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嘌呤食物排行榜,跟痛风说拜拜!

发布时间 :2022-03-07

​​痛风这个词,

​随着咱们营养越来越好,

​已经不只在老年人病里听到了,

​痛风主要是嘌呤代谢紊乱,

​或者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

​引起的组织损伤的一种代谢疾病。

​ 一般能到去查痛风,

​都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炎,

​除了关节疼这种比较容易发现的症状,

​还有高尿酸血,痛风石,

​间质性肾炎,尿酸性肾结石,

​严重了之后,还有可能变成,

​关节强直或者畸形,功能性障碍。


该吃点什么好?
 

1、适当的碳水化合物

应该占一天摄入能量的55-65%,

很明显,目前最流行的,

只吃蛋白质不吃肉的减肥养生法,

不适合痛风患者。


2、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


当然其实要保障各种维生素的充足,

但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

可以促进组织沉积尿酸盐溶解,

防止尿酸盐结晶,有利于缓解痛风。


3、大量喝水


不是废话,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

痛风患者应达到2000ml以上,

8-10杯水,

如果已经有肾结石,就得达到3000ml,

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喝啥好?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痛风不能吃啥?
 

1、很显然嘌呤高的食物不能吃


蛋白质嘌呤就很高,

每天控制在50-70g比较合适,

文末有嘌呤含量表。


2、脂肪也少吃点,每天40-50g

3、少吃果糖,果糖也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4、酒精

 

酒精一边儿增加尿酸合成,

一边儿让肾脏排泄尿酸减少,

可谓是开源节流,

双向加重诱发痛风的机率,

在众多酒类里,

啤酒与痛风的相关性最强,

啤酒含有大量的嘌呤,

而且以鸟嘌呤核苷为主。

 

这是啥?

就是比其他更容易吸收的,

啤酒其次是烈性酒,

红酒并不增加痛风的风险。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谁容易得?
 

1、有家族史:古代就发现痛风有家族发病的倾向,可以占到10-25%


连痛风患者的近亲都有15-25%患高尿酸血症。


2、年龄超过30岁,绝经后的女性(尤其是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时)

 

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


3、酷爱高嘌呤饮食,酗酒,饥饿,肥胖,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

 

这里特别提一下饥饿:骤然减肥,以及靠完全不吃主食的生酮饮食法;

 

会导致体脂分解过快,导致酮症,酮症会抑制尿酸的排出,诱发痛风发作。

 

4、药物因素:利尿剂,小剂量水杨酸,滥用泻药

 

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得痛风的人越来越多;

 

Chang-Fu Kuo 在2015年分析报道了全球痛风率在0.1-10%左右;

 

而且得痛风的人和得了之后发病的人数,在世界各地区差别很大;

 

咱们国家,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报道的痛风患病率在1%-3%(想想咱的基数)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男女比例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都伴有超重或者肥胖。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得了啥症状?
 

第一阶段: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第二阶段: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是最常见的第一次发现痛风的症状;

 

典型的特点是突然关节疼,通常在三更半夜;

 

85%-90%是单关节受累引起。

 

第三阶段:

 

间歇期:啥症状都没有,处于两次发作之间的阶段;

 

大多数在6个月-2年之间,少数在5-10年才复发。

 

第四阶段:

 

痛风石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慢性关节炎就不说了,痛风石是一种黄白色赘生物;

 

可能长在很多地方,脚趾,膝盖,手指,手肘;

 

痛风石周围可能会出现慢性炎症反应,甚至有可能连累到心脏。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高嘌呤榜单


痛风主要是嘌呤代谢紊乱,

​或者尿酸排泄减少,

​血尿酸增高引起的,

​尿酸来源有两个,

​外来的20%和自身的80%,

​外来的来自于,

​你吃的富含嘌呤或者蛋白食物,

​自身的是体内的自己合成的,

​食物中和体内合成的尿酸,

​在身体里最终的代谢物就是嘌呤,

​揭开各种品类里的高嘌呤。

嘌呤排行Top10(mg/100g可食部) 

 

 

图片

 

参考来源:

[1] 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9

[2] 杨月欣,中国疾病预防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食物成分表: 标准版. 第二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9.8

 

提示:

*本文为3F未来食物(ID:foodforfuture)原创,转载请联系出处

*投稿与商务合作及加入社群,请联系3F未来食物(微信:foodforfuture01)​​​​​​​​​​​​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