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与良师益友同行

发布时间 :2021-12-31

​​2019年6月,胡歌加入民盟,成为一位年轻的民盟盟员。

当年9月,他首次在民盟的公开活动“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中国民主同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亮相,12月,又在民盟中央开展的“典型在身边”宣讲会上进行了演讲,“我是一名演员,除了演戏之外,我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演员的使命——演员最重要的使命是传播。”

图片

这两年多以来,@胡歌 也用行动对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2021年,他参与了民盟上海市委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特别策划制作的纪录片《逐梦同行》的拍摄,通过寻访上海民盟故地的方式,实现了一次与民盟先贤、民盟历史的对话。       

图片

“上海有许多老建筑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过往,今天我和傅希如等盟员要分别寻访几幢独特的建筑,去结识曾经生活在那里的先贤,去解读发生在那里的往事。”

图片

在纪录片《逐梦同行》中,胡歌与同为民盟盟员的京剧演员傅希如一起亮相,立于今时今日,以地理空间为通道,拉开追古溯今的序幕。

身为公众人物,除了银幕与话剧舞台之外,你鲜少能从综艺节目、娱乐八卦中捕捉到胡歌的消息,甚至有网友戏称他是娱乐圈“失踪人口”。

​但其实胡歌一直以来都很活跃,他活跃在纪录片、公益活动与社会事务之间,在这样充实的忙碌里,他所努力的方向不是提升个人的名气,而是通过个人的名气,去传播更有价值的能量。

​譬如,2019年年底播出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就由胡歌担任旁白配音;今年,他又再次为纪录片《无尽攀登》配音。

​前者讲述与书有关的故事,后者回溯夏伯渝用43年实现登顶珠峰理想的历程,而胡歌在电影《攀登者》中所饰演的角色,正是以夏伯渝为原型来创作的。

图片

当演员,他能在人气与热度最高的时刻喊“停”,一转身,抛弃掉以往的优雅光环,变成大银幕上落魄的边缘角色,这份“专业进取心”,胡歌是不断用自己的选择来证明的。

​“社会责任心”这五个字,在他身上也体现得很到位;同样,这种不遗余力地积极参与,也总是会迎来正向的回馈。
 

Q&A

(以下Q=记者 A=胡歌)

图片

Q:2019年6月你加入了民盟,做这个决定是出于怎样的契机?在此之前,对民盟做过哪些方面的了解?

A:在我身边有不少良师益友都是民盟盟员,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有着非凡的造诣和杰出的贡献,令我钦佩。在交往的过程中,我更加感受到了这些师长好友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和他们在一起学习交流,我感到充实又快乐。很荣幸,通过上海戏剧学院王苏、厉震林两位老师的引荐,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民盟盟员。

Q:在加入民盟之后,你积极地参与了很多活动,尤其以“传播正能量”为己任,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民盟盟员这个新的身份,给你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改变和提升?

A:民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加入民盟后,我得到了许多前辈的关心和指引,通过对盟史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民盟先贤无私无畏的品格,坚持真理,持操守节的风骨,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盟员而感到骄傲。

图片

Q:这次参与纪录片《逐梦同行》的拍摄,走访了许多与民盟前辈相关的故居或地点,其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

A:《琅琊榜》中,梅长苏说过一句台词“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在走访了数位民盟前辈的故居,了解了他们的事迹后,这句话又在我的耳畔响起。

​民盟成立之初,前辈们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立身,则正直正派、自尊自强;为国,则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沈钧儒、钱伟长、史良、李公朴、闻一多等前辈以天下为己任,甚至面对牺牲也毫不畏惧,只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Q:在拍摄之前,有没有特地去了解过一些民盟前辈的事迹?

A:民盟的前辈们,有一种共同的品质,有学问、有良知、有风骨、有气节。比如闻一多先生,为呼吁民主和结束内战而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再如费孝通先生,为了经济的发展,到了八十多岁高龄还四处奔波,寻求贫困地区的脱贫途径等等。

Q:其实这不是你第一次参加纪录片的拍摄工作,相比从前的经验而言,这一次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A:作为一名新盟员,这次拍摄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学习机会,张澜先生在《四勉一戒》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这里与大家共勉:“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

图片

更多精彩内容
详见@上海电视周刊 近期出版的12月D期
- - - - THE END - - - - 

图片​​​​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