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爱专辑
《还爱》是阿哲近十年来我最喜欢的专辑。也是继《直觉》之后,我觉得每一首歌都好听的专辑。这张专辑词曲创作俱佳,整张专辑充满了诗意和探索。跟《直觉》一样,它不太像是一张商业专辑,而像是写给自己的一本日记,而跟《直觉》不同的是,《直觉》是顶流小张给自己的礼物,而《还爱》更像是成年人在沉淀之后的诚挚心声。
阿哲的每个专辑都有一个关键词,如果说《直觉》是“改变”,《下一个永远》是“离别”,《就懂了》是“悦纳”,那么《还爱》就是“感激”—— 对爱的开始感激,对爱的结束感激,对生命中所有遇到的爱感激。在听到这个专辑的瞬间,这个概念就击中了我。还爱发布于2015年,那个时候张老板的事业不算特别顺利,几年之内接连发生了一些蛮倒霉的事,记得有舞台剧被观众闪光灯晃到摔破额角,高速公路车祸,商演被骗观众愤怒丢瓶子,演唱会重感冒被迫取消……可是却很意外,在那段略显“黯淡”的岁月里,他做了一张“感谢生命中遇到的爱”这样的专辑。听到的时候,我有点惘然,有点叹息,更多的是感佩。
这张专辑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跟诗人夏宇(李格弟)的合作。阿哲跟李格弟老师在上一张专辑合作了一首很好听的哥特摇滚《你会为我犯错吗》,应该双方留下了蛮不错的印象。这张专辑阿哲专门向李格弟邀词,并且以李格弟老师的词为基础谱曲(这还蛮少见,一般都是先有曲再填词)—— 甚至还自创了一个“张信哲一百问”,回答了自己对世界对感情方方面面的看法,以便于李格弟老师更了解自己,可以更好的量身定做歌词。所以很好奇,李格弟老师是看了什么样的问卷之后,写出了这张以“感激”为概念的专辑呢?(又是想去李格弟老师家偷问卷的一天👻 )
据说在看过问卷之后,李格弟老师有交出十几首作品,张信哲选了其中四首,分别是《还爱》《柔软》《狂欢》《叹息书》,其中专辑同名曲《还爱》应该是第一主打,《柔软》是第二主打。我们就以这个脉络来听这张专辑吧!
《还爱还爱》
还爱是一首听着眼前就会浮现出画面,让你想起自己人生经历的歌。由李格弟老师作词,火星电台作曲,钢琴和木吉他缓缓流淌出旋律,是一首偏向民谣风的作品。这是一首写给成年人的歌,他会让你想起自己所有爱过和正在爱的人,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他们都共同在你的身上刻下印记,你说的话做的事,都曾被他们深深地改变。其实又岂止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呢?就算是你远远喜欢的人,哪怕是你看过的影片的角色,你喜欢的书中的人,你迷恋的idol,可能都曾深刻地影响过你。
是的,你所有曾经爱过的人,组成了你本身。 时过境迁之后,他们可能已经无法与你同行,那么,你还爱他们吗?
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同,但阿哲显然有自己的选择。他在歌中唱出了“所有爱过的人,我现在还爱”,时间像筛子,过滤掉了伤害、怨恨、嫉妒,只留下美好和感动,然后成为了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听过一个美国的心理学讲座,说人生命中遇到的第一个危险,以及你想出来的应对这个危险的方法,会变成让你受益一生的力量。我觉得可能,在生命中遇到的第一次奋不顾身的爱,也会内化成为你重要的一个人格吧。
我们总是看到,不爱的人永远很难去爱。而爱过的人,总是愿意持续的付出爱。
因为爱过,下次才更懂得爱,因为爱过,才会再爱,再爱。
这首歌让我看到,一个男人,阅尽千帆之后,仍然愿意去爱,仍然对世界充满温存。
这是我最喜欢的成年人的样子。
这首歌里有28个爱字,阿哲说有很认真的处理每个字的发音和唱法,让每个爱都不一样,都代表了在感情中的一种状态,你有没有听出来呢?这首歌的MV也很好看,有概念艺术的意味,值得反复观看。
下面两首歌是柔软和狂欢。
这两首词像是一套,狂欢写爱情的开始,而柔软写爱情的结束。这两首歌都蛮有画面感,让我很想为阿哲模拟出一个女主人公来~laf。阿哲说他唱歌的时候不会想某一个具体的人,因为人物一旦确定,就不浪漫了(咦,这个人是怎么做到又理性又浪漫的? )。那么我们也大而化之的描摹一个形象,而不是具体的人吧。hmmm......她应该是一个很美的女孩子,明媚开朗,聪明热烈,他爱她无拘无束的笑容,可是当她安静下来的时候,他知道她有很多不曾说出的秘密。他想要探求,想要靠近,却将她越推越远,可是他真的喜欢她呀,连她离去时脸上决绝的表情,他都喜欢……好啦,我要不负责任地以我模拟出的主人公来听这两首歌23333
这一年造型真的好清爽啊喜欢
《狂欢》
少年人的爱情,像春天开放的花,鲜艳热闹,让你忍不住想靠近,想倾慕。他们还有大把昂贵的时光可以挥霍,可以说我不怕。我喜欢少年人的感情,喜欢这种带着惨绿色的恣意。可是如果一个中年人,忽然放下了面对生活打造的层层铠甲,卸掉所有伪装,露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这种感情,会尤其让我动容。
就像狂欢的开头,跳跃的钢琴音符,像林间的小鹿在斑驳的光线里蹦啊跳啊,忽然就撞到了面前。
在那个瞬间,仿佛可以听到门吱吱呀呀地打开,听到了阳光照进来,冰层破碎的声音。
刺猬收起了刺,露出软乎乎的肚子。
牡蛎张开了壳,捧出最美丽的珍珠。
那个瞬间,他爱上了她。
他感觉到心中的那朵花,拱出泥土,抽枝发芽,一片一片开放,隐隐作痛,却又无比欢喜。
他忽然不再惧怕一切伤害,甚至伤害也能带来欢欣,因为那个瞬间,海水分开,她走过来。 好的,坏的,怎样都行,他只想爱,他只要爱。
一生太短,一瞬好长。
看到那个人的那一刻,宇宙停止了呼吸,星星闭上眼睛,太阳升落了几百万次,海水淹没了每一片大陆。
他可能没有说一句话,他可能永远也不会说。 但他知道,他的世界不会再是以前那个了。
如果说这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让我们相信有神迹存在,那么一定是这个相遇的瞬间。
柔软的MV真的好好看
《柔软》
与狂欢的开头,小鹿乱撞一般的钢琴截然不同,这首歌刚开始,弦乐器就营造出清冷的萧瑟感,搭配张信哲好似薄雾一样的音色,就像秋天的风刮过,叶子一阵阵地落了。而你知道,树叶会落,她会走,心上的那个人,再也无法挽回了。他的心渐渐冰冷,连呼吸都带着寒意,可是即使这样,他还是想着她呀,想着她的执拗和不服输,想着离开他之后她会不会孤单,想着她会不会在寒冷的天气里,双手交叠也只能拥抱自己了。
是的,我喜欢这首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首失恋的歌,但与以往的哲式苦情歌不同,并没有丝毫的自怨自艾。他虽然一心念着对方,但并没有放弃自我。他唱着“虽然生命很难,我的心仍然柔软,虽然你不再爱我,我依然爱我自己。”其实我第一次听到这里的时候,会自然而然以为“虽然你不再爱我”下一句会是“但我依然爱你”,听到我依然爱我自己时,不禁为歌词点赞,是啊,这才是成年人的爱!低到尘土里的爱,往往误己伤人,一个人只有能爱自己,才能真正的去爱别人。
下一句是我最喜欢的,“时间的味道,苦涩又美好,苦涩美好到啊令伤心的我,感到羞愧,无以为报”,这好像是一种只能感受却很难用语言表达出的感觉。怎么解释呢?我想想……当我们被美的事物冲击的时候,会有一种幸福和感恩,会想要报答这样的美好。就比如我们听到一首好听的歌,它治愈了我们内心的伤害,难免会生出感恩之心,希望答谢声音的主人。再比如,在演唱会上,当阿哲看到满天为他点亮的星海时眼中浮现出的水汽,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吧......无以为报。在这首歌里,爱情虽然结束了,但时间冲刷着伤痛,一遍一遍品味着的,夹杂着苦涩的美好,仍然让他感激到羞愧,不知如何报答。
可是,就算一个成年人,真的做到能够尊重自己,克制而忘我的去爱对方,珍惜爱情的一切美好——他真的把一切都做到了爱情最好的样子,那么带来的伤痛会减少吗?也并不会啊……伤害像把利剑,如果不能刺向别人,那么也只有刺向自己了。那种痛苦,无以匹配,它会让你怀疑,是不是会有一天,真的会死于心碎。
这两首歌,我都好喜欢,喜欢的程度难分伯仲。
能够感受美,感受爱,经过社会的洗礼之后仍然可以表面刚强,内心柔软,这都是特别戳中我的特质。
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丧失了这样的能力,真好,他还没有。
李格弟老师还有一首词是《叹息书》,hmmm,这是一首我听了就会困的歌。鉴于现在是深夜两点,略过吧23333
每天到底有多少人死于心碎
《第三者》
除了柔软和狂欢,我在这张专辑这最喜欢的就是《第三者》了。李荣浩的曲写的真好,何启宏的词也不错,开头的号声太来劲了,让我想起我最爱的动画space cowboy bepop~~给编曲老师加鸡腿。当然最来劲的还是阿哲的演唱啦!我这么喜欢看歌词的人,这首歌听前三遍愣是没注意到唱的内容是什么!因为太好听了啦。绝对不是夸张,主歌部分的转音在线鲨人,副歌部分真假音转换不能更过瘾,“天枰在恍惚”这句好像在听skyfall。简直太喜欢了!一人血书阿哲多唱爵士啊!您天天住上海,中国爵士第一城,下次改编一下自己的经典情歌,开个室内爵士乐小型live好不好嘛!(好啦我去睡啦,梦里啥都有)
除了这些歌曲之外,本专辑还有三首节奏蛮轻快的小品《Mdada》、《决定》、《不懂》,都蛮好听的。字数所限,不赘述啦。
《还爱》另外也收录了三首OST《爱你的宿命》,《焚情》,《爱你没错》。《爱你的宿命》是当年大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主题曲,蛮好听的,也是本专辑的三首ost最知名的一首。黄轩参演了这首歌的MV之后,没多久事业就一帆风顺,大红大紫了,也和哲哥建立了蛮深厚的个人友谊,不但歌时代2亲临现场,民潮展中也再次献声解说。阿哲真的很旺男神,陶喆啊,李荣浩啊,很多人都是跟阿哲合作之后红起来的,所以说,希望新人们多多和阿哲合作哦,很灵的!
《爱你没错》是这三首OST里我最喜欢的一首,当然可能跟我是古剑奇谭玩家有关。在我当年半夜不睡觉通古剑的时候,真的想不到有一天会听到阿哲唱兰玲的主题曲。(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尹千殇啦~吾是清都山水郎~)
《焚情》是秦时明月的主题曲,听起来就超级地难唱,是一首主歌把不准调,副歌喘不匀气的神奇歌曲。感觉自从有一次live没有太受好评,像张老板这种喜欢挑战自我的男人,说什么也要放进未来式里一遍又一遍的唱……23333。
咦?是不是可以get到一种新的点歌方法呢?阿哲老师,我打赌你已经唱不好柔软、狂欢或者第三者了,对不对!
张信哲:谢邀,已拉黑,勿扰。
hmmm.....
还爱专辑到这里已经说完了。怎么说呢?年轻的阿哲在唱情歌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可能可以称做“纯真”和“破碎”。在他构架的与女主一段段恋情的歌曲里,总是带着懵懂和疑惑,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离开,会放手。这在一个成熟男人身上,多少会显得虚假。而张信哲用纯净的个性和清澈的声音,让女孩子们相信了,让她们看到男人心中那个在爱中跌跌撞撞的小孩子,那个小孩子真的不明白,真的会受伤害。
可能这种感情的表达是有时限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抛弃了这样的表达。
他像其他人一样,描摹起都市里惯常的情感——寂寞高脚杯上的冷漠刺青,谁搭了谁的顺风车,我的双人床上有个空位,你要不要占缺?这些歌都很好听,在音乐的探索上也都有珍贵的意义。 但是,我总觉得,这些表达丢失了他身上最珍贵的特质。
他最珍贵的地方并不只是音色,而是他的歌里特有的对爱情的虔诚和真挚,是别人学也学不来的。
然而,2015年的还爱专辑,让我觉得那个张信哲又回来了。
但他不再是之前那个懵懂少年,他是洞悉世事之后,却仍然转身,选择了勇敢去爱,用最真诚的方式爱。
莽撞不是勇敢,明白了所有危险,仍然朝着那片光走去,才是真正的勇敢。
勇敢可以是披坚执锐,昂然向前。勇敢也可以是亮出软肋,无畏地接纳,无惧地去爱。
就算世界给的是伤害,但他仍然感激,感激你,感激爱,感激所有的拥有。
他会一直还爱,还爱。
从来没喊过当年的fans口号,那么这里也喊一句吧: 🎶 📣 山无棱,天地合,一直还爱张信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