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亲河” 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1-19

​​自美国人卡逊于1962年发表《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环境破坏作了反思后,引起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的多次视察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中国“母亲河”的生态保护工作,深切嘱托黄河流域各省市:只有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需要提供政策规划全保障。“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生态建设,政策保障势在必行。S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积极出台相关规划,展开工作部署,将黄河流域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此举不仅以“必胜之姿”,为细致有序地展开一系列保护行动指出了明确方向,也是以“全省之力”,为人民群众享受黄河之利绘就了美好蓝图。因此,完善的政策保障,守住一条“红线”,才能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需要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传统产业模式尽管带来了一时的经济快速增长,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产业融合就是关键之举。陕西省延安市壶口镇,利用被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的壶口瀑布,在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明确旅游发展战略。近年来,不断加快壶口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色创办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使壶口的知名度及宜川旅游产品的品牌得到提升。依托旅游产业模式,全县的生态农业、果畜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交通运输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因此,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目标,更寻找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平衡点。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美好生活更难以实现。只有完善政策保障,与时俱进开展保护发展工作,才能真正不负青山,才能迎来“青山定不负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