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发现孩子(大圣)一颗中切牙有所松动,已到了换牙期(乳牙陆续换成恒牙)。于是告诉大圣,新牙齿正在生长,鼓励他有空多晃晃。笔者还特地去超市买几个大苹果,因为咬苹果需要借助中切牙,可以加速晃动那颗牙。
换牙期拔第一颗乳牙
周一晚上,大圣正在吃苹果,突然告诉我,他咬苹果时听到了牙齿的“嗄噔”声。于是查看,这颗牙齿晃动得更厉害了,是时候将其拔除了。在选择多种方法后,最后采用传统老办法,用细线拴住牙齿往上一拉,那牙齿便掉了。一家人都向大圣表示祝贺,用镜头记录下来,并把那颗牙齿洗净保存好,颇有仪式感。我想,这是对他成功拔下第一颗乳牙的最好鼓励。
这件事不禁让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换牙期发现牙齿晃动,自行拔除。不喜欢大人帮忙或在旁边看着,而是自己独自对着镜子晃牙齿。那时候,家里衣柜上的镜子位置比较高,需要搬一把椅子站在上面才能观察,这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大多数时候只是轻微晃动它,若要使用较大力,那必是复杂的心理斗争。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最后终于使出了一次最强的力,牙齿掉了。那一刻是多么开心!
幼儿牙齿萌出与脱落(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怎么处理拔下的旧牙齿,小时候特别有讲究,不能乱扔。按照长辈们的说法,上颌拔下的牙齿,必须扔床底下;而下颌拔下的牙齿,就得扔到屋顶了。如果弄反了,牙齿将在错误的位置长出来了,所以千万不能弄错。小时候基本按照老底子的做法来处理旧牙齿。
现在回想,幸亏那时候家里都是平房,下颌牙齿掉下来还有能力扔屋顶。若到了现在,许多人家都是几层楼房,有些更是住在十几层的套房,如何能办到?笔者认为,不管怎么办,这是小时候的一种民间风俗吧,表达的一层意思是,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换牙期,希望新牙齿能顺利长出来。(文/盐邑大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