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表主与腕表互动最密切的是计时码表,那日历盘从二月最后一天切换至三月一日,则是普通人都能拥有的乐趣。
跟坊间很多魔术揭秘一样,日历显示这点事一旦掰开揉碎讲清楚,就不复杂了。像全历机芯,它的构思基础是将所有月份一视同仁,全都假定为31天,因此需要按月调校。到了年历表,就能自动区分大小月了,不过遇到二月还是得老老实实亲自动手。
MONTBLANC | 万宝龙 |明星系列全历腕表
日历功能本来可玩赏性就小,如今能派上用场的时候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制表师们不仅在日历视窗的布局上各出奇招,还将其与月相、计时等功能进行排列组合,玩出许多花样,真·眼花缭乱。譬如你看看下面这只宝珀五十噚系列全历月相飞返计时腕表,光看名字和表盘就被震住了,别忘了它还有隐藏buff:这只全历表拥有五十噚系列强大的防水性能。
BLANCPAIN | 宝珀 | 五十噚系列全历月相飞返计时腕表
我一贯有点“保守”:轻型、超薄腕表早已是主流,我仍偏爱从视觉效果到重量上都有存在感的腕表;自动上链更符合现代人对效率的追求,我却爱极了给机芯上链的声音……所以对我来说,手动调校日历仍不失为令人愉悦之事。不过,若是进阶到万年历又另当别论了。
图片来源:A.LANGE & SHÖNE |朗格
万年历的机制包括一个带有48个凹槽的齿轮,由凹槽的深浅对应大小月以及平闰年的二月,从而自动精准地显示当前日历。不过,万年历当然不是真的一万年不用调校日历,一般来说,目前绝大多数万年历都需要在2100年手动调校,这个解释起来又要花费点功夫了,以后再详说,总之我们这代人在有生之年是不用操心这件事了。
反而是在日历的呈现方式上,已是三大复杂功能之首的万年历比全历和年历都更容易走极端从而带来全新面貌,一种是以此为基础叠加更多天文功能,探索更广阔的天地。还有一种是化繁为简,简单到你可能以为它是单历。两条路都要披襟斩棘、砥砺前行。
我折服于传统万年历繁复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盘面,尤其在看到江诗丹顿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超卓复杂酒神巴克斯腕表这样的神作时,更是心生敬仰。这只致敬葡萄树和葡萄酒之神巴克斯、以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为灵感的双面腕表,呈现了神话传说与天文科学的迷人邂逅,融汇16项复杂功能,它的复杂和神秘、乃至奢华和尊贵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万年历将浩瀚宇宙的秘密全藏于方寸之间的大智慧。
VACHERON CONSTANTIN | 江诗丹顿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超卓复杂酒神巴克斯腕表
这是全球独一无二之作,光是在高级制表方面有如此眼界去定制的人就凤毛麟角,这世间又有几个人能拥有呢?除了这类收藏级别的杰作,日常生活中我越来越喜欢亨利慕时勇创者万年历腕表的“傲娇”:说是万年历,表盘上只能看到日期视窗而已——这让我想到了大众辉腾刚推出时网上的许多段子,一辆搭载12缸发动机的豪车总被人误会是大号帕萨特,憋屈吗?我当年还当成笑话讲给Giulio Papi听,现在想想可能买辉腾的人根本不会在乎一个分不清辉腾和帕萨特的人是怎么看他的车的。再说回来,全历、年历、万年历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是谁的盘面更复杂?还是谁的视窗更多?比的难道不是在准确指示当前日期上,谁更久不用手动调校吗?至于怎么表现这种优越感,这只表分明在说:你不知道我是万年历,I don't care,因为我只跟懂我的人玩!
H. MOSER & CIE. | 亨利慕时 | 勇创者万年历电光蓝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