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以后,总会听见医生护士说小朋友要采足跟血,可是足跟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实施专项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母婴保健技术。
因此在新生儿期间取宝宝少量的足跟血进行检查,从而判别新生儿是否患有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所以我们常常听见的采足跟血其实就是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哪些?必须做吗?
我国目前开展的疾病筛查主要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及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病(G-6-PD)的筛查。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就是为了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使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成为健康儿童。疾病的疗效取决于确诊和治疗的早晚。
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呆小症”,发病率约1/2500)在生后内1个月治疗,可无智力损害,出生3个月内开始治疗,80%以上的患儿智力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
苯丙酮尿症(发病率约1/10000)如能在1个月内接受治疗,可不出现智力损害;3个月内开始治疗,其智力发育大多在正常水平上;但患儿于1岁后才开始治疗,其智商往往在60以下。
所以新生儿出生后疾病筛查尤为重要。
什么时间做?怎么做?
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并充分哺乳(必须喂奶6次以上)后采宝宝少量足跟血进行疾病筛查。在未哺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苯丙酮尿症筛查的假阴性。早产儿可推迟2-3天。因各种原因提前出院、转院的(没有采血者),采血时间不宜超过20天。
筛查结果父母可在网上查询,如果第一次筛查为阳性或可疑者,工作人员会电话及短息通知,尽快再复查足跟血(1个月内)。复查者结果仍然异常,工作人员再次通知父母携带婴儿到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测以明确诊断。
为什么采足跟部呢?
图片
有些妈妈可能会疑惑,反正都是做血液采集和检验,为什么采血部位要选择足跟部呢?抽手指或者其它部位的血不行吗?
新生儿足部血供相对比较丰富,有利于寻找宝宝的血管,可以快速的采集到所需要的血量。在抽足跟血的时候,宝宝的痛觉相对于其它部位来讲,是比较不明显的,对于宝宝的伤害也会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