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训练者的6大改善策略:

发布时间 :2022-01-10
​​

顶尖长跑选手除了拥有极高的最大摄氧量 (VO2max) 和乳酸门槛 (Lactate Threshold) 值外,具备优良的“跑步经济性”(或称“跑步效率)”也是从芸芸精英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在运动生理学角度,“跑步经济性”可介定为每跑1公里身体所需要的摄氧量 (mL/kg/min)。其数值可透过专业实验室心肺功能仪器和跑步机,在模仿比赛配速下检测。当数值越低,则反映身体使用氧气的效率越高 。以下分享六种文献提出的改善策略:

 

1. 耐力训练 (Endurance Training)

- 这泛指跑手的年资、训练量和模式。长跑跟其他运动项目一样皆需经过日积月累重复锻练,才能变得技巧纯熟。有针对运动员长期表现的研究发现,很多精英选手的VO2max值在年青期后逐渐趋向平台,反之跑步效率则可持续提升 ,令个人成绩在成年阶段仍能不断突破。(这现象在长途耐力项目尤其明显,如 Eliuid Kipchoge 和 Mo Farrah 已年届30多岁,但近年亦不断勇创马拉松佳绩)

- 对于一般业余跑手而言,循序渐进增加训练量 (里数)能令身体跑动更自然流畅,而加入高强度间歇训练 (HIIT) 、斜坡跑和沙滩跑也是常见的做法刺激肌肉,提升力量,间接有助改善跑步效率。

 

2. 重量训练 (Resistance Training)

- 坊间一直有说法指重量训练会阻碍长跑练习,影响跑者筋骨灵活性。然而,近年文献已清楚指出适量重训并不会引致过分肌肉肥大和削弱心肺功能,反而它能促进神经系统建立 (neural adaptation),募集更多运动神经元,改善平衡协调,令肌肉发力更有效率,并减少劳损受伤的机会。

- 重训的效果视乎动作选择和作息配合,初接触者建议可多选与跑步动作较相似(movement-specific)的练习 (如弓步和单腿蹲),并要注意休息 (尤其初期常见的迟发性肌肉酸痛)。

- 研究亦指高负重(<6RM)和低负重(≥6RM)的重训练习同样有助提升跑步效率达5%以上,现时世界各地不少顶尖选手皆会把重训列入恒常课表中。

 

3. 增强式/ 爆发性训练 (Plyometric/ Explosive Training)

- 这类训练泛指牵涉瞬间肌肉发力的动作,如一些快速跳跃弹地练习,从而加强双腿刚性 (stiffness)和神经协调 (neuromuscular control),令每一步的能量释放和回弹储存像弹弓般更有效率,减省力量消耗。

- 不少教练都会加入这类动作 (多为自身体重)于动态热身环节中,又或配合其他工具如栏架和跳箱作独立一课训练。

 

4. 柔韧性和伸展 (Flexibility and Stretching)

- 良好的柔韧性过往被视为成功跑者的特质,但这种说法近年受到一定质疑。有研究证据显示躯干和下肢柔韧性较差的跑者反而拥有较佳的跑步效率,这与他们具备较高的双腿刚性、弹性能量储存和盆骨稳定性有关。

- 然而,在运动医学角度,局部过紧的肌肉会造成肌肉不平衡和增加伤患风险,并限制下肢摆动幅,间接影响步距。故此,建议运动员仍应全面考虑表现需要,作适量伸展放松训练。

 

5. 低氧/高原训练 (Hypoxic/Altitude Training)

- 泛指在低于正常水平面 (Sea-Level) 氧气含量的环境下作练习,此方法过往在高水平耐力运动十分流行。运动员多会前往空气稀薄的高原环境受训或/和居住一段时间,刺激体内更多红血球生成,令身体运氧能力提高,间接提升跑步效率达3-5%不等。

 

6. 营养补充品 (Nutritional Supplement)

- 过往不少运动补充剂品如咖啡因都宣称能提升耐力表现,而近年膳食硝酸盐(dietary nitrates)则引起各国营养学者关注。

- 一些食品如绿叶类蔬菜 (包括生菜、菠菜和火箭菜等)和红菜头汁(beetroot juice)皆含丰富硝酸盐,能增加体内一氧化氮 (N.O.)制造,调节血管扩张,加速养分输送,并提升肌肉收缩和线粒体功能。 

- 近年更有研究指出,短期3-6日的硝酸盐补充饮食能提升摄氧效率达5%。其对比赛表现的真正影响亦有待进一步研究,但长远仍值得广大运动员和教练注意。

除了以上六种策略外,理想的跑姿技术也是提升跑步力学效率之关键,例如减少落地制动力(braking force) 和过量垂直震荡 (vertical oscillation),这可透过专门分解动作,如抬腿和蹬腿练习改善。部分时下装备如跑鞋、鞋垫和压力衣物的物料设计亦宣称能减省能量流失,有助发挥。

 

更多专业体适能训练知识学习,可以来我的知识星球: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