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跨出舒适圈?”
“舒适圈”三个字就像是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只要提起来,就会让内卷成皮卷尺一样的职场人倒地不起。
相信你也经常听到“踏出舒适圈”这样的劝告,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数据显示,从业时间越长,所学的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程度越低。
大家嘴上说着“舒适圈躺平”,但为了更好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选择“跨行业跳槽”。
有的人踏出舒适圈,开拓了新的舒适圈;不少人被迫踏出舒适圈,也谋求了更好的发展。
圈内圈外,都是职场。
而对于运动员来说,“破圈”转型再就业,可没职场那么简单。
运动员都是怎么转型的?他们转型后都去做什么了呢?
我们有幸采访到张嘉豪、王思博、邝海兰这三位不同赛道的运动员,了解运动员赛场外的反转人生。
Vol.1
孤胆张嘉豪
比热血漫画更燃
张嘉豪
单板滑雪运动员
孤胆英雄,以心中的道来笑对非议,一人执剑走天涯;
热血漫画,为了梦想孤注一掷,高燃奋斗赢到最后。
选择大侠乔峰还是热血的航海王,每个人自有考量。张嘉豪没有选择,他的热爱成就了新的传奇。
滑雪场上的张嘉豪/图
2021年10月15日,远在智利比赛的滑雪运动员张嘉豪,分享了休息时去火山上滑雪的经历。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故事,已经在半个地球那边的祖国,沸腾了。
跳台上的张嘉豪/图
一则《一个人的冬奥》短视频的迅速走红,让大家看到了这个26岁的“大龄”现役滑雪运动员。
而十年前,在17岁这个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刚毕业在酒店做面包师的张嘉豪,才第一次见到单板滑雪。那一眼之后,属于滑雪运动员的人生拉开帷幕。
张嘉豪在滑雪场上/图
此后两年,张嘉豪开始了半工半滑的冰雪生活。早上七点从酒店下了夜班,就搭车去几十公里外的滑雪场。晚上十点回去继续上班,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就为了能滑上几圈。
“那时候只要站到雪上就高兴。直到现在,一说去滑雪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没有教练,他就给教练、队员带去自己做的面包,混在队伍里蹭课跟着练。
正是这两年的“面包外交”,让张嘉豪走上了赛场。
赛场上的张嘉豪/图
2014年,19岁的张嘉豪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从此他便认定,“单板滑雪就是自己要做的事业”。
跟大家口中为了梦想孤注一掷的热血漫画主角不同,张嘉豪并非放手一搏。工作的经验、社会的责任,让他做出了冷静的选择——
“在滑雪带来的收入能够糊口之后,才辞去了面包师的工作。”
张嘉豪(中)比赛赢得奖金/图
此时,一心一意沉浸在滑雪场的张嘉豪,跟冬奥会还是两条平行线。
直到2016年,在一场新西兰的比赛上,张嘉豪拿了全中国最好的成绩。
“冬奥会,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21岁的张嘉豪/图
而这时,他已经21岁了。
同龄的滑雪运动员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老将”。张嘉豪没有国家队的身份,冬奥会是从零开始。
他没想过进国家队。
“冬奥会对所有运动员来说都是大浪淘沙。我自己的年龄和技术毫无优势。”
训练中的张嘉豪/图
于是他选择参加世界各地的比赛,努力跻身全世界前30,去赢积分,来争取一张冬奥会的门票。
这对于所有运动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更何况张嘉豪没有任何后勤保障。
从报名赛事到机酒预订,都要亲力亲为,在疫情期间更是状况百出:每天打5个小时的电话沟通签证问题;去智利的签证两次被拒,辗转四十个小时才抵达赛场;转机两次赶到瑞士,来不及倒时差,落地就比赛。
张嘉豪在隔离期间自行训练/图
张嘉豪不是热血漫画的主角,奇迹没有发生。
在世界各地比赛两年,张嘉豪止步于冬奥会倒计时第五十天。
场下的张嘉豪/图
从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到堂吉诃德,网友给张嘉豪起了诸多颇具孤胆英雄意味的称号,而在他眼中,自己就是“不服”。
“人在做事的时候,很难跳出来看自己。”
人们常用“天才”二字,来抵消成功者付出的努力,张嘉豪认为自“不是年少天赋高,也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但是他确确实实站在梦想的大跳台上,站在大家面前,用一块滑雪板,告诉我们只要去做,就不会后悔。
即便我们只是囿于烟火人间的“小人物”,即便我们只是走在了主角光环的边上。
张嘉豪还在一直前进/图
现在张嘉豪已经回到了北京的家中。出发前,他去烫了酷爱的卷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再烫一遍,从头再来。
接下来,他会继续完成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学业,对于未来,他始终看向雪场的远方。新的起点,不变的热爱,归来,仍是滑雪场上最燃的启明星。
张嘉豪的转型寄语
最重要的不是结果,是原动力,用原动力去产生其他的价值。做之前要思考清楚,你愿意为你所热爱的事情付出多少代价。
Vol.2
王思博&RoyWang
橄榄球打出来一个艺术家
王思博
前橄榄球运动员、光绘艺术家
2021年5月,前橄榄球运动员王思博,与他的“新行社团队”完成的全球首次人车共创,在2021平方米的空地上,绘制出了世界最大面积的光绘摄影作品《光之天籁》,打破了之前自己创下的世界纪录。此时的王思博,是RoyWang。
王思博与RoyWang,是他两个身份的分界线。
“我希望别人叫王思博的时候,说的是橄榄球运动员;一提RoyWang,就是做光绘艺术的。”
王思博/图
“王思博”,是被体育光环加冕的一颗运动员明星。
12岁的时候,王思博被体校教练发掘,练铅球投出区级比赛第二名;后来改练铁饼,连续五年获得北京市铁饼比赛冠军。
高三陪同学参加体育特长测试,意外被国家橄榄球队主教练郑红军一眼相中,命定般与橄榄球相遇。高考以全国前十的成绩,如愿进入了有“橄榄球明星队”的中国农业大学。
大一下学期,正式入选国家队,此后接连参加了八场国家队比赛。毕业后又顺利签约日本的橄榄球俱乐部,开启了四年半的旅日运动员生涯。
比赛中的王思博/图
国内小众的英式橄榄球运动,为王思博打开了走向世界的门。正是这扇门,让他遇上了国外流行的光绘艺术,属于“RoyWang”的光芒正在觉醒。
命运的考验总是突如其来。
2012年,25岁的王思博正值运动员的巅峰时期,严重的伤病却让他再也没机会走上赛场。
“直到现在,我也觉得这是一个至暗时刻。本来我预期是一直打到现在才退役。”
术后的恢复期很漫长,好在家人、尤其是从大学一直步入婚姻的爱人,他们的持续陪伴与鼓励,让王思博的世界再一次照进光亮。
他决定退一步,走进校园,推广橄榄球这项运动。但是这份工作并没有持续多久。
赛场上的王思博/图
因为RoyWang的机遇在此时不期而至。
在运动员时期的光绘作品被企业看中,王思博转型成为了高级品牌经理RoyWang。经过四年的技术打磨,RoyWang凭借一副《奥维耶多之花》获得世界光绘大赛特等奖,同时,他也成为世界光绘联盟的第一位中国顾问。
奥维耶多之花/图
现在,他提起这幅作品,笑称是自己“当时水平有限,只能绘制一些简单的花卉”。
实际上,这位中国光绘领军人常常在背后演练上百遍,每一遍都充分调动运动员本能的肌肉记忆的优势,高强度演习,才能完美掌握每一个节点,并在坚守新媒体光绘艺术的同时不断创新。
胡同里的大英雄/图
这几年,RoyWang开始组建团队,并致力于将中国风作品推向世界,在新潮的光绘艺术中,再注入全新的中国元素。
2018年7分钟绘出《龙舞北京》,祥云中一条金龙点亮了670多平的王府井大街,一举打破世界纪录。
龙舞北京/图
《山海经》神兽闪现神州各地,奇珍异兽在街头破次元现身,RoyWang也破圈被大众熟知,光绘艺术更是首次受邀,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羡煞一众国际光绘爱好者。
疫情袭来,《白衣天使》系列作品温情上线,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身边都亮起了光芒,宛如希望之光的使者,守护生命的光辉。
从《十二生肖》到《粤绘神兽》,从贵州小镇,到广州街头,独属于RoyWang的国风光绘创作,正在填满祖国山河。
2022年,退役的第十年,这是运动员王思博预想中的理想退役时间,也是梦想的光芒再一次指引光绘艺术家RoyWang走向更广阔未来的涅槃时刻。
从让橄榄球走向中国,到让中国光绘走向世界,王思博与RoyWang都抓住了梦想的那束光。
王思博的转型寄语
绝望中总有转机,人要向前看。
Vol.3
全能老板邝海兰
“入错行”的国际级运动健将
邝海兰
前皮艇运动员、明星体能康复专家
普岚运动美学空间创始人
一个“入错行”的运动员,能走多远?
邝海兰,前皮艇运动员,用“入错行”来评价自己14年的运动员生涯。
在父母的引导下,佛系的邝海兰“错入”体育这个必须要赢的行业;在教练的栽培下,顺势而为的她又“错入”皮艇队去乘风破浪。
就是这样一个“入错行”的小镇姑娘,16岁时在世界青年皮划艇锦标赛上, 拿下我国第1块世青赛奖牌;2009年世界杯中更是拿下一银一铜,次年被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2021年作为运动康复师帮助中国队员备战奥运。
邝海兰帮助运动员进行运动康复/图
这些成绩足以证明她作为运动员的天赋与努力,但是在她眼中,这背后更多的是“责任”。
与大部分运动员不太一样,大部分因为热爱所以选择,而邝海兰则是因为选择所以热爱。
“我不是一个好胜的人,但我在意这个过程里的自己是否尽力了,是否对得住与自己一起付出的人。”
一次次乘风破浪的原动力,不只是来自于对赢的渴望,更多的是不辜负自己背后的人:无愧于送自己进队的父母,无愧于挖掘自己潜力的教练,无愧于信任自己的搭档。
一心想赢的人,会变成金字塔尖的一颗明星,激励后来者勇往直前;背负责任的人,会在攀爬的天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与同行者并肩前行。
在役时,邝海兰就不由自主地思考退役之后的路——小众的比赛项目、持续的伤病让她不得不提前思考未来的方向。
邝海兰帮助运动员进行运动康复/图
在一次偶然的训练中,随行的康复教练简单的几下手法就解决了肩部的疼痛的经历,给她之后的“运动康复”事业埋下了信念的种子。
退役后,邝海兰就开始了长达十年转型创业之旅。
从找师父学技术,到海外进修,再到进省队、国家队进行实践反哺......十年间,邝海兰经历了“孟母三迁”式的开店搬店:遇到运营瓶颈,果断关店去学习,时机成熟后,即使在疫情之下的这两年,又毅然连开两家连锁店。
创业的核心只有一个——体能运动康复。
邝海兰(左一)参加运动康复活动/图
创业的纽带,则是陪伴了自己整个青春的体育界同仁。
在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的帮助支持下,邝海兰有幸跟随体能康复专家陈方灿博士进行技术学习,并因过往运动员的身份获得运动队相关的资源,遇到困难时又得到各方的支持与帮助。
商海沉浮,“佛系”邝海兰用“顺势而为”四个字来总结这十年。
邝海兰新店开业讲话/图
“现代社会会奖励勤奋、踏实的人,你在抱着一种对社会谋福利的心态默默做事的时候,是会有人帮助你的,也会有人在其他地方回报你这个福报。”
邝海兰记得承受的每一处恩惠,并悉数回馈给整个行业。不少刚退役的师弟师妹找她寻求出路,她全盘接收。为后辈找老师、解决住宿,有意愿的就直接在店里就业,有创业想法的就帮忙拉资源。
创业过程很苦,她更愿意自己先尝。
“因为我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希望适合的师弟师妹,也可以这么走过来。现在我有能力,带着你们走。”
邝海兰(中)任东京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教练/图
拒绝“女强人”的头衔的她,在疫情重击下,连开两家店,迎来事业的春天。
接下来,这位“入错行”的运动员,正在争取能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再次自己贡献力量。
邝海兰的转型寄语
顺势而为,做好眼前的事情,抓住当下的机会。
如果最终结果自己能接受,并且不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就大胆去做。
无论是拼尽全力走上更大的赛场,还是怀着遗憾走下梦想的赛场,上场下场之间,运动员身份的流转,都为了赢下人生的主场。
没错,赢下人生的主场!
这也许是我们普通人也热衷于观看冬奥会的原因——不但为了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为了看到平凡人如何一步步走向胜利。
即使在北京冬奥的赛场之外,拼搏的,进取的,不服输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不断地为运动员人生中创造着转机。
“重启,下一个赛场”
在冬奥会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时间,为了帮助解决退役运动员转业、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运动员“焕新计划”联合直直公益·羚羊计划,推出「重启 下一个赛场」退役运动员职场辅导专题。
我们从数十个行业领域,邀请到了18位资深职场人、创业者、高管、大V等,一对一深度辅导了16位退役运动员。
针对创业、简历面试辅导、个人IP打造等多个运动员再就业难点,进行了专业的线上咨询,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帮助。
辅导课后,运动员们好评如潮,纷纷发来体会与感谢。
导师们此次一共奉献了超1200分钟的就业辅导时间,我们将以10min/L的比例,折算为牛奶,与羚羊计划一起,捐赠给可可西里救助站的小藏羚羊作为口粮。
仅这一次的辅导,就足够满足一只小藏羚羊半个月的用量。
★
赛场的光芒还在照耀,转过身来,那奔流不息的是人生的汪洋。2022年,“焕新计划”将全面升级职业发展中心,完善现有的课程服务,搭建运动员所需的平台,致力于帮助高水平运动员顺利度过退役转型阶段,并良好应对职业发展各个阶段中不同的挑战。
在职业发展的路上,“焕新计划”也会持续探索更多可能性,为运动员提供更多机会。2022,我们一起并肩同行!
“重启,下一个赛场”
公益合作伙伴
羚羊计划
邀请自身职场人,为应届大学生提供职场辅导,助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辅导时长还将以10min/L的单位折算成牛奶,捐赠给可可西里的小藏羚羊。
特别鸣谢
“焕新计划”是北京思博锐体育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发起的一项创新型公益教育项目,项目以关心运动员可持续发展为初心,是针对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下的高水平运动员的个人可持续发展与职业转型发展的系列性公益支持计划。项目将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整合实践课程帮助高水平运动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补充知识、开拓视野、提炼技能、减少职业转型压力;同时帮助运动员关注赛场外的个人发展目标,使他们能够发挥最大的潜能并持续追求个人的理想人生。
了解更多招生及“焕新计划”的信息,请关注“运动员焕新计划”微信公众号、“运动员焕新计划”新浪微博,也可添加思博锐小秘书微信(SPORiT_ALLSTAR)反馈您对“焕新计划”的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