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分享:边工作边考研,如何上岸南京大学?
我三年前边工作边考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后来被成功录取,现在想想那半年拼尽全力的复习时光,即心疼自己又很感激自己,因为现在我可以有更多的底气和机会重新选择想去的城市,想从事的行业;而且因为工作期间有了一定积蓄,不仅学费生活费自理,还可以到处旅游,当然前提是你选到了一个待人宽厚的导师;最重要的是,因为见识过社会的残酷,回到学校读书会倍加珍惜。
最深的体会有几点:
● 目标学校尽量定的高一些,才能激发自己的潜力。如果降低要求考个稳妥的、实际上不是十分向往的学校,往往会懈怠轻敌,很难做到拼尽全力。
●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自己考研的压力,一定不能脱产考研,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规律的日常生活才是冲向前线作战时最有利的底气和保障。不要以为辞掉工作可以保障复习时间,一旦这么做你会变得压力非常大,一方面不知道自己能否考上,一方面已经没有收入来源,会把自己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 如果所在单位不是那种能够包容你在职考研的,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前一定要秘密进行,否则会对你的工作和工资产生影响,因为你毕竟利用了上班时间“不务正业”,领导花钱请你来可不是让你在这复习的。
● 在职考研的阻力远超过你的预想,因为你已经不同于在学校专心学习的学生,你是一个社会人,会有各种突发事件等着你,你只能直面问题,解决后尽快恢复复习状态,不要被这些琐事或工作上的事影响心情。
● 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既然是工作后又考研,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有所规划,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是让你能有更好的就业平台,而不是为了逃避现在的工作。
● 在职考研最大的阻碍在于周边的环境不是同质化的,这不同于在校考研,备考的同学可以抱团取暖,而在这一段孤独的历险中,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不仅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支撑复习,还要对抗周边环境带来的诱惑和干扰,它们使你摇摆动摇,怀疑走这条艰难的路是否必要。
● 无论工作和复习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否则巨大的压力和高负荷的学习工作会使身体吃不消,耽误更多的复习安排。
● 复习计划要注重宏观框架和微观知识点的结合记忆,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不要漫无目的地淹没在复习资料里。
● 尽人事,听天命。如果考不上,你还有工作和经济来源,继续扎实地工作,两三年后积累的工作经验依然能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这并不会比考上研究生差。所以放平心态,只要努力过,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奋力拼搏过,不论能否考上,你都是自己的英雄。
1、关于在职考研后社保的问题。医疗、养老都是可以异地转存的,等到研究生毕业后再就业的时候将以前的账户合并到新的单位就可以了,现在发达的省市都可以实现线上办理了,起码我考研前后工作地山东、浙江是可以线上办理的。医疗保险的个人余额也可以自己在药店买东西花掉,但是账户在再就业后还是要转的,涉及到单位缴纳账户的问题。住房公积金同理,可以再就业时合并然后贷款买房,也可以自己提出来花掉,如果金额比较多建议留着以后合并方便公积金贷款。
2、关于考研现场确认的问题。考研报名所在地跟户口所在地相同的,只需要毕业证书、身份证、报名表之类的就可以了,报名地和户口地不同的,需要工作证明,开工作证明时不需要写因为考研确认之类的话,就是基本的工作信息,对于在职考研不能让单位发现的人来说这点很重要,不要自己暴露了。我当时考研是14年了时间比较久了,我也不确定现在是否还是这样操作,建议大家自己跟研招办或相关机构确认下。
3、关于备考要不要辞职。我建议不要裸辞考研,压力会非常大,如果自己需要经济来源,心理素质不是很强,家人能给的支持有限,等等有任何一个因素存在,都不建议辞职考研。
4、关于备考期间工作选择问题。不辞职考研,就会有很多朋友存在现在工作不顺心加班多平台低事务杂同事领导惹人烦等等问题,然后咨询我该怎么选择一个适合备考的工作,说实话这个我真的很难给出建议,各行各业差别太大,就算是同类行业每个人所处的微环境就何止千差万别,但是就是因为对现在工作不满所以大家才想考研去更好的平台不是吗?如果工作不是特别忙能保证一定的复习时间我建议就全力备考不要想太多其他问题了,其他问题自己都想办法解决掉,有时候很多问题都是自己想太多造成的困扰,把这些时间都用来干正事收拢自己的心神提高注意力或许更有助于自己实现目标。
5、关于考研学校选择问题。我建议肯定是双一流学校,毕业时找工作实际体会,211和985还是被差别对待很多的,但是现在考研越来越难名额越来越少分数线越来越高,而且不同专业不一样,如果是热门专业如IT等貌似杭电这样的专业性强的学校也挺抢手的。
6、关于复习方法和资料问题。英语我当时是看的是网课,政治是肖秀荣的(但当年只考了67分,觉得他押题也不是很准),数学我不考,专业课我习惯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框架,标记重点记忆部分(在文中补上了框架图),真题对照框架分类整理然后总结自己的答题模板。因为我是14年考的,已经过去很久了,现在资料更新很快,复习方法上很多APP层出不穷更高效便捷,我的可能参考意义不是很大了,建议大家另外看看更针对性的考研复习资料类的网站吧。
7、关于面试(复试)问题。复试的问题不用过早考虑,等初试结束了在准备。不同行业不一样,我只能说考上后上学校官网研究下目标导师做的项目、发的论文、研究的方向等有针对性地准备,比如考虑导师可能问哪些问题自己提前想好回答之类的,初试成绩出来了就可以约导师面谈一下,给2-3个导师发邮件表达意向不要过多,没有回应也没关系,自己继续做复试准备就好了。面试时导师不会只因为你第一学历不高就刷掉你,但是第一学历基本也决定了选不到热门导师。
(网友分享,侵删)
——————————————————————————————————————
1、如果你基础较差(尤其是英语、数学),想要一次上岸!
2、如果你基础尚可,但自律性较差!
3、如果你想要跨专业报考,但自学能力较差!
4、如果你已毕业但工作繁忙,想通过报班提高复习效率
那么欢迎添加刘老师微信18051968023,咨询考研培训班报班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