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声优行业的窘境

发布时间 :2021-11-16

​​与只要有一名当红艺人就成成立经济公司不同,即便是拥有多名人气动画的主角声优,声优事务所也会经常陷入经营危机。11月3日,拥有着日本当红动画作品《鬼灭之刃》祢豆子声优鬼头明里的大型声优事务所 プロ・フィット(Pro·Fit)宣布将于2022年3月闭所。


本文翻译编辑自艺人界资深作者 上崎洋一 针对声优行业前资深经理人的采访文。揭露了蝉联日本年轻人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声优”,背后产业的残酷现实。



声优事务所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赚钱,即使是大公司,光靠本行也很难经营


我联系到了一位曾经担任声优事务所的经理人,他现在在一家IT企业从事与娱乐行业相关的工作。他现在负责的作品,与曾经离开的声优行业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笔者也是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本文会以经理人的话语为主,笔者补充为辅的形势揭露声优行业残酷的现实窘境。


「即使拥有着年轻当红声优的经纪人,其依靠本职工作所赚的钱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所以其所属的事务所收入不景气也是必然的结果。」


他口中提到的“本职工作”是指所属声优的经纪业务和管理业务。正因为经纪人的属下有着人气声优,才能赚到钱,但热门动画的主要角色声优并不是每个经纪人都有,所以指望这个赚钱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声优事务所从工作报酬中所得到的份额就很少。日本一般的艺人公司会分走工作报酬的一半,大型资深搞笑艺人公司会拿的更多。大多数的声优事务所拿不了这么多,一般也就会拿走个2~3成。有时只会拿个佣金的程度。」


一般的艺能公司对于旗下艺人的收入少的大概拿4成,多的可以拿到9成。虽然很多艺人和艺能公司之间因为报酬问题而产生的纠纷案例有很多。但是无论是艺能公司所说的五五、四六分成还是艺人口中的一九分成,他们所说的都是可信的。只不过是前者所说的应该是指当红人气艺人的分成模式,而后者应该是公司的新人或者没有人气的艺人。在艺能公司中能脱颖而出的出色艺人,其得到的分成自然会高。



TV动画受欢迎并不能提高声优的收入


在电视节目上,演员和其它从业者的出场费差距尤为明显。举个例子,同时出演同一档电视节目,人尽皆知的知名年轻当红声优的出场费是1万5千日元,而艺人公司强推的新人演员的出场费却可以高达10万日元。这仅仅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例子了。这听起来有点身份歧视,但是大学教授、作家或者某些专家这样的文化名人出场费也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减少演员的出场,起用文化人士和声优,这是收视重心转移的同时削减预算的一种表现。1988年,永井一郎写了一篇「矶野波平(动画《海螺小姐》中的角色)现在的年收入164万日元」的杂志文章。但是大多数声优的待遇并没有因为他们的人气和知名度而改变。



「艺人和声优直接的差距主要还是取决于事务所的力量,其背后则是业界的力量。声优事务所和大型的老牌艺人公司比起来简直是撼树蚍蜉。因为你的整个业界就那么大点,所以你的力量在巨型的媒体面前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你可能认为我拥有了当红年轻声优就可以赚到钱了,但是因为声优等级制度的原因,在等级规定时限内,只能靠不被等级束缚的游戏配音、声优活动、偶像销售的音乐与周边物品赚钱。作为声优的经纪公司来说,对于自己的声优年轻就红了当然是抱着高兴的态度,但是即便是TV动画火热的人气年轻声优,新人的片酬也不会立刻上涨。」


加入日绯连(日本演员联合会)的声优事务所将会受到等级制度的约束。所属的声优无论多么受欢迎,即便是大热动画作品的主角,到第三年为止也是一部(每集)1万5千日元的片酬。TV动画一般一季播出12集,大约3个月的时间,如果你12集全部出演,也就能挣到18万日元。当然,每集30分种的收录几乎不会在30分钟内完成,所以每集的滞留时间可能会很长。到此为止是纯粹的出演费用,加上播放时间和目的利用率等,实际上的收入虽然到手费用还会多一点,但总体价格也便宜得可能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虽然没有官方统计,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可以推算出,从事声优工作年收入达到400万日元的话,应该算是非常职业的声优了。大多数年轻人的收入是200万~300万之间,拿不到这个数目的声优大多还会靠别的方式谋生。当然,有些声优的年收入是超过500万日元的,有些声优明星收入超过1000万日元。


「能像一般社员一样稳定赚钱的声优从整体上来看是非常少的,这一年可能赚的很多,但是第二年就不一定了。总之“安定”这种词,和声优这个职业就没有缘分。」




对于事务所来说,TV动画就像是宣传和刷脸


在所谓的富豪榜——国税厅公布高额纳税人名单的时期。当时日本当红的人气女声优年收入达到了7000万日元(推测)① ,虽然这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旧数据,但至今这仍是声优收入的破格纪录。尽管她的受欢迎程度基本上是作为一名动画配音演员,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金曲合集中,她演唱发行的CD成为了Oricon公信排行榜上的常客,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她的总体收入。作为一个艺人,没有歌唱版税,没有周边商品,只靠声音的工作,想要跻身高额纳税人的行列,绝对是不可能的。


动画《白箱》中提到过一位明星声优的7000万年收动画《白箱》中提到过一位明星声优的7000万年收


(① 林原惠美 代表作《新世纪福音战士》绫波丽、《名侦探柯南》灰原哀。是「声优x歌手」模式的先驱者,林原惠美在90年代积极地展开音乐事业,发单42张。根据推测年收入超过7000万日元,并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大牌艺人的年收入大约是10亿日元,这相当于大型声优事务所的年收益总额。声优界的巨头事务所放在大众眼中规模只相当于一个中小企业。声优事务所没有钱像大型艺人经纪公司那样在市中心的一流地段建造属于自己的总部大楼。能赚钱的当红声优少的事务所得到的份额收入也不像演艺人士那样。每天积累琐碎的工作收入就是无情的现实。」


公司的年收益10亿确实算是中小企业,实际上声优事务所可能赚的更少。2013年破产的声优事务所RAMS,其2006年的销售额为6.5亿日元。由于所属的声优与艺人的独立和多元化经营的失败,拥有如此多人气声优和歌手的公司在鼎盛时期也只能达到这个水平。



「我认为废除声优等级制度很难,从动画制作方来说,这对于他们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因为不用付太多钱。对于声优事务所来说,声优出演TV动画更像是为了宣传而进行的刷脸工作。」


对于声优事务所来说,配音游戏是赚钱的开始。根据游戏类型不同,等级制度并不是非常适用,所以对于人气声优来说配音费是可以交涉的。TV动画中,新人声优无论是配音主角还是路人AB,片酬大致都是相同的。但是游戏是按照配音字数、收录时间支付费用。拥有被游戏厂商们指名的人气声优会让事务所在同行中变得强势起来。



「除了游戏配音工作之外,担任旁白工作也是声优事务所的工作赚钱支柱之一。配了多少广告和旁白,如何拉来广告与旁白工作的需求,也是声优事务所营业手腕的体现。」


虽说是旁白也有很多种,特别是来自企业对于商品介绍,伴随宣传促销的旁白最为重要。从电视广告到店铺介绍、从解说录像到宣传活动,大大小小都是稳健的工作,对拥有配音专业人士的声优事务所来说,可以说是本职工作中的本职工作。


​                                              担任中日女排对战旁白的内田真礼


「即使上了年纪,如果有实力的话就能养活自己一辈子,这里指的就是旁白配音的工作。对于一般的粉丝来说,对于声优从事旁白配音的工作可能相对陌生,但是对于声优事务所的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有很多在动画与游戏中并不经常能见到,但是却担任了许多企业旁白的畅销旁白声优的存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会受到登记制度的束缚,并且纯靠的是实力也不太会因为年龄增长而过时。也有不少希望进入业界的年轻人以成为这样的旁白配音工作者为目标。给政府、企业、团体、设施等对象进行旁白配音,对于声优事务所来说,是可贵的工作机会。


「偶像声优是大多是有时效性的,但是声优只要得到了旁白工作的认可,即便是上了年纪,也依旧可以维持生计。但是旁白配音的工作老牌声优事务所吃的很紧,所以新的声优事务所很难在旁白工作上确保工作数量。这也是老牌声优事务所的一个巨大的优势所在。」


新出现的声优事务所大部分都是前资深声优经纪人或是积累了足够业界资源的资深声优建立的。虽然大部分都是从原来的事务所独立出来的,但是现实要面对的则是业界严峻的销售壁垒。


「如果社长是一名资深人气声优的话,那么社长本人是可以拉到动画片与游戏配音工作的。但是企业配音工作和广告关系的话,就需要吃很深的关系了。」



如果声优学校成为了超越本职工作的偶像养成所,那么其声优事务所的经营就会得到保障


在很多的电视剧和动画作品中,经纪人经常会被描绘成艺人的照料者,但是声优公司的实际情况却与之大相径庭。对于声优事务所的经纪人来说,除了试音面试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声优找到营业工作。没有工作,事务所和声优都拿不到饭吃。所以开拓新的领域总是非常重要。现实不像某个偶像培养游戏一样,为了完成下一个目标任务,通过调整身体状况和讨好制作人就可以了这么悠闲。声优找不到工作不仅仅是声优的问题,也是其经纪人的责任。


「有很多包括社长在内,经济人营业不利而关门解散的小型声优事务所。除了那些可以去其它地方另谋生路的人,多数人都是自然失业,没有工作找来成为无业游民在网上寻找工作。可以说虽然声优产业算是热门话题,但是底层却是事务所和艺人的地狱。」


笔者也目睹过几次如上所说的倒闭、解散的声优事务所。有些事务所突然就倒闭了,有些事务所在确保所属声优的去处后倒闭。突然停业的原因不仅是营业不利,还有经营者的不正之风(女性问题、赌博)等问题。还有因为没有能支付多名声优的报酬而陷入困境的案例。


「(声优事务所)本职工作虽然经营收益不高,但是也有不错的经营模式出现。比如经营声优学校、培训所。如果让其成为了一个超越本职工作范围的偶像养成所,则会让事务所的经营收益得到保障。其学校所属的人气声优可以用来当做宣传招牌,也可以请到没有工作机会的老声优们当做学校讲师。」



现在可以说是养成所生意支撑着声优事务所。对于仅靠声音吃饭容下不到300人的声优业界来说,现在据说每年都有超过3万人以成为配音演员为目标而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有这样想法的不仅是年轻人,最近还有一些学校招到了40多岁的中年人和岁数更大的老年人。虽然在系统上几乎不可能允许在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的情况下从40多岁开始成为职业声优的存在,但实际上,全国各地都在以“可以成为声优”而进行着招聘的广告的宣传。



「虽然申请者数量惊人,但是我们私下一开始就会将精英和普通申请者划分开来。前者被编入明星系统,后者则不能成为声优,更不用说毕业后的归属了。虽然很残忍,但是艺人的世界就是这样。」


虽然说这个世界不能只靠天赋,但有这种天赋,是大前提。不光要有演技、要会唱歌,还要有外貌和才能,艺人的世界中不平等是理所当然的。而且现在据说很多从业者连最便宜的1万5千日元都难以挣到了。在业界成为奔跑者之前,绝大多数学生根本就没能进入这个行业。


「但事实上,仅培养少数天才学生的精英培训学校很难存在,必需还需要一大群普通学生。如果你不能认识到这点,学校的管理方面将会面临经营压力。少数精英培训学校可能是理想的选择,但是那可能不能满足经营者的需求。」


有才能的学生的学费可以很廉价甚至免费,而其他的学生则需要支付高额的学费。这和想成为职业远动员的年轻人一样,面临着残酷的故事。但是所谓的优胜劣汰的才能买卖,现实就是这样真实的。


「有些靠着声优活动和物贩赚钱的事务所,在新冠疫情来临后变得经营困难。属于本职的配音工作也因为新冠疫情而压缩,不管是声优还是事务所,所面临的情况都变得严峻了起来,因为本身赚的就不算很多。」


新冠疫情导致了大量动画制作延期新冠疫情导致了大量动画制作延期


近年来,年轻的人气声优每个周末都会出现在某些活动或者演出中。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仅是TV动画的相关活动,还有游戏、广播、事务所策划制作举办的各种活动等。其种类和数量之所以激增,根本原因在于仅凭配音TV动画,无法保证足够的收入来维持声优的工作。毕竟,动画现场配音拿不到多少钱。就像上面写到的一样,声优事务所与一般艺人公司相比,拿到的分成并不多。与其说是公司出于良心,不如说是因为本身声优就拿不到多少钱,所以不能分成太多。


「虽然我不是声优,但是我还是离开了声优行业。作为经纪人本身的薪水就很低,公司除了一小部分管理人员外,作为男性很难凭借经纪人这样的工作养活一个家庭一辈子。」


就连普通社员在艺人经纪公司和声优事务所之间都有天壤之别。所有的差异都来自于收入上面。从演艺圈这个大层面来说,声优界从上到下都是不怎么赚钱的工作,只是因为从业人员对于声优喜爱的热情在支撑着他们。


TV动画这个创造了人气价值的最终端口不能带来高额的金钱收入。结果,和动画行业从业者一样,不知情的陌生人老板在不知不觉的为行业掏钱。认真对待配音工作,无论对于声优还是事务所的老板来说都视这项工作为第二个家乡般的存在。无论他们多么努力的去赢得赞誉,变得多么有人气。声优和事务所都无法获得与之受欢迎程度匹配的金钱回报。然后就这样,有前途的公司逐渐消失了,而那些声优也随之消失。


一个声优事务所的消失,可能是一个小行业的事件。但这也是日本的产业结构的问题所在。那些让作品变得有名的声优,与他们背后养育他们的事务所,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呢?优胜劣汰之前的产业结构问题,正在逐渐腐蚀着日本引以为豪的“COOL JAPAN”。





原采访:上崎洋一    翻译&编辑&配图&注释:沉迷真扎的白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至其他平台




<a href='https://weibo.com/n/贞德蘸酱'>@贞德蘸酱</a> ACG资讯与趣事<a href='https://weibo.com/n/贞德蘸酱'>@贞德蘸酱</a> ACG资讯与趣事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