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那年的冬天有颜色,看完这部影片,我觉得,除了中国红,她还是粉色的。像一树樱花,烂漫而不艳俗,温暖而不张扬 ——
聚焦市井小人物 弱化疫情沉重感
每年跨年场影片不乏少数,喜剧、温情、动作、冒险…但基于现实题材的抗疫电影摆在跨年,无疑是有一定风险的,如之前的《武汉日夜》、《中国医生》,以及《金银潭实拍80天》等一些纪录片,将疫情和生命以一种沉重的方式展现出来,看完后,内心像堵着一块石头,压抑感久久挥之不去。
《穿过寒冬拥抱你》同属抗疫题材电影,可以作为平安夜点映场和跨年场,正是巧在它所聚焦的并非“国难”,而是“人情”。
对于疫情期间国家的各项举措,在这部电影中几乎都只是通过播报的形式呈现,而屈指可数的沉重镜头,如城市大规模消毒、各通道关闭、医院爆满……包括外省物资到达时的鸡皮疙瘩,都没有用过多笔墨去持续渲染,仅仅点到为止,继而继续将目光投在小人物身上,继续着他们的故事。
同场的很多人看完都说,不是武汉人,但看到了那时候群众视角下武汉的样子,不会因为方言而跳戏,也不会认为发生在武汉而无法共情,相反,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一样,可以感同身受,非常接地气。
角色间相互交集 路过彼此的人生
影片另一个巧妙之处,就是以阿勇为首,作为志愿者的领导人,和武哥,叶老师,奶奶,老李一家…彼此都有着时间上的交错。一个段落搭上另一个段落的时候,全场的人几乎都发出“噢~”的声音。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也是别人生命里的配角。一座城,说大,很大,说小,也很小,抬头路过的时候,谁又知道上一秒和你擦肩而过的人,是不是曾经还和你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交集?
细腻的镜头语言 善意在笑与泪中迸发
从薛晓路导演的《我和我的祖国-回归篇》和《海洋天堂》等作品能看得出来,女性导演在表达现实题材时的细腻。看过这部电影一些预告的时候,就听到很多声音——“果然女人最了解女人”、“她知道我们想看什么”等等这样的评论。
影片中每个人人物本身都有他们的人设,但导演又赋予了这些人物最合理的生活、话语、态度和心理。“ta就应该是这样的”,是对角色塑造最高的赞赏。
总体来说,影片的主旨非常清晰,但“大难面前,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聚沙成塔,滴水成海”这样的主旨,我认为不是这部影片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点,反而是“人与人之间,可以多一些温暖,多一些笑容,多一些拥抱,这样,即便在困难面前,也可以很自然的选择善意,并且,热烈的生活”。
解封的日子,也是樱花盛开的时节,这些花像是没有经历过那个寒冬的凌冽,依然平静地开放。
正如看完这部影片后给我的感觉,并非是一时的激动和澎湃,反而是内心的平静祥和——生活总要继续,没有一扇门能困得住积极的心态和温柔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