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的植树点种下多棵树苗,并对在场的干部群众强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始终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十年立树,立起的是扎实的生态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连续10年同群众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以身体力行引领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画卷的绿色画风,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在北京,2012至2022年的两轮百万亩造林,十三五期间“一河、三环、五河、九楔”绿色生态空间的布局,2019年首次提出“无界森林、宜居城市”理念,京华大地收获核心区生态景观重塑、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多元增绿、平原地区大尺度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山区森林结构和质量优化的绿意浓浓,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成为市民生活的现实写照,据统计,2021年森林覆盖率为44.6%、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9.3%、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62平方米,分别提高了0.2%、0.3%和0.03平方米。
十年立树的同时,也是在广泛的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植树中指出,“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忽视‘劳’的作用,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自1985年北京因地制宜将每年4月第一个周日定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以来,参与植树成为广大市民的一种主动自觉和生活模式,近年来每年参与植树的群众更是多达百万,由此,绿色生态环保意识也融入到青少年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以2016年至连续举办的“北京环保儿童艺术节”为例,吸引了众多少年儿童加入到环保活动中来,快乐环保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其中去年的生态环保儿童剧《萤火虫姐弟历险记》线上观看达1100万余人次。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在美丽中国,从立树到立人,从广袤大地越来越深的绿意,到越来越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者、推动者,将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为后人留下美丽家园。