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信公众号:资产交易信息
第一章 行业概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产生的,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形成物与物、人与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可分为四层组成架构,分别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图 物联网产业链全景图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所发布的《 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全球物联网收入将由2019年3430亿美元(人民币2.4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1.1万亿美元(人民币7.7万亿元)。图 物联网应用场景
图 物联网组成架构图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产业链价值链商业模式
产业链
物联网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基础硬件提供商、基础软件提供商、感知设备提供商、网络传输服务商,中游的平台服务商、应用服务商、边缘计算服务商以及下游的个人、企业、政府等最终用户。
▷ 上游的基础硬件提供商为物联网各个组成架构层提供芯片、无线模组等基础硬件设备,基础软件提供商为物联网各个组成架构层提供系统软件、控制软件等服务,而感知设备提供商主要为物联网的感知层提供感知设备,网络传输服务运营商主要在物联网的传输层提供网络传输服务。
▷ 中游的平台服务商主要在物联网的平台层提供平台服务,按服务类型可分为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及应用开发平台。中游的应用服务商主要在物联网的应用层提供具体应用场景服务,目前物联网已广泛应用到安防、交通、工业制造、家居、物流、农业等领域,应用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展。中游的边缘计算服务商主要用于优化云计算系统,在网络边缘执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 下游主体为物联网的最终用户,包括个人、企业、政府等。
商业模式
▷ 运行商主导型:电信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无论业务的开发、推广,还是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等,均以运营商为主力。
▷ 系统集成商主导型:由系统集成商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通过整体方案连带通道一起向用户提供业务;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即是运营商经过系统集成商间接向客户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 软硬件集成商主导型:实力强大的软硬件集成商(iPhone模式),通过将自身硬件制造或软件开发领域的优势整合,如创造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与运营商和软件开发商合作等举措,形成一个综合个体主导生态系统,从而发掘甚至创造出新的赢利点,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 软件内集成商主导型:主要指google的“Android”商业模式,与“iPhone模式”类似的是,该类商业模式需要集成商和运营商合作开发相应的软件和应用平台,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应用开发者以及广告商的参与。
▷ 政府主导型:一般由政府等公共事业部门搭建公共平台,客户租用或者购买平台以及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并支付相关通信费用。▷ 用户主导型:客户承担了物联网平台的全部费用和整个服务体系的搭建。
▷ 云聚合型:是一种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以用户服务为中心,根据已有的运营平台和业务能力,针对目标市场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用户、商家、其他市场参与者共同创造价值的网络商业模式。2.2 技术发展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以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技术是数据采集的入口,作为感知物品及其所处状态、环境各种信息数据的底层元器件,为物联网体系获取外界信息并加以转化传输。根据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阶段,当下的技术新趋势是传感器与MEMS结合。
MEMS传感器集成通信、CPU、电池等组件及多种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易集成等特性,能够使产品更加智能,在消费电子和医疗领域(与IoT结合)应用广泛。随着MEMS、数据算法等技术的发展并与传感器深入结合,未来的传感器系统将更加微型化、综合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2.3 主管部门和政策监管
▷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职责是研究拟定行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
▷ 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专业委员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 国家版权局,我国实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要负责软件著作权登记、软件源程序封存及保管、软件著作权转让或专有许可合同登记等职责。
▷ 行业相关的行业组织主要包括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行业分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等。这些协会主要为物联网行业的企业发展提供咨询指导、信息交流、行业研讨、产品推广等各项服务,促进行业与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 国际自律监管组织上有国际电信联盟(简称“国际电联”、“电联”或“ITU”,包括ITU-T、IEEE、IETF和MEF)、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CDMA发展集团、TD-SCDMA产业联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Wi-Fi联盟、蓝牙技术联盟和JEDEC协会(固态技术协会)。
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
3.1 行业综合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图 物联网50主营收入
图 以广和通为例分析主营结构
3.2 行业发展和驱动机制及风险管理
行业发展和驱动因子
2020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6万亿元,电信运营商大力推进“云网融合”战略,2020年,以IPTV、云计算、大数据为主的固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6.9%,增速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9.1%,其中,云服务收入增长高达85.8%。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5.94亿户,普及率为113.9部/百人,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设备达到11.36亿户,全年净增1.08亿户,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占移动网络连接总数的比重已达41.6%,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与移动手机用户规模差距不断缩小。
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设备中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公共事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18.5%、18.3%、22.1%。在政策、技术推动以及疫情的影响下,服务于公共事业的智慧终端如智能水表、电表、气表等应用明显加快,增速达19.2%。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万物互联进程,未来移动网络连接的重点将从“人”转向“物”。
驱动因素
1) 技术升级促进行业发展
物联网是技术驱动型行业,物联网的四大组成架构,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需要多种物联网技术作为发展支撑,技术的变化发展对物联网行业有显著影响。物联网技术变化发展较快,MEMS技术、NB-IoT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等新兴技术逐步进入到物联网行业中,明显加快了行业发展步伐。
2) 社会智能化发展
需求推动行业发展随着科技发展进步,智能化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物联网具有智能化的显著特性,能迎合社会智能化发展需求,尤其在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和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方面,物联网的智能化提升能力尤为突出。社会智能化发展趋势促使社会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逐步提高,物联网行业发展空间将逐步扩大。
行业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1)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规范物联网发展
涉及多项技术,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而物联网缺乏互通互联的技术标准影响到不同技术之间的互操作性。当前,物联网信号接口标准和数据模型标准等基础共性标准问题较为突出,需进一步改善。
2) 信息安全问题突出物联网当前发展
出现信息来源逐渐拓宽、数据量高速增长、终端感知设备不断增多、通信技术种类不断增多、应用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终端用户数量高速增长等状况,在这些现实状况下,对物联网信息数据安全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
3) 核心应用驱动力不足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安防、交通、物流、工业、家居、农业等领域,应用领域还在扩展,但是物联网发展仍缺乏核心应用驱动力,大规模的应用落地场景仍未出现。
3.3 竞争分析
▷ 全球竞争格局:物联网产业体系涉及主体众多,竞争状况较为复杂,从全球市场来分析,中国在 NBIoT 领域发展处于领先位置,包括 NB-IoT 芯片、NB-IoT 基站建设等领域,而在其他物联网基层技术上,如传感器、传感器芯片、无线模组、RFID 等领域仍以美国、日本、德国等为领先者,中国在这些领域发展步伐加快,但和领先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 国内竞争格局:竞争格局比较固定的为平台层的连接管理平台和传输层的广域网授权频谱无线技术领域,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为主导,而平台层的设备管理平台和应用开发平台竞争较为激烈,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华为、小米等互联网和 IT 巨头为主要竞争者,初创型物联网平台企业亦逐渐成为重要竞争者。
波特五力分析
▷ 上游议价能力:现阶段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呈现出"强中游,弱两头“的特点。位于产业上游的企业中,生产中低档传感器的厂商众多,竞争较为激烈.但是高精度、高敏度传感器制造较为薄弱.相关企业较。
▷ 潜在进入者威胁:从行业吸引力.进人壁垒和企业反击程度三方面对潜在进人威胁进行了分析;物联网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进人该行业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但是另一方面.受物联网行业近几年快速发展,行业吸引力较强,大型企业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进军物联网行业。综上所述,中国物联网行业进入者威胁目前较大。
▷ 替代品威胁分析:物联网行业比较特殊、行业分支繁多、产业繁杂。从目前行业整体建设周期较长.基本需要几年建设和运维,如需替代成本代价较大,整体来看,行业替代品威胁较小。▷ 购买者议价能力:下游以面向单一行业内的应用为市场集中度较低,仅在少数细分应用行业出现了几家较大的购买者,在物联网行业市场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弱。
▷ 现有竞争者:由于物联网行业涵盖领域广泛,虽然物联网市场在急速膨胀当中。参与者相对较多,竞争力目前大。
3.4 中国头部企业
图 2019中国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TOP10
图 A股及港股相关上市公司
1) 华为: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实现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2013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315位。
2) 阿里云: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阿里云服务着制造、金融、政务、交通、医疗、电信、能源等众多领域的领军企业,包括中国联通、12306、中石化、中石油、飞利浦、华大基因等大型企业客户,以及微博、知乎、锤子科技等明星互联网公司。
3)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中国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公司,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百度拥有数万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都顶尖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百度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3.5 全球重要竞争者
图 2019世界物联网500强企业公示名单TOP20
图 国外上市企业
1) 英特尔[0R24.L]:英特尔公司是美国一家研制CPU处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该公司为计算机工业提供关键元件,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这些产品是标准计算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微处理器包括Itanium、Xeon、Pentium III及Celeron等著名的品牌。英特尔公司设有多个运营部门:数字企业事业部、移动事业部、数字家庭事业部、数字医疗事业部和渠道平台事业部。
2) 高通公司(QUALCOMM)[QCOM.O]:美国高通公司是一家美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以其CDMA(码分多址)数字技术为基础,开发并提供富于创意的数字无线通信产品和服务。业务涵盖技术领先的3G、4G芯片组、系统软件以及开发工具和产品,技术许可的授予,BREW应用开发平台,QChat、BREWChatVoIP解决方案技术,QPoint定位解决方案,Eudora电子邮件软件,包括双向数据通信系统、无线咨询及网络管理服务等的全面无线解决方案,MediaFLO系统和GSM1x技术等。3) 沃达丰[VOD.O]:沃达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瑞卡尔电讯有限公司),为英国瑞卡尔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附属公司。沃达丰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在增加客户、提供服务、创造价值上拥有较强的优势。
第四章 未来展望
1. 产业体系资源整合
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涉及众多主体和技术,通过整合物联网整个产业体系的资源来激发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活力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 人工智能+物联网
智能化是物联网的一个关键特性,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技术科学,可显著提升物联网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步应用到物联网,实现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赋能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还可嵌入更多物联网应用场景,仍有较大赋能空间有待开发,“人工智能+物联网”成为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 区块链+物联网
随着设备连接数量和数据传输量的高速增长,信息数据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结构、数据加密等特点,能显著帮助物联网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区块链+物联网”成为物联网发展的一大趋势。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资产交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