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1957年的电影《十二怒汉》,写点感想。
1、结局导演并没有告知观众真相如何,男孩究竟是不是凶手。这部电影虽然通篇都在讨论男孩是否有罪,但真正想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却不是证明他是否有罪,而是秉持程序正义,在疑罪从无的原则下提出合理质疑,考虑各种可能性。俗话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但也绝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2、从最初的一票无罪,到最后的极限反转,整个过程其实是这十二个不同身份的人价值观碰撞的结果。每次投票,不管投有罪无罪,他们在投票的当下都有各自的理由。各自理由的背后,是各自为人处世观念的体现。片中多数改投票的人,他在讨论中发现新的疑点,而新的疑点又与自身经历相悖。如果坚持之前的投票那无疑是在否定自我,这是违心的、“不合理”的,于是他只好更改投票。因此,投票结果已不仅是遵从逻辑论证,更是遵从了他们各自的本心。片中合理怀疑的合理性其实不只针对案情真相,更在于对他们个人而言是否“合理”。
3、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10号对穷人有偏见,认为犯罪是穷人的劣根性,后来当他歇斯底里争辩时,几乎所有人都离席沉默;7号觉得不耐烦想草草了事而改投票时,11号愤怒质问,因为他们的选择事关人命,而他们之中却有人不当回事。
人性、管理学、社会心理、司法公正等等,这部电影折射的点很多。影片结尾,十二个人分道扬镳,但这场短暂的讨论必将影响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所要面对的各种抉择,而观众也能从电影中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