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枭龙”Block3战机
不久前,阿塞拜疆驻巴基斯坦武官诺鲁佐夫对外明确表示:购买“枭龙”战机已经被提上该国军方的议程,而且还要争取引进最新款的Block 3型!网友们闻听此言,高兴得纷纷表示:中巴两国航空工业界的几亿美元大订单稳了,而长期跟巴基斯坦关系不佳、轻视邻国军工发展成果,并且试图努力打开LCA“光辉”战机外贸销路的印度这回又输了!
图为阿塞拜疆空军米格-29战机
放眼中亚,如今的阿塞拜疆军方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就在大约一年前,该国在归属权争议已久的纳卡地区和老冤家亚美尼亚打了一仗,靠着土耳其的支持,以及更加现代化的完善作战体系,尤其是对无人机的灵活运用,阿塞拜疆基本上全程掌握着战场主动权,把没有制空权也缺乏信息化的亚美尼亚部队压着打,尽管战火最终以俄罗斯从中调停,还有俄军进驻冲突地区维和而平息,但从态势变化和战损比来看,阿方无疑是真正的赢家。
然而,在这场规模不大的战争当中,阿塞拜疆军队也暴露出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空军机队的妥善率和出勤率不足,尤其是在制空力量方面,仅有的十来架米格-29战机,因为年久失修、保养欠妥,根本就没有投入作战行动。如果不是亚美尼亚空军因为对土耳其介入的担忧而消极避战,没敢派新锐的苏-30SM上来压阵,制空权会在谁手里恐怕还很难说。而且,吃了败仗、痛定思痛的亚美尼亚,也必然会在从战场上缓过来后重点强化空中力量,下一回,阿塞拜疆可就未必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图为亚美尼亚空军苏-30SM
然而,在真正开始“货比三家”后,阿塞拜疆军方才发现,留给自己的选项实在不多。作为一个体量不大的国家,阿塞拜疆军费相当有限,根据该国此前发布的2021年预算草案其年度军费支出预计为27亿美元。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少,但在扣除养活9万多正规军兵员,以及装备维护和日常训练的所需费用后,能够分摊给装备引进的份额其实并不多,因此,其物色采购机型的一大标准就是必须尽可能“物美价廉”。同时,为了有效遏制亚美尼亚手中的4架苏-30SM,阿塞拜疆方面对采购数量和现代化水平也有较高要求,而这就决定了它能够选择的,只能是中型或者轻型战机。
按理来说,阿塞拜疆跟俄罗斯的关系比较好,但如果向后者抛出意向订单,大概率会被用米格-35,这种物不美价高昂的升级版米格-29来糊弄。虽然土耳其是更加可靠的铁杆哥们儿,但它本国航空工业乏善可陈,没有自主研制的固定翼喷气式战机可卖。至于印度的LCA,即便不带有色眼镜地评价,也实在太小、太轻了,实战当中难堪大用。看来看去,唯有中巴合作研发的“枭龙”,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兼容各种高精度制导弹药,既能制空又能对地,最符合阿塞拜疆的需求。
图为阿塞拜疆空军“枭龙”涂装设计
当然,参考此前阿根廷方面的意向订单,“枭龙”Block3的单机价格大约在5000万美元左右,算不上很便宜,但阿利耶夫咬咬牙,让陆军紧紧裤腰带,买上十架八架也不成问题。对于本身就和阿塞拜疆、土耳其拴在一根绳子上的巴基斯坦而言,这也会是一笔做得舒心、赚得盘满钵满的生意。与此同时,随着“枭龙”在更多国家凌空展翅、留下骄傲的航迹,现代中国航空工业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也必将变得更加清晰、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