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杂记 | 乾隆末年的后宫之主

发布时间 :2021-11-04

​​从小公主居住之地说起


道光六年八月,四十五岁的道光帝下了一道谕旨,为自己宠妃所生的两个年幼的女儿安排住处,旨意中说,命人收拾景仁宫后殿及下人住房,给三公主及四公主居住。


三公主和四公主都是全贵妃钮祜禄氏所出。全贵妃这年十九岁,虽然年轻,但因为甚受宠爱,在后宫中的地位已经仅次于皇后。她为皇帝生有两个女儿,三公主此时方一岁半,四公主仅有四个月大。由于道光帝的皇长女、皇二女均已夭折,这两位小公主也是皇帝这时候仅有的公主。


全贵妃的寝宫是东六宫的钟粹宫,而景仁宫在钟粹宫之南,与之隔有承乾宫,此前并未有其他妃嫔居住。皇帝下此旨意,说明是要单独开辟新的宫院,赐予两位小公主,作为专门的寝宫。景仁宫在嘉庆时期,是一座较为特别的宫院,它虽然位于后妃居住的东六宫区域,但实际上并不住后妃,嘉庆时这里被用作幼年阿哥的居所,嘉庆的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和皇五子绵愉儿时都曾在景仁宫居住。


景仁宫与钟粹宫的位置关系景仁宫与钟粹宫的位置关系


道光为什么会让年幼的一双女儿住在前朝皇子所居之地呢?子嗣单薄的道光帝,此时除了仅有一位已长大成婚的皇长子,还并没有其他皇子(皇二子生于两个月后)出生,这座前朝的“阿哥所”一直处于空置状态。而我个人猜想,除了景仁宫本身曾有的作为抚养幼儿之处的特性,应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再往前追溯,在乾隆帝禅位给嘉庆时的那一段皇权更迭的特殊时期,景仁宫是道光帝生母、孝淑皇后的住处。


孝淑皇后喜塔腊氏在景仁宫居住了仅有一年,于嘉庆二年二月因病崩逝。彼时乾隆帝尚还健在,名为归政退隐的太上皇,实际上仍是帝国权力的最终掌控者。喜塔腊氏未曾等到其夫君真正掌权的那一日,便遽然而逝。尚为皇子的道光自此丧母。这一年时间虽短,却委实是道光生母作为皇后的所有光景。景仁宫对于道光来说,大约是东西十二宫中仅有的一座与他有血脉亲情关联的宫殿,那里有他对于母亲身为皇后的全部记忆,虽然短暂,但至为刻骨铭心,他本人的第一次成婚之礼,也是在母亲的景仁宫举行。但后来的景仁宫不再与他相关,而是变为了他的弟弟们——他父皇与其他异母后妃们所生皇子的居住地。


这样一位性情看似冷酷偏僻的中年皇帝,不管他对此时为其继母的皇太后如何孝顺,但对于在自己少年时就离去的亲生母亲,想必还是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特殊感情的。继位六年,子女寥寥无几,而这一年,他所钟情的年轻女子终于又为他添上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儿,也许他是想将那缕已消逝多年的温情延续下去,因此,他重新开辟生母当年居住的这座宫殿,用作自己与全贵妃所生孩子的成长之地。


提及孝淑皇后曾住在景仁宫,不免就要令人继续追溯,在乾隆传位给嘉庆时,为何会将景仁宫作为嗣皇帝之皇后的住所呢?


这便又要从景仁宫的上一任女主人说起。在嘉庆的孝淑皇后搬进来之前,居住在这里的,是乾隆的颖妃。


在乾隆晚期,颖妃巴林氏,是“无名却有实”的六宫之主。


她出生于雍正九年,于乾隆十六年封嫔,又于乾隆二十四年封妃,终其一生,并没有为皇帝生育过子女,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位平平淡淡,居于深宫多年的普通嫔妃。但在乾隆禅位前夕,后宫已经没有皇后,自乾隆五十七年愉妃去世后,62岁的颖妃位列妃首,成为了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


年轻时的颖妃(此时尚为颖嫔)年轻时的颖妃(此时尚为颖嫔)


乾隆末年,皇帝子孙众多,五世同堂。庞大的皇室,就像是一个精密而繁杂的大家族,逢年过节会有礼仪祭祀,皇子皇孙、公主格格会有婚丧嫁娶,除了有专门负责皇家事务的内务府来经办这一切,在后宫之中,还是需要有一个类似于女主人和母亲的角色,来替皇帝处理宫闱内政,统领礼仪,照慰子女。乾隆帝将这些事务都交给了颖妃来主持。


譬如每年三月有“亲蚕之礼”,在宫廷的规矩中,赴先蚕坛拜蚕神嫘祖、采桑喂蚕,这本是专属于皇后的礼仪,而此时,致祭之人则是颖妃。

颖妃致祭先蚕坛的记载颖妃致祭先蚕坛的记载



乾隆五十七年六月,皇帝的嫡女和固伦敬公主去世,于乾隆五十八年三月奉移公主金棺。此时作为母辈,亲临公主暂安处祭奠的,也是颖妃,虽然她并不是公主的生母,甚至若从年纪上看,她仅与这位薨逝的公主同岁。


年长的皇子封爵分府,搬出宫外自立门户,颖妃则带领其他妃嫔亲赴皇子府中探望。给已经到了娶妻年纪的皇孙挑选福晋,颖妃虽然并不是皇孙的亲祖母,但在乾隆帝确定人选后,敬事房还有这样一条记录:“将指婚一事向外传讫,启知过颖妃娘娘”。


“将绵懿、绵宁指婚一事启知颖妃娘娘”的记载“将绵懿、绵宁指婚一事启知颖妃娘娘”的记载


甚至有皇孙福晋小产,内务府大臣也是先让宫内总管太监禀报颖妃。因为对于一向期望抱曾孙的乾隆帝来说,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吉事,当时乾隆帝出巡在外,即将回銮,内务府大臣万不敢将这样的消息作为皇帝回銮第一日所听到的内容,他们思来想去,只能求助于乾隆的宠臣和珅。内务府大臣蕴布在给时身为中堂的和珅的信件中写到:

……但思此事,未便专折奏闻,且计此次本报二十七日到行在,系回銮之第一日,奴才实不敢以此事具奏,谨此先行启闻中堂,或于途中偶遇代为口奏,抑或俟到圆明园后再行具奏之处,惟求中堂钧裁酌定,是而感切。再,总管太监等处,奴才亦亲身进内商定,伊等此时亦不敢具奏,惟将脉案寄信与萧总管,启知颖妃娘娘,以备上问。


在寄与和珅的信中,内务府大臣将外朝与后宫两条“信息通道”都列明在案,对外请和珅斟酌,帮忙代为向皇帝口奏。对内,由于宫中太监们也没有人敢去皇帝身边奏信,他们只有将福晋小产的脉案寄到热河,让总管太监启知当时在乾隆身边随驾的颖妃。可见颖妃在后宫之中,几乎可与和珅在外朝的地位相提并论,二人皆为乾隆身边最为亲近之人。


被上述种种记载勾勒出来的颖妃,显然已经是乾隆帝身边最重要的女人。也许从接下来的这个乾隆五十九年颖妃生病一事例的相关记载中,更能看出颖妃当时的地位,以及外臣对于这样一位“无名有实”的后宫之主的尊敬。


乾隆五十九年五月,颖妃及其他嫔妃公主随驾去热河的记载乾隆五十九年五月,颖妃及其他嫔妃公主随驾去热河的记载



乾隆五十九年五月末,适逢夏季到来,八十多岁的乾隆帝依然如往年一样,照例要离开炎热的京城,前往热河避暑狩猎。颖妃作为众妃之首,自然在随驾之列,同时跟随前往热河的妃嫔女眷,还有惇妃、循嫔、林贵人、明贵人和已经出嫁多年的固伦和孝公主。

乾隆五十八年,颖妃及其他妃嫔随驾去热河的记载乾隆五十八年,颖妃及其他妃嫔随驾去热河的记载


乾隆五十七年,颖妃及其他妃嫔随驾去热河的记载乾隆五十七年,颖妃及其他妃嫔随驾去热河的记载


皇帝圣驾于五月二十五日出发,但因当时颖妃身体抱恙,有微类中风的症状,而和孝公主也患有项疮,尚未离开京郊密云县的队伍分为了两路,乾隆帝的御驾按原计划先行抵达避暑山庄,颖妃和公主则留在京城休养调摄,由公主之夫、和珅之子、固伦额驸丰绅殷德负责照料护送,待病情康愈之后再继续前往热河。乾隆帝虽先一步出发,但在路上十分关心颖妃的病情,在得到丰绅殷德的奏报称颖妃身体较之前见好时,他在朱批中写有“朕甚是欣慰”这样的话语。


而就在颖妃与公主身体痊愈,才要继续启程之时,又突遇下大雨导致桥梁被冲,道路不便行走。乾隆闻知后又降旨给丰绅殷德,关切嘱咐他不要让颖妃与公主着急赶路,避免颠簸受累,影响身体:“遇大雨,桥粱被冲不可行,乃夏季常有之事,即行返回遥亭子(行宫)尚是……惟出边后,不必兼程赶来常山峪,妃、公主病情刚见好,行程过远,难免颠簸受累,迟几日抵达,亦无不可。”


除了向丰绅殷德接连问询、频降旨意之外,乾隆还与另一位自己所爱重的臣子、时任云贵总督的福康安分享了自己对于颖妃和公主身体已痊愈的喜悦。福康安之前因听闻颖妃及公主身体有恙,曾专门遣家奴赴京请安,乾隆亦将颖妃及公主病情传与福康安知晓,甚至将丰绅殷德汇报颖妃病情的原折交给福康安阅看。福康安身为外官,虽然是孝贤皇后之侄,但与颖妃其实并无姻亲关系,这一系列举动既体现出了乾隆对福康安的宠信,亦体现出乾隆对颖妃及公主康愈一事的欣悦,以致不顾后宫与外臣之忌,要将此事与臣子分享。福康安为此又专门呈上奏折,表示了自己对颖妃身体复元的欢喜与希冀:


“奴才钦奉谕旨,特蒙宣示颖妃身体就痊、公主项疮平复,现在从容调摄,自可安稳前抵热河,并将丰绅殷德原折交奴才阅看。奴才敬谨详阅之下,欣慰愚忱,莫能言罄,伏惟颖妃偶然抱恙,虽微类中风,而调理得宜,即日宜臻痊愈。公主疮疾脓清口敛,现在定当大痊,此皆仰赖圣主福荫,平安逢吉,复蒙优加体恤,按站缓行,现在抵热河后,气候渐已凉爽,精神体气定已调理复元,实为万分忭庆。”


此事也可看出,颖妃虽为内闱妃眷,但因在皇帝身边的实际地位较高,对于她偶然抱恙这件事,连外臣都会上折关心,以表尊敬。


直到乾隆退位,颖妃虽然只为妃位,但也被视作实际上的后宫之主。从乾隆将颖妃所住的景仁宫分拨给即将成为下一任后宫之主的儿媳居住这一举动中,便可以看出,景仁宫当时在乾隆心中是后宫分量最重的宫院。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乾隆帝于太和殿禅位,亲授皇帝之宝于皇太子永琰,即嘉庆帝。嘉庆继位,尊乾隆帝为太上皇帝。颖妃自景仁宫搬至西六宫的永寿宫居住,嘉庆皇后喜塔腊氏正式自潜邸搬入景仁宫。


当年六月,太上皇乾隆照例前往热河避暑,并命嗣皇帝嘉庆的皇后、贵妃一同前来热河。已经成为皇帝的嘉庆,在其皇后去热河向太上皇请安之事的细节上,还要小心翼翼地先行过问颖妃。虽然他那位被追封为皇后的生母,在几十年前的地位远高于颖妃,但颖妃此时是乾隆身边女眷中的第一人,若是想打探几分关于太上皇帝的消息,嘉庆帝也不得不先向这位庶母问询。

嘉庆元年,嘉庆帝在朱批中提及自己向颖妃过问有关皇后向太上皇请安的事宜嘉庆元年,嘉庆帝在朱批中提及自己向颖妃过问有关皇后向太上皇请安的事宜


嘉庆二年孝淑皇后去世后,乾隆择定嘉庆的贵妃钮祜禄氏为继后人选,先封为皇贵妃,并命皇贵妃搬入景仁宫居住,景仁宫继续维持了它作为后宫中枢的地位。而嘉庆自己的生母孝仪皇后(生前为皇贵妃),从前居住的寝宫是位于西六宫的储秀宫。不知是否出于顾念生母的缘故,嘉庆四年,在太上皇帝乾隆驾崩、原本居住在东西六宫的乾隆遗孀全部搬迁至寿康宫后,嘉庆帝终于可以自主决定其后妃的住所,他忽视了景仁宫一直以来的地位,改将储秀宫定为了皇后钮祜禄氏的居所。


在嘉庆帝驾崩后,东西六宫同样又迎来了一次居住者的变换更迭,由于道光继母钮祜禄氏以先帝皇后之尊成为了皇太后,她所居住的储秀宫,地位得到了延续,继续成为了下一任皇后的居所。而道光生母当年居住的景仁宫,如开头所说,在道光六年,宠妃为他生下爱女之后,被道光帝重新修整开辟,作为他与全贵妃的女儿居住的地方。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