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才能下药,敏感肌形成5⃣大原因
在我国,敏感性肌肤的发病率约为36.1%,敏感性肌肤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包括遗传、年龄、性别、激素水平、精神压力等;外因包括季节交替,温度变化,日晒等物理因素,大部分是由于不当护肤行为造成的敏感肌。
-
❎过度清洁、去角质
偏执地追求清爽肤感,尤其是油性易生痘痘的人群,频繁洗脸、过度的洁面(如使用洁面刷、颗粒性的磨砂洗面乳),甚至频繁地刷酸去角质等行为,都会损伤肌肤屏障。
-
❎长期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
含激素类护肤品,虽然能在短期内快速美白,但容易形成激素依赖,长期使用会使角质层越来越薄,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越来越弱,一旦停用,肌肤就会出现瘙痒、丘疹、潮红等敏感症状。
-
❎长期不防晒
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影响了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分化,角质层中神经酰胺含量下降,严重影响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稳定,肌肤屏障受到损害,肌肤出现干燥、脱屑。
-
❎频繁敷面膜
有些求美者想要快速改善肤质,为肌肤补水,频繁的敷面膜。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角质层过度水合,使肌肤变得敏感。面膜每周最多使用1⃣~2⃣次。
-
❎医学美容后护理不当
医美术后的修复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像果酸换肤、激光等,术后都会涉及到肌肤屏障的破坏和肌肤功能的重建。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肌肤长期敏感,所以术后一定要严格按医生的嘱咐去护肤。
-
【日常护理】
-
☁温和洁面:敏感性肌肤在清洁面部时,应选用低温清水、泡沫较少的温和型洁面乳或不含皂碱的洁肤露,不能使用洗脸刷及颗粒较粗的磨砂膏,它们会磨损脆弱的表皮组织,损害肌肤的保护功能,使敏感情况更为严重。
-
🧖♀️注意保湿:洁面之后可以使用温和的保湿喷雾、水、保湿乳或霜,用之前一定要看护肤品成分,不能含有酒精、水杨酸、果酸等刺激成分。干性肌肤可以使用霜剂,油性肌肤可以使用无油或少油脂的保湿乳。
-
🌅加强防晒:敏感性肌肤尽量使用物理性防晒霜(主要成分二氧化钛、氧化锌),温和低刺激。敏感性肌肤伴有皮炎,如红斑、丘疹表现,伴有瘙痒、灼热等明显主观症状时,不建议使用防晒霜,最好以打伞、遮阳帽等物理防晒手段为主。
-
🏷Tips:如果经医生诊断是敏感性肌肤,应停用目前所用的日常护肤品,使用医生建议的医学护肤品,精简护肤。所有护肤品使用前均可以在耳前或面颊小面积试用,如果有明显刺痛、发红现象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