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影片以一个小剖面所揭示的血淋淋的社会现实,由救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格列宁展开。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将喜剧元素融入反映沉重、压抑的社会现实中。
影片前半段,将很多社会主题包裹在喜剧的外壳之中。徐峥扮演的程勇“召唤”队友的过程,带出了人生百态,有因病离家的小镇青年、有因孩子唤起求生希望的城市中产、有靠QQ互通信息的庞大病友群,也能看到卖假药的“假院士”、看到唯利是图的国际公司、甚至看到热闹喧腾的印度街景。药,宛如一面多棱镜,映照出一个我们听过却不一定看过、看过却不一定经历过的世界和人生。
而影片的后半段,则将人物性格的发展包裹在了更为抒情的氛围之中。换了发型的程勇一次次经历心灵的触动和拷问,过去的经历如同种子,在他心中渐渐长成大树。剥除了“利益”这个元素,电影更多地让人思考自己与他者、个人与社会、情理与法理的关系,与主人公一起体验了精神的成长。而这样更加偏重内心追索的内容,也让电影获得了更大的开度:正是在这样的对话中,个人得以获得更开阔也更沉着的生活,社会也在每个人的努力中得以改善与进步。
《我不是药神》还塑造了一群热爱生活、努力活着的角色。片中的人物,因为疾病而生活不易。但人之所以伟大,就是面对坎坷和磨难时不轻言放弃的决心。那份求生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如同一把钥匙,找到了影片震撼人心的锁眼。影片中,那位患病的老奶奶对警察说的话可谓影片的高光时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朴素至极的话,满含着悲凉却执着的生命力量,而这份力量里,饱含着人们最真实的对生活的热切向往。影片的海报中,除程勇和刘思慧外,所有的人都是面色憔悴,形容枯槁,有的人脸上还挂着口罩,因为这些人都是白血病人。但注意他们的表情会发现,他们都在笑,哪怕是虚弱的微笑、疲惫的微笑,因为他们“想活着”“不想死”。也恰是因为这样的念头,程勇甘愿冒违法的风险去海外带药。因为他的想法很简单——这些人虽然困顿,但是有活下去的渴盼与信念,自己能做一点是一点。
我不是药神,你我皆凡人。也正如程勇所说“他才20岁,他只是想活命,他有什么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