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买逆火轰炸机?

发布时间 :2021-12-20

​​​        上世纪,逆火轰炸机就是军迷眼中的网红,我国空军一大任务就是防备逆火的突袭,地空导弹、截击机、远程雷达造就我国庞大的武器撞瘪数量,没办法,当时额中国国产防空武器装备,无论是机体还是电子设备或者武器弹药,我们都全面落后苏联,更不要说美国,科技能力低下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的地空导弹无论怎么改进,其实质就是第一代防空导弹,对空防御效能极差,质量不够数量凑,只能加大产量,靠数量来堆砌。

        得益于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跟西方缓和关系,见证了西方先进科技和军事装备,可是中国太穷了,即便美国愿意卖F-14雄猫战机,我们也买不起,最后只能搞个歼8-2,和平典范工程,换装美国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和西方的半主动制导空空导弹,期望能够有效拦截逆火,结果不用说半途而废。

        苏联解体的是如此的迅速和出人意料,原本我们防范的对象,忽然间对我们躺平了,不但躺平还对我们露出笑脸,反转来的如此之快,以至于没人能想到我们有一天也能拥有逆火轰炸机,当时说法很多,先不说我们买不买逆火,单单是俄罗斯卖不卖都是个问题,以逆火的航程和载弹量,卖给我们,即便答应俄罗斯,不部署在靠近俄罗斯边境地区,它终究是个威胁,轰炸机不同于固定发射的导弹,空基威慑就在于它能快速移动,从南到北调动用不了一天,所以当时再多的人传说我们要买,俄罗斯要卖,结果我们看不上,这大概率是以讹传讹,苏联解体后我们直面的威胁就变成了南海和台海,对付这些一般性威胁,当时中国需要的不是逆火,而是将中国空中指挥作战装备全面现代化,S300的引进和红旗9的服役,意味着逆火这种高空高速轰炸机已经失去了突防的意义,成为一款过时的武器,相比图95和图160,逆火的航程和载弹量昭示着它不是战略轰炸机,想要达到满载20吨弹药,逆火的作战半径甚至小于2千公里,这就是中程轰炸机额悲哀,载弹量和航程整二选一,反观真正的战略轰炸机,无论图95、图160,还是B-2,B-1B,B-52都是航程和载弹量兼顾,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我国的轰六,失去意义的超音速突防,逆火的作战效能不比改进后的轰六K强到哪,电子系统和航电,武器甚至还落后于轰六,现代地面防空武器的发展使得过去的传统轰炸机只能变成远程巡航导弹的载机,将来是高超声速导弹载机,只有隐身轰炸机,才是满足现代战场需要的武器,其他非隐身轰炸机都属于过时武器,改一改当做导弹载机用,这个意义上来说轰六K甚至作战效能要超过逆火,自然逆火中国也就不需要了。

        和逆火类似的武器装备还有米格31远程截击机,这个飞机其本质只适用于俄罗斯,防备西方的轰炸机远程突袭俄罗斯光无人烟的空域,在其他国家则无用武之地,因为除了最大速度之外,同时期的苏27全面压制米格31,原本米格31就是苏联为了抵消别连科架势米格25叛逃日本后,米格25被美日大卸八块,所有机密暴露无疑,对米格25进行改进后的产物,其本质是2.75代战机,和米格25最为接近的是美国的F14,很多网友吹嘘F-14吊打F-15,模拟对抗1比3的战损比,只要对美国三代机有了解的网友都知道,F-15才是西方全体三代机中空战性能最为出色的那个,F-14笨重的变后掠翼机体,推重比不到6的TF30发动机,怎么可能是F-15的对手,F-14最拿手的是用AN/AWG-9雷达配合AIM-54不死鸟导弹,实现150公里的远程截击,很多网友不了解为什么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能实现150公里外,同时发射6枚不死鸟导弹,攻击6个目标,那得是采用了什么样的黑科技才做得到?这其实是宣传的效果,要知道美国不死鸟导弹真正飞行150公里以后,发动机推进剂早已燃烧完毕,此时依靠惯性飞行,导弹机动性相当有限,只能拦截大型飞机,如轰炸机运输机之类目标,即便是以今天的科技水准而言,AESA雷达在150公里以外同时照射跟踪6个飞行目标,其波束控制范围也是相当窄,当年的F-14更多的是起到拦截机的作用,即便是换装F110发动机的F-14D型战机,空战也不是F-15的对手至于TOPGUN电影的宣传,看看就好,别信。米格31利用机载雷达配合AA9空空导弹,获得了类似于F-14的能力,区别是F-14是在大洋上空拦截目标,米格31是岸基战斗机,二者左扎环境不同,米格31的对手是西方三代战机,儿而F-14的目标是世界二代战机或者少量三代战机,自是无往而不利。

        其实F-14的本质是在二代战机基础上发展来的,其出身和根正苗红的三代战机F-15压根没法比,TF30发动机是装在F-111和A-7攻击机上的,和它同时代就是我国引进技术国产化的斯贝发动机,还有法国的M53发动机,这都是西方的最早的涡扇发动机,相比涡喷发动机它们属于二代发动机,F100、F110、F404和AL31、RD33,这些才是三代发动机,气动设计上F-14和F-111师出一门,距离三代机有着不晓得差距。对三代战机发动机来说,美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今天我们在造出涡扇10后遇到的各类问题,美苏都曾经遇到过,只不过那个年代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环顾周边没有比较对象,美苏也是摔了好多架飞机才解决全部问题,F-15于1974年装备美军,1976年正式服役,然而直到1985年前后,F100-PW-220发动机的换装,才使得F-15摆脱了机库女皇的称号,这和我国涡扇10从装备部队到解决可靠性问题所有时间大致相当,苏联/俄罗斯完善AL31大致时间也在10年以上,这个没捷径可走,没人会卖这些技术。

        二三代战机的代差有多大,这个仁者见仁,公认的是二代机在系统作战的环境有能力对抗三代机,战损比要大一些,但有个前提存在,就是在双方的系统支持大致相当,如果一方系统支持不到位,则就会出现当初海湾战争和南联盟战争那样,出现一边倒的屠杀,即使是米格29这样的典型三代机,也遭到无情的屠杀,这个系统指的是海陆空天电磁五维战场的全面抗衡,一方如果被压制,是无法反抗对手的。这个意义来说,台湾即便装备F-35战机,只有被大陆空军屠杀的份儿。​​​​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