而且,为了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印方还在修建世界上最长的双车道隧道,该隧道的海拔达到了4千米,修建成功后,印军为前线运送后勤的效率可以得到明显提升,车队一次可以减少几个小时的路程,预计明年6月份投入使用。
不过,虽然看起来印方的准备已经非常充分,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该国只是外强中干。先不说1962年中印两国就已经交过手,印度更是在这场战争中一败涂地;只说如今中印两国之间的差距就已经是天壤之别,因此尽管印政府又往边境地区安排了一些美式装备,但也只是起到自我安慰的作用。
10月23日,新华社报道了一个重要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当天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个消息一出,就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特别是印方。
印度媒体也纷纷对此作出报道,呼吁国家要保持警惕,尤其是经济时报更是危言耸听,把我国新通过的陆地国界法评价为中印关系的不祥之兆。简单来说,印政府是想要借此次中国通过陆地国界法,把边境地区局势不稳的问题全部推给中国,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中方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受侵犯的必要措施。
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公里,但与我国边境地区存在纠纷的国家仅有两个,印度和不丹。其中,不丹虽和我国存在纠纷,但态度积极,前不久双方还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如此看来,对我国边境地区造成最大危机的国家就是印度。
所以,印方其实不必为我国通过新法而感到担忧,因为从始至终,我国的态度就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所有事情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印方能够谨言慎行,不挑衅中国,两国关系自然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