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坠机事故的黑匣子找到后 解读需要多久?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救援进入第五天,多方加紧冒雨地毯式搜寻搜救。据相关部门通报,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事故的主要撞击点,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内,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至20米左右。截至24日16时,共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183份和部分遇难者遗体残骸,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很多人特别关注的,就是23日找到的一个黑匣子的情况。什么是黑匣子,它的学名是飞行数据记录仪,用来记录飞机飞行期间的详细信息资料,约有3块砖的大小。找到黑匣子往往意味着离“真相”又更近了一步。
现代商用飞机一般安装两个黑匣子,分别是“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据通报,23日发现的黑匣子,由专业人士判定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并已送达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这个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原本安装在飞机的货舱尾部,可以记录四个通道声音,分别为机长通道、副驾驶通道、备用通道、环境通道声音,记录时长大约两到三小时。目前还没有找到的飞行数据记录器,安装在客舱尾部,记录时长约25小时,记录参数约1000个,会包括飞机的高度、速度以及机组的操作等重要参数。目前各方在全力寻找第二部记录器。
黑匣子到底有重要?据专家解释,黑匣子可以向调查人员提供飞机在失事前一段时间内的飞行情况,是对事故分析的重要证据来源,也是对事故作出正确判断的数据来源。
那么黑匣子找到以后,什么时候能得到分析结果呢?据央视新闻报道,《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表示,黑匣子必须经数据提取、译码、分析,再形成情况汇报,约需10到15天时间才能获得初步分析结果。但如果要形成可呈现在事故调查报告中的最终结论,所需时间可能更久。他表示,为了确保最终报告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半年到一年的调查过程是正常的。
第一个黑匣子是怎么诞生的?
有不少人都注意到,已找到的黑匣子表面是橘黄色,并不是想象当中的黑色。其实最早黑匣子就是黑色的,但是人们发现寻找很困难,就改成了醒目的颜色,便于搜寻。那么问题又来了,最早的黑匣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谁发明的呢?
据了解,世界上第一个黑匣子诞生于1956年,是澳大利亚航空燃料专家戴维·沃伦发明的。原来,在1954年,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民航班机“彗星”号坠毁,戴维·沃伦参与了事故调查。但事故没有目击者和幸存者,沃伦便设想,可以将飞行员的对话和飞行数据保存在抗坠毁和防火装置中,为飞机失事提供调查线索。后来,他设计出世界第一个黑匣子,能保存4小时语音和飞行数据。
但是,沃伦的发明当时没有引起澳大利亚乃至世界航空管理部门的兴趣。几年之后,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架飞机坠毁后,调查法官强烈建议,所有客机都应安装飞行记录仪。随后,澳大利亚成为世界首个强制安装“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国家。
黑匣子搜寻难度有多大?
再来说说黑匣子一般都是怎么搜寻的。“黑匣子”一般会持续、定时、不间断地发出脉冲信号,达到至少30天以上,为了便于搜救。不过考虑到能耗等原因,它不可能发出非常强的信号。另外如果“黑匣子”掉到水里,它会发出一种高频率的声呐信号,人耳是听不到的,需要专业设备来探测。在东航坠机事故发生后,因为当地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所以人工搜寻效率最高。
那么此前相似的空难中,黑匣子是怎么找到的呢?比如说,1999年2月24日,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的SZ4509航班,在温州瑞安上空1200米高度以俯冲姿态坠毁。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当时为了找黑匣子用铲子一点一点把上面的土刨开,第一个黑匣子在5米深的地下找到,第二个在十几米深的位置。
如果是落在海里,搜寻更加困难。再举个例子,2009年6月1日,法航447航班在大西洋失事。搜寻人员使用水下搜寻工具扫描多山海底,把数据传回海面的船只,供船上专家分析。最终,声呐探测到可能的残骸证据。另一台装备高分辨率视频摄像头的水下航行器被派入海,使得科学家可以从视觉上探测那个区域。总共历时近两年、4次漫长搜索后,才找到黑匣子。
2014年3月8日失联的MH370,至今也没有找到黑匣子。2016年3月8日,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表示,黑匣子的数据可保存至少2年,这意味着马航MH370的黑匣子已经失效。因此,马航事故仍旧是民航灾难史上的一大未解之谜。
以往也不是每一次事件,都能找到黑匣子的。据统计,在1970至2009年间发生的大型民用飞机公海坠毁的36起事件中,有4起未找到残骸,9起未找到黑匣子。
飞机接连失事 黑匣子锁定“方向舵”故障
当然,找到黑匣子之后,对于判断空难事故原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年,黑匣子装置也进行了更新换代。早期的黑匣子只能记录5个参数,误差很大,现在的黑匣子已经显著地提升了空难和事故分析的精准度。
举个例子来说,1991年3月3日,联合航空585号班机,从丹佛国际机场前往科罗拉多泉机场,在接近降落之际,突然失事,几秒后坠毁,飞机上25名乘客和机员全部罹难。585号班机的黑匣子本应当记录数以百计的数据,以便分析飞机为什么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就坠毁了,但事实上只记录了5个基本参数如飞行高度速度等。调查员对黑匣子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用动画模拟了飞机的运动方式。这架航班坠毁前突然出现杂技般的空中翻滚动作,机头着地而坠毁。
专家表示,事故原因很可能是方向舵出了问题。但波音公司提出,是风导致了飞机发生翻转和坠毁。遗憾的是,黑匣子并没有记录关于方向舵的数据,所以最终没能判断到底是方向舵原因还是风力原因。
几年之后,又一架坠毁的波音737飞机的黑匣子,再次暴露了飞行安全系统的缺陷。1994年9月8日,美航427号班机在匹兹堡附近坠毁,坠毁方式与刚才说的坠机事件几乎如出一辙。13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幸免。这一次黑匣子只记录了11个参数。专家坚持认为是方向舵出现故障。但是黑匣子不精确的数据,令联邦交通局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他们与波音公司各执一词。
后来,英国航空公司也发生了一次类似的故障。一架747飞机的升降舵突然倒转,导致机头向下颠簸,幸好故障被排除,飞机最后安全到达目的地。英国航空公司使用的是新型的快捷飞行数据记录器,这一次黑匣子的数据,足以证明是阀门出故障,然后使升降舵出现问题。而前面说的两架坠毁的波音737飞机,它们的方向舵上也用了同样的阀门设计。
期待东航坠机黑匣子早日揭开真相
据时代周报报道,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完善,黑匣子发展到了如今正在使用的第四代。它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多了视频信息,参数也多达数千。而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成熟应用,黑匣子也有通过卫星等数据链定期传输关键数据的功能。期待调查人员早日找到另一个黑匣子,早日揭开真相。
图文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