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与俄签军火大单,印国防参谋长又坠机身亡,莫迪雄心还能实现吗

发布时间 :2021-12-09

​​图为拉瓦特图为拉瓦特

近日,刚刚与俄罗斯签订军火大单不久,印度高层就迎来了噩耗:该国1架米-17军用直升机坠毁,包括国防参谋长拉瓦特在内的13人毙命。对于这位曾多次叫板中国的高级将领之死,印度网民一片唉声叹气,纷纷发问: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还有人表示:印度这两年虽然在军事方面小动作不断,却接连受挫,再加上疫情影响,民心士气本来就相当低落,如今主导印度军改的国防参谋长又坠机身亡,莫迪建设军事强国的雄心还能实现吗?

图为拉瓦特和夫人图为拉瓦特和夫人

回顾过去,从1978年起从军至今的拉瓦特,挂着上将衔,大放厥词、公然将邻国称为“头号敌人”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而国防参谋长这一职务,虽然并不参与指挥作战,手下也没有部队,却直接与国防部长和三军司令对接,对宏观军事决策起着重要作用,通俗地说,政界决定“要打谁”和“啥时候打”、军方决定“怎么打”,国防参谋长就是让一个知道“怎么打”的人,来协助做出“什么时候打谁”的决策。甚至可以说,自从2020年1月拉瓦特走马上任开始,每一次印度在边境方向上开展的挑衅行动,都和他提出的建议或者意见有关。所以,拉瓦特暴死,对印度“鹰派”势力而言是严重的损失。

事发当天,这位高级将领之所以带着夫人、副官和卫队坐上直升机,是为了前往离起飞机场数十公里远的一处军事院校出席活动,通勤航程并不长,保障军方1号人物出行安全的飞行机组技术水平无需质疑,米-17更是一款久经考验的经典成熟机型。既然如此,为什么拉瓦特和其他乘客还会在半路上坠落山林、连人带机烧成火球呢?就目前而言,天气不佳和机组自负被怀疑是最大的肇因,要知道,直升机飞得并不高,像这种短程航线,巡航高度也就是300米左右,而当时泰米尔纳德邦正笼罩在大雾和多云的复杂气象中,如果飞行员盲目自信地坚持在山区飞行,很容易引发事故。

图为坠机现场图为坠机现场

当然,考虑到印度航空工业臭名远扬的保障维护能力,也有不少人凭直觉认为这是一起机械故障引发的事故。不过,从现场残骸情况来看,这种推测是缺乏依据的,因为这架米-17虽然机身基本已经烧熔焚毁,但机尾结构整体上还是完整的,主要可见其触地时姿态稳定受控,并没有尾桨失效或尾梁断裂之类可能令直升机失控坠毁的情况,同时,如果出现了相关特情,飞行员应该会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报告情况,但从后续搜救的拖沓来看,他们显然也并没有这么做,所以综合来看,更像是突然撞山,或者擦到高压线塔,才会连“吭一声”的时间都没有。

另外,虽然不见得和此次坠机事件直接相关,但有一个客观现实:如今印军高层当中讨厌拉瓦特、希望他永远“闭嘴”的大有人在。在莫迪多年力推之下,印度武装力量正在经历一场自内而外的转型变革,客观看来,设立国防参谋长也是为此而服务的。问题在于,陆军出身的拉瓦特,在身居高位后显然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尤其是对空军抱有深深的成见,认为它只不过是陆军的“支援力量”而已,还经常对新型战机采购等方面的问题加以主观评论,为此,印度空军司令巴达乌里亚还曾经和拉瓦特多次公开相互批评。如今,后者恰恰又是在空军的直升机上摔死了,难免引人生疑:这真的只是个巧合吗?

图为拉瓦特图为拉瓦特

无论如何,拉瓦特这个满脑子好战思维的印军强硬派代表人物,以极其痛苦的方式离开了人世,即便在印度,也不乏对此弹冠相庆者。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国军队的体制优化和转变,也很可能在失去了“领头羊”后陷入困境。那么,现代化变革之路几经挫折的印军,今后究竟会向着哪个方向发展?国防参谋长的位置空出来后,谁又会临危受命地被换上去呢?就目前而言,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印军高层继续挑动地区局势,注定没有好下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