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国三代坦克副总设计师王哲荣院士 不靠图纸复装、试验T-72坦克

发布时间 :2021-11-15

​​  1962年,王哲荣到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后,从事坦克总体研究。1963年,装甲兵和五机部并行研制“121中型坦克”(即69式中型坦克)。1964年上级决定将研制工作合二为一,一代“121”坦克的研发项目全部划归五机部负责,装甲兵把研制成果交给五机部,组织上决定派王哲荣一人参加“121”的全过程研制。

  王哲荣欣然领命,告别家人,只身来到包头,代表军方协调“121”研制,并参加技术论证、总体设计、总装调试、样车试验、设计定型等全过程研制工作。王哲荣从走进工厂那天起,工作干劲就令同事们折服。他白天画图纸、搞设计,晚上到车间去研究坦克每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坦克的改进设计工作中。坦克总装需要用到的各种数据他都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各种零配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加工尺寸与公差,他都做到心中有数。这项工作一干就是10年,就连每年一次的春节,如果工作需要他也坚守在岗。

  经过10余年的艰苦攻关,在充分吸收和借鉴59式坦克技术的基础上,圆满地完成了三轮整车的研制。197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计定型。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国内第一代中型坦克,其研制成果为我国坦克外贸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重大经济效益。1978年,69式中型坦克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国产59式中型坦克▲ 国产59式中型坦克

  中国第一代坦克的问世,并没有减轻王哲荣肩头的压力,反而使他心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与日俱增。此时苏联T-72坦克已经研制出来,而我们还停留在一代坦克水平。中国坦克与世界先进坦克的巨大差距时时紧绷着王哲荣的神经,追逐和赶超世界先进坦克的研制步伐成为他此时的梦想,他迫切希望设计出更先进的坦克。

  1974年至1984年,王哲荣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燃气轮机试验坦克,明确了燃气轮机坦克车辆的使用特点、应用前景等;主持了中型坦克新部件试验坦克,明确了新部件在坦克上应用须解决摩擦片寿命、油泵可靠性、电液伺服阀温度适应性等问题;在无任何图纸的情况下,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他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多年实践经验,主持完成引进项目“64式坦克(也被称为“六四式”坦克,系我国引进的T-72坦克)”复装、试验和对其设计思想、技术特点的分析,并主持编译出版《64式坦克技术说明与使用指南》上中下三册。这些工作为日后三代坦克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 从罗马尼亚引进的苏制T-72坦克,被命名为“六四式”坦克▲ 从罗马尼亚引进的苏制T-72坦克,被命名为“六四式”坦克

▲ 1980年,王哲荣(左2)向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汇报64式坦克▲ 1980年,王哲荣(左2)向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汇报64式坦克

▲ 64式坦克零部件测绘▲ 64式坦克零部件测绘

 

                P.S. 《兵器知识》杂志的投稿邮箱已更换,新邮箱:bqzs@cos.org.cn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