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政治重点:网络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 :2021-11-28


一、《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

《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意见》包括总体要求、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加强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创建、组织实施八个部分。

——摘自《人民日报》(2021.09.15)


二、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网络文明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

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需要看到,截至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10.11亿。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历史虚无主义、网上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广为诟病,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网络大V账号粉丝数量注水造假、恶意营销等问题影响恶劣。网络空间纷繁复杂,文明创建任重道远。

生活中,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要让“草野”繁花似锦而不是荒草丛生,就必须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文化风尚、道德追求、行为规范、法治环境、创建机制。

——摘编自人民网(2021.11.19)


三、Xijinping贺信

Xijinping致信祝贺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召开强调,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人民日报》(2021.11.20)


【扩展阅读】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Xijinping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12.16)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Xijinping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4.19)


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了“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整治行动,网络空间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有力净化了网络生态,“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凝聚起亿万网民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21.11.16)


【考查方式】

(1)划线内容的选择题;

(2)结合教材中“网络生活中的道德”相关知识,考查材料分析题:

①为什么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或为什么“要让‘草野’繁花似锦而不是荒草丛生”?

②新时代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③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注:转发请标注出处。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