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维权?

发布时间 :2022-02-16
​​

 

经常有人私信我,问我对某某动态的看法,也问对平台不同阶段骚操作的看法,甚至是对未来兑付的看法……首先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同,其次也想提醒大家,我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并不是确定的未来。大家在做任何决策之前,建议多回望一下你做这个决策的初心。维权已有一年多,走的时间有点长了,路程也走出了有点远,大家所期待的结果还未到来,有的人开始新的迷茫和迟疑,今天,我们就来回望一下当初走上这一条道路的初心,再一次问问自己的内心,看一看是否还有坚持的力量。

 

首先,我们走上维权的道路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是我们没有犯任何错的情况下被欺负了、凌辱了、抢劫了!而且是看病钱、养老钱,甚至是全部身家!因为这一次遭遇,我们过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付出都付诸东流,生活重新跌入贫困,甚至是在生死边缘挣扎……时间虽然过了一年多,但所有的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痛苦依旧在。只是有些人痛得麻木了,以为痛苦减少了,消失了,其实只不过是人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而已,否则自我很容易在长期巨大的痛苦中破碎、瓦解。

 

其次,当初走上维权的道路,是因为大家坚定地认为平台有偿付能力,我们的抗争会有一个值得期待的结果。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过往我们所收集、掌握的各类信息,特别是平台过去所展现给我们的强大的经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这些能力让平台平稳运行了6~7年,获得了无数的奖项,带领平台坚持到了行业最后一批。这样的能力如今发生改变了吗?变得很弱小,很可怜,致使平台丧失了偿付能力?如果你真的用心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平台在正式进入清退阶段时,他们依旧运用这个能力稳控住局面,甚至在相关部门那里争取到了不少优待。这样从始至终优秀的表现,有什么可让你好自我怀疑的呢?我只能说心理战真的很强大。

 

平台稳稳地发挥,狠狠的精准收割,你是那只任人宰割的羔羊吗?

 

再来说说平台一系列的骚操作。法律上非常讲究“动机”一词,它是行为解读的依据,关乎定罪量刑。至少到今天为止,屏幕前的你应该看得很清楚,几乎所有的P2P平台“动机”不纯,都想要收割。尽管有一些较早期爆雷的平台发动收割是因为真的没有偿付能力破釜沉舟的“自救”,不曾想成为后期平台效仿的“榜样”。一旦你看清平台“收割动机”,那你就要非常清楚,所有的操作都围绕这个展开:使用一切手段降低出借人的预期,引发他们内心的恐惧、焦虑,甚至绝望,这样才能达成最好的收割效果,支付最少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利益。这些操作包括:画饼充饥的债转股,高得离谱的逾期(恨不得都是老赖),少得可怜的催收回款,强硬的转积分,立案拿不到钱的忽悠,底层资产穿透的把戏……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债权是真的,只有投诉抗争是真的,只有死磕到底才是真的。

 

一切为了收割!

 

第四,各有关部门的态度。大家最初是认为这些力量是来帮助我们的,至少不会害我们的。可一路走来,我们的三观已经被震碎了一地。回到客观的角度思考,他们的存在并不为某个具体的群体服务,更多的是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事尽快尽早了的原则,至于这些事里公平不公平,是否存在冤屈,没有人会站出来负责。我们不离开,这个事情就不会了结,他们的烦恼(被某些人关注、批评)就始终存在,只有我们都彻底放弃了,事情才会完结,他们才能真正摆脱,至于是否因此产生新的事,那又是另一码事。因此,他们的各种操作,我们要非常谨慎倾听和相信,哪怕走到如小牛在线一般的境地,我们依旧要清醒、坚定地依靠我们自己的判断和力量。

 

至于平台是否涉嫌“自融”,然后钱都亏空了之类的假设,根本不需要我们瞎操心(我的个人判断,这依旧是他们的心理战,不这样说,你会心甘情愿挨宰吗?)。按照合同约定回款,这是法制社会的契约精神。做不到就该承担应有的责任。如果坏人做了坏事还能逃脱法律制裁,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将没有未来。

 

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各类官方退出公告版本,都是假的,不管发布在哪个地方都是假的。只有一种有可能是真的(我说的是有可能,还需要加上其他信息验证再判断),就是发布在APP上的。但迄今为止,平台都尚未在APP上发布任何与退出相关的公告。

 

最后,平台之所以敢于依旧拖延的原因有可能是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狗富、冠群、爱钱进还在当挡箭牌,捞财宝迟迟未宣判,小牛在线还在扯皮,恒大等又来凑热闹……但他们不可能永远如此,他们也需要考量各平台维权力量的不断联合态势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监管见风使舵的风险,还有不断觉醒的庞大债转股人群……时间节点一直都掌握在我们出借人的手里,快慢都由我们来决定,但前提是所有的出借人。

 

又到一年春天播种时。春种秋收是自然规律,太早太晚都不行。我们只需要根据时节辛勤劳作,必定会有收获。让我们一路相伴,一起成长,一起抵达胜利的彼岸。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