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沉默的真相》
叶麒圣/李秋盟/张会芳/张云轩/张益群/翟松/智博闻/袁野/桑可舟/王雪旌/刘乙萱/郝晓辉/刘政/周波、陈姝月、胡洁
FANCL艺术中心
我事实上鼓了很久的勇气才去看《沉默的真相》,一是因为小说阅读和网剧的观看给我带来了数量庞大的个体痛苦,以至于我并没有很强大的驱动力去主动观看这个「让我不舒服」的故事,二来这个戏的群像程度总是……让我无法为某一班卡司的综合能力下定决心。
那为什么看了呢?还是因为好奇心,和艺海真的很近。
整体来说,我觉得这部戏做的比我细微的要好,这个好倒不是说最终呈现的作品,而是它整体无论是基于音乐剧需求的故事摘取方式(主要是故事简化和人物简化)、还是舞台灯光音乐道具场景的使用,解题逻辑是通顺可感的。
但是讲道理短时间内我可能看不到任何一部在以上各个方面可以超过《人间失格》的作品了。
既然落到整理了就一个一个聊,演员放在最后。
先说故事摘取,《长夜难明》相比《坏小孩》无论是架构还是推进方式都复杂很多,原本几乎可以称得上三线同步进程的故事,因为舞台不具备影视拍摄的技术转场方式,必然要进行一些取舍,整体来说他抓的主题,和舍弃了一些剧情来完成这个主题陈述的逻辑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江阳出狱之后那首《丢了》其实删掉了一个「世事无常」的剧情转折点而表达了那些证件、材料构筑的社会身份缺失在此时此刻正好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原本一以贯之的是「个人的无力感」,这个转向涉及了另外一个「自我」的方向,挺禁琢磨可以接受。
但是我比较不满意的两个点就稍显微妙,其一是吴爱可那首大歌,和对于他和江阳关系的转换……实话讲虽然我精神上可以理解感情戏的必然性,也能够预估这种「角色横竖得有歌」的音乐剧惯性思维,以及情节简化之后没有了后来的妻儿,必然要给予江阳一些情感维系的必然性……但就是挺没意思的。
先不说这个纠葛(like我永远爱你的表达)放在那个环境下给予吴爱可这种决绝和觉悟是不是合理,他的微妙反抗感之于主题陈述而言其实是又那么一点不合适的。
另外就是他们去酒吧找的那个姑娘的故事线。虽然说刘乙萱形象合适表现优秀,加入的对受害者有罪论的讨伐我也很欣赏,但是对于不幸都看过的人在这里做了一个文本对比,他所表达出的逻辑惯性(尤其是坠入风尘的结局、拯救的表述)其实是为了在内容层级表达一个问题,又在创作层级造成了另一个问题。
当然了这一点需要的自省能量过大,属于多少有点出于个人审美需求的苛责了。
全场我最喜欢的创作和表演都是中场结束前那首《花》,完整地使用了剧场空间的参与性,放在故事里来说,是那些并未直接参与却默许了的「旁观者」、放在当下来说就是每一个「我」可能介入的方式。你没有做过错事,但你是不是曾经冒出过,让那些受伤的、犯错的、不够美好的,从你的眼前消失的想法?
时隔两个月再写这几行字,更是心有戚戚。
所以从故事核心来讲,尤其是这首其实改变了整部作品的剧情比重,作为一个有知觉的女性观众,可能还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我欣赏这种表达。
舞台灯光、布景的问题和《隐秘的角落》有点类似,就是过满(当然没有角落满)的舞台上分区呈现,以及因此而生的视角、场景转换的笨拙感,你如果非让我理解场景>人也可以有他的表达意图,但我不是很确信他们是不是真的想要引入这个别扭的逻辑,那个天平做核心挺对的,但是当做场景叙述的高潮就有点没力气了……仍旧,舞台布景这个事儿,匠气要精巧,关键在于举重若轻的丝滑。
从功能性朝艺术性走的步子还是有点磕绊。
另外就是我觉得他们要么明台要么暗台得做个选择,明台给个表演逻辑,暗台就做彻底,不然这样给追光确定个人细节的时候能看到别人在那边挪道具,挺难受的(
音乐和角色表演/演唱一起聊,但是总体而言,除了我反复提及的那首《花》,音乐创作质量和演唱人数成反比(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这部戏真的需要挑卡)
叶麒圣比我预料得要好,虽说没有超出他自己能力和潜力的区间,但是很多演唱细节(音色处理etc)和表演细节看来,他不但下了功夫也对这个角色有很多的情感共鸣,这张票还是值得。
李秋盟……这个音乐剧版本里的严良比重有点微妙。这个事儿就是,有些演员,比如廖凡,对于角色的视觉化塑造真的很有侵略性,和前一条的白宇类似,但是因为故事线的删改和变动叶麒圣多少还有值得我关注的东西,李秋盟的严良基本就是暴力警探刻板印象大集合,你甚至有那么一个瞬间很难判断他和刘政谁才是黑警(
张会芳仍旧是我的大宝贝,从演到唱硬得不行,李静这个角色在原本的故事里我就觉得没有把他的功能最大化,放在这里仍旧如此,但是也没什么好批评的就是……说起来回放真的好抢眼,比如《花》的时候她声音的辨识度,和那几场酒吧的戏里我忍不住给予给多视线的兔女郎(
张云轩和桑可舟一起说,两个人的个人曲都很有意思,朱伟的90s摇滚以及陈明章的京韵大鼓()仔细想想都逻辑通顺,是从创作角度来说我很喜欢的瞬间。不过桑可舟返场的时候还有一点求生欲爆棚的洗白陈述……确实让人产生了一点不针对演员的想叹气。
我写Repo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我看过原野的戏哦……比较标准的表演逻辑,比如因为没有特写镜头介入所以在前期在过程中手动强调眼镜的存在,还有后半段做计划时候的角色掌控感,角色立住了,歌差一点不过差的不明显。
这部戏对我来说就是刘乙萱一战成名进入我的大宝贝儿行列(?)大嗓强爆发,个人特性来说有种韧性很足的力量感,加上游刃有余的音乐剧式演唱能力……简单点说就是当我发现他要演阿尔东莎我点头如捣蒜,如泣如诉如骂街她真的可以。
剩下人要么角色不出彩要么戏份不够多,我属实没什么深刻印象就先不说了,但是岳军的演员唱歌好菜,多功能人里有个男声一直在跑调边缘徘徊,男性朋友们,自己加油吧。
作为一个在观看行为中情绪非常激越的人,饶是所有的剧情我都做好了充足心理准备还是从上半场后半开始(准确点说是会芳的solo开始)断断续续哭了很久,但是结尾节奏拖得有点太长以至于江阳的检察官造型出现,反而变成了一个我的理智告诉我应当收到情感冲击却在事实上没有收到足够情感冲击的瞬间。
总体来说超出预期……就你非要说,作为一部完整作品,我觉得比《隐秘的角落》值得看,但是如果和我一样对类似题材的情感反应比较剧烈还是慎重,以及记得挑卡,目测差别都很大,具体是谁怎么大我没看过的就不聊了吧。
拜拜作业还要继续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